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魅006虚词“其”等

古魅006虚词“其”等

作者: 玩哲录 | 来源:发表于2023-12-11 09:42 被阅读0次

    我们继续来学习虚词,上一节课,我们讲了虚词“之”的有关知识,我们介绍了在分析代词和连词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从哪些角度来进行分析?

    现在我们来看第二个虚词是“其”,教材是在347页开始看。

    “其”它有两种词性,一个是代词,一个是语气。

    我们先看代词,“其”作为代词,它可以代人、代事、代物,指代人的“其”,基本上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她的、他们的;指代事物的“其”相当于“它、它们”。

    比如说,《贾谊论》里面的,“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这个“其才”,指贾谊他这个人的才能才干。“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其后”,指的的事,贾谊被贬之后这样的事情,这是代事。

    《柳河东集•钴鉧潭西小丘记》里面,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

    “问其主”,“问其价”,就是指代的事物就是小丘。

    这是第一种,“其”作为代词可以带人事物。

    第二,如果“其”它的中心语,是一个数词,这个“其”,表示其中的意思。

    比如说,汉高祖刘邦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其一其二,他举了一些人了,然后说,“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其一其二的“其”,代替刘邦和项羽,他们成败的原因。

    其一,是原因当中的一个原因。

    其二,是原因当中的另外一个原因,这就是表示其中的这样的一个意思。

    第三,这个代词“其”,还可以起一个指示作用,就相当于“那”,“那些”,“那个”。

    比如说,“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是那个人的办法,用那个人的办法来治那个人自己。

    我们上次在讲“之”的时候讲过,“之”它本来是个指示代词,“其”也是这样。“其”它原来是指示代词,不是典型的第三人称代词,“其”所称代的对象,也大多数是在上下文里面出现过的。

    它既然是可以代人代事代物。所以,它的称代对象也需要我们进行分辨。

    它的称代作用是由指示作用演化而来的。也就是说,在上古汉语里面,没有严格意义的第三人称代词,是用“之”和“其”,这两个指示代词,来起一个第三人称代词的作用。

    教材的在第350页,举了第21个例子,22个例子,认为“其”有的时候,也作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其”的用法,也都可以看作指示的用法,就是“这种、那种”,大家可以看看例子。

    这是第三个问题,关于代词“其”的。

    关于代词“其”的第四个问题是,代词“其”它的语法作用,它的语法作用主要就是作定语,然后他也能够作主谓词组或者分句的主语。

    A、作定语的。

    我们前面说的几个例子都是这样,像《柳子厚墓志铭》里面有,“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其尤”,就是他的劳动的这种成果记载下来。

    B、作主谓词组或者分句的主语的。

    还说《柳子厚墓志铭》的例子,“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

    “逮其死”的“其”,指代的是柳子厚,“死”是个动词。所以,“其”死就是他死了,这是个主谓结构。所以,它是个主谓词组。

    《烛之武退秦师》里面有“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其难”的“其”是难的主语,这是主谓词组。

    《烛之武退秦师》,还有一个,“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是作一个因果主谓词组的分句,表示原因的分句的主语。“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怎样理解“其”字指代的意义,准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这也是学习题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请大家注意到,这是第四个问题,它的语法作用。

    第五个,代词“其”和“之”的区别。

    我们给大家分析一下,代词“之”作为人称代词,它不能够作定语,代词“之”可以作定语是什么情况,是指示代词。就是“之二虫,又何知”,“之子于归”这种“之”。而“其”作为人称代词,主要就是在句子当中作定语。

    从这个角度讲,“其”等于名词加一个“的”,就是什么什么“的”,就是作定语。这是一个问题。“其”和“之”的区别,“之”不作定语,“其”正好相反,主要就是“定语”。

    第二,“其”可以作主谓词组作分句的主语,要注意“其”不作整个句子的主语,它只作主谓词组或者是分句的主语,“之”从来不作主语。

    第三个“之”作为人称代词,“之”主要是作动词的,或者是介词的宾语,而“其”基本上不作宾语。

    第四个,“之”他能够有一个作用是复指前置的宾语。“其”没有这种用法。

    关于两个词,这几个方面的区别,我们给大家列了一个表,大家可以看一看。

    就代词“之”和“其”的语法功能的区别是,“之”作宾语,“其”不作;“其”作定语,“之”不作;“其”作主谓词组分句的主语,“之”不作;“之”有复指作用,“其”没有。

    我们列了这个表,上一节课我们也列过另外一个表,就是古代汉语的代词“之”,跟现代汉语的“它”,之间的区别。

    共同点,有不同点这个表,这是一种方法。这个方法希望大家能够自己可以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后面我们再讲其他的虚词,包括其他的相关的通论里面的知识,都要学会我们来归纳,归纳你不一定要画成这个表,你可以用各种其他的形式。

