《人生与性爱的难题》是周国平的讲座文稿汇编而成,通俗易懂,很有收获。今天看的前两章,关于人生的意义。
科学是头脑发问头脑回答,用理性解决问题。
宗教是灵魂发问灵魂回答,用情感性的信仰平息情感性的困惑。
哲学是灵魂发问,却要头脑回答,想给宗教性质的问题一个科学性质的解决,这是哲学的内在矛盾。
灵魂,是人的一种内在渴望,追求目的价值,真善美之类的精神价值,这些价值不是因为它们能为生存服务而有价值,而是因为它们本身值得追求。
人生观
两个核心问题:生死(活还是不活)和幸福(生活质量)。人生有无意义?怎样生活更好?
佛教认为无意义,所以求解脱,基督教认为有绝对意义,所以为天国生活做准备。
从精神上解决死亡问题,需要帮助人看破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界限。
基督教宣称,灵魂不死,摆脱肉体的束缚升入天国。生是低级的有,死是高级的有。
佛教主张,四大皆空,生命仅是幻象,从幻象解脱,断绝轮回,归于彻底的虚无,生是低级的无,死是高级的无。
对死亡的哲学思考,是有意义的徒劳。
宇宙是盲目的,是一个没有任何目的的永恒变化过程,而人类仅是这个过程中的偶然产物。
理性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发展出来的对外部环境的认识能力,其方式是运用逻辑手段分析经验材料,目的是趋利避害,归根到底是为了活着服务的,并不能解释对意义或者说精神价值的渴望和追求。
灵魂在自然界里没有根据,进化论用生存竞争最多能解释人的肉体和理智的起源,却无法解释灵魂的起源。事实上,灵魂对生存有百害而无一利,有纯正精神追求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倒霉蛋。
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信仰,唯一的标准是在精神追求上是否有真诚的态度,所谓真诚,一是在信仰问题上认真,既不是无所谓,也不是盲目随大流;二是诚实,绝不自欺欺人。
有灵魂,即有精神渴望和追求,与有信仰可视为同义语。
出于功利主义信教,比如为具体的事而拜佛,是假装有信仰,而并非出于精神渴求。
佛的本义不是神而是觉悟。
以精神追求的勇气证明信仰。信仰不是一种观念,是灵魂的一种状态,是被一种最高的力量支配着的状态。美国哲学家蒂利希把这种最高力量称作存在本身。当你的灵魂被这种最高力量支配的时候,你就进入了信仰状态,你被他支配了你就是有信仰的。
如果理想只是对现实的不切实际的幻想,那么它已经背离了理想的本义。在现实面前碰壁是必然的事情,所谓理想,应该是指对精神价值的追求,比如说追求正义,追求真善美。事实上这类理想是不可能完全变成现实的,否则就不成其为理想。这种理想的实现形式,在于不可能变成一种直接的社会现实,而是成为一种心灵现实,也就是转化成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正确的人生态度,如果你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正确的人生态度就证明你的人生理想是在实现。
要去想,要面对,不要回避,也许最后还是想不明白,但是想本身是会有收获的。
在积极和超脱之间保持平衡:所谓更积极,是指能够更清醒地分清楚主次,可以在正确的方向上去拼搏,争取你真正想要、对于你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所谓更超脱,是当你在拼搏中遭受挫折时,你能用超脱的眼光看待。
哲学是寻找终极根据,但因其不可证明,永远处于不确定中,所以也许只是寻找自我安慰。人类需要自我安慰。
享乐主义始祖伊壁鸠鲁其实最反对纵欲,他对快乐的定义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
成功要成为幸福,前提是外在事业与内在追求的一致,所做的事是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
托尔斯泰认为,个人最高的物质幸福不是金钱,而是健康。
闲暇和平安是外在生活方面的幸福条件。
其他方面还有:家庭出身,财富,社会成功(地位和名声),情感生活美满(家庭、婚姻、爱情,不同的人不必全有)。
一个人始终忙碌劳累,那也是一种不幸,哪怕你自以为是在干事业。要有内在的从容和悠闲来品尝人生乐趣。
一生无重大灾祸,最好长寿、寿终正寝。
内在生活的幸福:创造,体验,爱,智慧,信仰。
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满足的傻瓜更幸福。马斯洛认为低层次的物质性需要满足以后,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才会凸显出来。
幸福是一种能力。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与否,决定了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
对于内心世界不同的人,表面相同的经历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事实上也就完全不是相同的经历,例如周游世界。
外在条件必不可少,但标准不妨放低一些,只要不是非常不幸就可以了。衡量你的人生总体是否幸福,主要就看你觉得这一生活得是否有意义。
一些哲学家认为,幸福不是人生的主要目的和最高价值。
人生有苦难和绝境,任何人都可能落入。在这样的境遇下,一个人仍可能以尊严的方式来承受,从而赋予人生一种意义,但你绝不能说这是幸福。
归根到底,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福或不幸,而是不论幸福与否,都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