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王徽之担任桓冲的参军,桓冲死后,王徽之转赴建康任黄门侍郎。他在建康郊区遇到了从建康启程赴江州去当刺史的桓伊。
王徽之早就听说桓伊善吹笛,“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只是没有听过。他马上停船吩咐下人去传话:“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下人吓了一跳:桓伊出身桓氏望族,是淝水之战的大功臣,又是新任的江州刺史,家族门第并不逊于王徽之的琅琊王家,但声望、地位远高于王徽之。你让他为你吹笛,人家凭什么听你的啊?
下人硬着头皮去传话了。谁想,桓伊听说有人想听笛,随即叫停车驾,下车,布置胡床,拿出笛子吹了起来。据说吹的是《梅花三弄》。吹罢,桓伊上车而去,王徽之继续行船,客主不交一言。
魏晋文人因对政治权威的超脱,便利了个性无拘无束地发展。自由的思想海阔天空地驰骋,再配合老庄学说的自然无为,文人们言行、生活纷纷回归了从容、淡定、自然的原始欲望。
魏晋文人的头脑中去掉了许多枷锁,身上少了许多约束,人际关系也趋向自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