    总之,你要在你的知识库里边,使它在一定的位置上面显示出来,只有进行这样的对比归纳,你才能够掌握到规律,才能够真正起到我们为什么学习通论,这样的一个作用。

    学习通论就要找到规律,学这个规律是为了驾驭和指导,我们今后的文选的学习。这个请大家要用心留意,这是我们说的代词“其”。

    当然,我们提到了“其”与“之”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来看语气词“其”。

    语气词“其”主要表示三种语气。

    第一个表示估计、推测、揣摩这样的语气。

    比如说,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孟子在离开齐国的时候,到了边界住了三晚上,然后才分开离开。还在那说,王也许会招我。这个“其”,是也许大概表示推测。

    第二种语气表示反问。

    比如说,“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城濮之战》),“当”就是当、抵挡。你们对我的好,我没有忘。所以,我退避三舍,我跟你们打仗,我时间往后面退了90里地,我停下来,我面对你的大夫我都往后退,我难道还敢跟你的君主抗衡吗?

    这个“其”就相当于“岂”,难道,这是表示反问。

    第三种语气表示劝告、请求、祈使、告诫。

    比如说,“君幼,诸臣不佞,何以及此!君其戒之。”,这是鄢陵之战的例子。

    刚才那个例子,城濮之战,这都是我们教材里的课文,以后我们会学到,诸臣不佞什么意思?这个“佞”,是当有才能讲。我们的君主年轻,我们的各位大臣又没有什么才能,我们怎么会获得了今天的胜利呢?

    因为说话的这个人,是反对这次大战的。所以,即使打胜了,他还要说,说我们不应该打,“君其戒之”,您还是小心点吧。这个“其”表示一个请求、劝告、祈使。

    这是三种不同的语气。三种不同的语气的分辨,主要要根据上下文,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的手段来分辨它。比如说,“其”字所表达的语气,如果是在问句当中,那他多半是表达反问这样的语气。

    如果是一个主观愿望色彩很浓的句子,特别是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的一种愿望,通常是劝告、祈使的语气。除了以外,一般都是一个推测估计的语气。这是语气词“其”。

    关于“其”我们要注意一下,这个代词它的分辨。

    代词“其”,它可以作定语,也可以作主谓词组,分句的主语。如果“其”后面是个名词,它就是个代词作定语了。如果“其”后面是个谓语,也就是动词形容词这样的结构。这个“其”可能就是主谓结构的词组,或者是分句的主语。

    但是,这个谓语,我们说是谓语,为什么不说是“其”后面是动词,它就是作分组或者分句的主语呢?

    是因为后面动词也好,形容词也好,是不是“谓语”要打个问号,因为动词形容词它也都可以当作一个事物来对待。也就是有的语法的术语,叫它名物化,就相当于一个名词,这个时候这个“其”还是它的定语了。

    怎么来分辨这种情况,这是比较难的。我们教材提供了这么几个办法。

    第一个就是省略“其”字法。主语一般不能省略,作为定语的“其”有时候是可以省略的。

    比如说,《史记•陈涉世家》,“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有两个“其”,一个“其贤”,都听到他的这种才干,周怀王不知道他死了。这个“其”能不能省呢?

    我们试着把它省掉,“百姓多闻贤,未知死”,这个意思完全变了,是老百姓听说的才干,不知道死,不知死就是敢于冒险的,这个意思完全不一样。所以,“其”不能够省。因此,“其贤”、“其死”,这是主谓词组的主语“其”。

    《聊斋》里面,“恐前后受其敌”,要把“其”给去掉,“恐前后受敌”,没有什么问题。意思是一样的。这就是个定语。

    第二个办法是,添加副词法,也就是在“其”的后面,动词形容词在前面,试着添加一些副词,如果能够加进去,就是能够拆散它的结构,它就是主谓结构。如果不是,如果加进去就说不通了,那就是偏正结构。为什么呢?

    因为后面如果是名词或者是名词性的,它就不受副词修饰了。

    比如,刚才我们还说那个例子,“百姓周闻其贤,未知其死”,可以添加副词,比如说,“百姓多闻其甚贤”,就显得非常有才干,“未知其死矣”,这个“甚”和“矣”,是副词能够加进去。

    第三个是对文比较法。

    对文比较法,是看一看上下文当中,有没有结构相同或者类似的句子。

    比如说,《列子•说符》的,“视其行步,窃鈇也。”

    就看他走路的样子,这是著名的这个故事,疑邻偷斧。老觉得是那个人把自己的斧子偷去了,看他走路,也想到了斧子。这个“视其行步”,这个“其”到底是作主语呢,还是定语呢?

