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3.9 文/琴音 日更D6
1
我们深圳龙岗家庭教育工作室成立了12次一轮的萨提亚心灵成长小组。在设置群规的时候,关乎到迟到的问题,我们当时是设定了迟到一次就乐捐10元,并在第一次小组活动中掌声通过。在第一次成长小组结束后,我们的组长找到我,特别的谈及乐捐的事情似乎有不妥之处。“如果迟到就要乐捐,有的朋友可能因为真的有事迟到,又不好意思啊,面子上过不去啊,也许赶不上时间,因而有朋友可能就干脆会不来了,这是否会衍生以及甚至会助长了个别人的惰性?”

我很感恩我们组长她的用心。我平静地回答说:对于我这个带领人来讲,迟到乐捐10元,或者对迟到者的迟到行为不当一回事,我都是可以接纳的。一是我不会迟到,即使真的迟到我也是会遵守设置规则;其二,不管哪一种选择都是选择,选择了就意味着需要接纳;其三,心灵成长小组就是来成长自己的,来者,遵守群规,既来之则安之,进入到游戏中就有游戏的设定和规则。其四,无规则不成方圆的道理我们都懂的。
人面对任何一件事都有四种选择。允许;接纳;离开;维持现状,继续抱怨或者继续纠结。而每一种选择都是你的选择。
我个人是非常认同这种观点的。
像上述的情况,任何人都有四种选择:一是允许自己迟到;二是接纳自己迟到;三是不允许自己不完美,不能接纳设置,因而可以选择离开;四是选择自己熟悉的模式,维持现状,边抱怨不公平和纠结因为迟到该不该前往参加的选择。
我相信:没有人能阻碍你的选择。同时我也相信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有着自己的使命的,有着自己的活法的。

2
那天我们工作室来了一位路人甲,男,有俩孩子,老大13岁,初一;老二10岁,三年级。路人甲主动走进我们工作室诉苦,自己作为爸爸很失败,孩子不听话。老大早恋,逃学,厌学,常常与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年初让老大(姐姐)滚回了老家读书去了,由妈妈陪着。老二自己在深圳带。语言中深感他的无奈无助和痛苦。孩子是我们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问题归根到底需要回观家庭的养育方式。我推荐他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以及缺失的部分,推荐他去体验《卓越父母专业课》,因为我是获益者,因为我知道“分享是一种美德”。结果,满脸愁容,痛苦得不行不行的他,说,“我没有时间,而且距离有点远……”
一个真正渴望成长,渴望解决问题的父母,学习的距离,学习的时间,学习的费用都不会成为你的学习障碍。唯一障碍我们前进的是学习的心态。
当然,这也是他的选择。维持现状,抱怨,纠结,痛苦……那选择的结果是,也许有一天孩子突然顿悟了,好了;也许孩子继续“恶化”了,毁了。父母不作为,对孩子的转变还是零期待为好。
3
昨晚一家三口去看了电影《小萝莉与猴神大叔》,颇是感动的。影片中的人物:帕万,阿西卡,阿西卡的爸爸,小萝莉,以及记者,监狱警官,边防官,清真寺老者……无一不在面对生活当中的选择。猴神大叔帕万选择了光明磊落,不做偷偷摸摸之事,选择了坚守真诚,选择了一致性表达,从而踏上了一条捍卫善良的路。历经磨难,坎坷,最后获得了巴印的高度民生支持,让爱化解了历史的仇恨……其他的人物有的逃避,有的积极面对,有的理性得过于冷漠,有的打岔,有的讨好,这些选择让每一个人走上了不同的路,有了不同的人生。
每一种选择都是选择,选择你的选择,接受你的选择,负责任地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就OK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