    再看底下有一个结构叫,“视其颜色,窃鈇也”。

    就得再看他的脸色,这个人像偷了我的斧子。前面这个“其”,应该也就是定语,那就是看他的行为,看他的行动,不是看他做出什么行动,是个主谓,不是,是看他的行动。所以,“其步”是动词作为一个名词性的处理了,名物化了,就是他的举止都像是偷我的东西。

    当然,我们还要强调一点,就是我们说的“其”,它到底是作主语还是作定语,最可靠的办法是什么呢?

    是上下文的文义,要理解准确了,我们就能够分辨。

    关于“其”作代词还是作语气时的分辨,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个是位置。

    语气词,一般都处在句首或者谓语前面。这就是“其”作语气词,它是一个句首或句中。

    第二个有没有指代对象。

    如果有指代对象能够找出来,它就是代词;如果找不出来的,他可能就是语气词。

    所以,我们看到实际上“其”,首先根据它的代词能不能讲通,能讲通的,它就是代词。

    “之”和“其”,我们前面讲过,它都是不典型的第三人称代词。

    在这我们再给大家附带的介绍一下,古代汉语当中人称代词的有关的一些知识,这对于我们后面阅读古代的文献会有一定的帮助。

    我们讲这么两个问题,第一我们要说明,我们现在讲就是人称代词,古代汉语当中第三人称代词,是用“之”和“其”不典型的这种指示代词来充当的。所以,它不典型。

    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前面讲过都有。上一节课我们说过,但是,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有一个很比较强烈的感情色彩,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这是我们讲第一个问题,就是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在古代汉语里面,它包含有不尊敬对方,不是特别恭敬的这样一个感情色彩。

    在春秋战国的时期,用第二人称代词,来称呼长辈平辈,那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因为我、余,第一人称代词来称呼自己,也是对对方的不尊敬。

    所以,孟子在《尽心下》里面有一句话叫,“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

    什么叫作“尔汝之实”?

    就是被人用第二人称“尔和汝”来称呼,这样的事。人要一辈子没有遇到这样的事,这个人就是不尊重。所以,人家用“尔和汝”来称呼你,就是不尊重你。

    今天也有,所以,我们发明了一个词叫您,您那是专门为了表示对人家尊敬。你那就是不尊重。

    在《魏书•陈奇传》的里面有陈奇这个人,怎么着?

    “奇执义非雅,每如此类,终不苟从。雅性护短,因以为嫌,尝众辱奇,或尔汝之,或指为小人。”

    这位先生他的性格是比较护短,“尔汝之”就是用“尔汝”来称呼陈奇,这是对他不尊敬。这个词通常用来表示是对人不尊敬这样的一个词,如果你要用了这个词,他又不反感,这表明什么?

    这表明这两个人的关系很亲密。所以,不敬的这个词,常常又用来表示亲密的称呼。

    比如,《文士传》里面有,“祢衡与孔融为尔汝交”。

    “尔汝交”是什么意思呢?

    就可以互相用汝用尔来称呼,而互相不生气。“尔汝交”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情。

    这是我们说的人称代词,“尔汝”都是有感情色彩的,跟类似的还有“卿”。

    “卿卿我我”就是你你我我,“我我”是第一人称代词,“卿卿”第二人称代词。

    比如说,《晋书•皇甫真载记》,载记也就是列传,是记载少数民族的那种人的载记,就是列传叫载纪,说,“王猛入邺,真望马首拜之。明日更见,语乃卿猛。猛曰:“昨拜今卿,何恭慢之相违也?”真答曰:“卿昨为贼,朝是国士,吾拜贼而卿国士,何所怪也?”

    真,就是皇甫真,第二天再见到面的时候用“卿”来称呼王猛。王猛,我们前面学过,王猛说:昨天看到我这个马,点个头就完了,今天为什么用卿,来称呼我呢?真说,您昨天是谁?“朝是国士”,今天是国家的大臣了,我拜的是那个贼,我点个头就走了,我现在用卿称谓是国士,这有什么奇怪呢?

    可见“卿”,它也是从官职引申演变,表示为尊敬的称呼。就好像公子本来是贵族孩子的意思。后来表示敬称,“卿”有敬称又引申,也就表示一个亲密的称呼。

    《世说新语•惑溺第35》中说,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

    说妻子称呼丈夫,用卿这个是不好的,你以后别这么说了。他的妻子说,我不能用卿来称呼您,谁能用卿来称呼您,我不能用卿称呼卿,谁能用卿称呼卿呢?

    这个就是它这种词义的一种演变,这些我们要说的,就是它都是源于古代汉语的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这种感情色彩,而特殊的用法,这是第一个问题。就是第一人称跟第二人称的使用要小心,它是有感情色彩的。

    第二,由于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这种特殊的感情色彩的因素,为避免这种不尊敬的情况的出现。所以,在谈到对方和自己的时候,往往要用谦称和敬称。

    第一种是谦称。

    谦称,第一种办法,就是称自己的名。因为古人有名有字,字是尊敬地,称您这是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第二个称自己的身份。

    比如说,臣子、弟子,这就是表示谦称。

    第三种谦称,还有自称恶名,就是不好的名称,比如说,寡人。就是寡德之人,缺德之人。不殻,就是不善,“殻”是善,“不殻”就是不好的人,这都是谦称。

    在称呼对方的时候要用敬称,第一个就是称对方的字。古人到了20岁的时候要行个冠礼。要给他取一个字,这就是因为他成人了,成人了,人家要尊敬他,要有专门有一个名称来称呼它,叫作字。名就不称呼了,因为名是不尊敬地人称。

    第二个是称对方的爵位和身份。比如说,称对方的大夫、公子、君。

    第三个就称对方的美名。比如,子,这个小孩子的“子”,本来我们说是男女不分的,后来专指男生,最后就变成一个男性的尊称了,子、先生、叟(老年人)这样。

    第四种就是称对方的手下人,这个就是比如说,陛下、殿下、执事,你的台阶底下了,这也是宫殿底下的,实际上就是宫殿上面。

    我们在《烛之武退秦师》这里面见过一个句子,“敢以烦执事”,执事就是对方。他为了尊敬的方式说斗胆的麻烦您的手下人,“执事”就麻烦对方,对对方的敬称。

    所以,我们要注意一下这个人称代词,它的感情色彩。

    这是我们说的关于“之”和“其”的一小组。

    现在我们看第三个“是”。

    第一小组中,第三个是。

    这个“是”在教材的第352页的讲,“是”一个代词,作为虚词来说,它是个代词,它可以代人代事代物,它经常作主语作宾语,有的时候也作谓语。

    要注意,我们说的谓语,是它作为代词来说,它作谓语,也就是作为判断句的谓语。因为古代汉语的名词可以作判断谓语,也可以作定语,它作定语的时候,是一个指示代词,就是“这个”。

    比如说,《许行》里面的“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就听说了您在推行圣人的政治,您也就是一个圣人,这就是作主语。

    《段太尉逸事状》,“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

    “如是”,像这样,像这种情况。这个“是”作“如”的宾语。

    “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

    “如是”,跟刚才一样,像这样,像前面说的那样,这个“是”都是“如”的宾语。

    作谓语的,《论语•微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大水洪水,滔滔的洪水,都是这种东西。“皆是也”这个“是”,是这种东西的意思,就是大水,“是”作谓语,作判断句的谓语。

    《段太尉逸事状》,“是岁大旱,野无草”,就是这一年大旱。这是作一个定义,作这个年的定义,这一年,天大旱。所以,田野里面连草都没长。

    “是”作主语也好,作宾语也好,作定语也好,作谓语,都很好办。

    这个“是”字,它的重点,还是要掌握在先秦汉语的判断句里面,出现在谓语部分前面的那个“是”,一般的都是主语。

    比如说,《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这个“是”,它那个位置,它就在“今急而求子”,“寡人之过也”中间,但是,它不是现代汉语的这种“是不是”这种系动词,它是一个后面的寡人之过也,这个主语,“寡人之过也”是它的谓词,“是”是个代词。所以,它是作主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是”由代词向动词转化。我们说的动词,指的是今天是不是的“是”,我是教师这个“是”,但是,没有明确的明显的界限。有时候,理解成代词动词都可以。这个时候我们通常可以先把它当作代词来分析,能够分析清楚的,能够讲得通的,我们就分析他是代词。

    另外“是”,它也是动词。请大家看一看教材的353页上一个注,它作动词讲,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肯定、认为对,这样的一个含义。

    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小组的第四部分,“或”和“莫”。

    这个“或”在教材的354页上,没在教材的356页,或和莫,都是古代汉语特有的无定代词。

    为什么说它特有呢?

    就是说现代汉语里面,没有跟他们相当的一种代词,“或”是一个肯定性的无定代词,表示有某一个人,某一个事物。“莫”是否定性的无定代词,表示没有一个这样的人或者事或者物。

    从语法功能上来说,这两个词,它的语法功能都是作句子的、或者是分句的、或者是主谓词组的主语,作主语是他们最主要的语法功能。

    我们先看这个“或”。

    “或”呢,它主要是作代词,也有副词和连词的用法。“或”从甲骨文来看,是一个武器保卫的一块地方。金文和小篆,字形没有大的区别,用武器守卫一定的地域,这是它要表达的意思。

    我们的先民,早期曾经经历过一个游牧时代的生活,游牧时代是要追逐水草而居的,哪有水哪有草才能养牛羊,因此,居无定所。所以,用武器来守卫的范围地域是不固定的。也就是说,部落的区域是不固定的,因此,“或”它的核心意义是什么呢?

    就是不定。当代词讲,它就是有几个,到底几个不知道,不清楚,不定。当副词讲,它是表示大概,也许,这也是不定。当连词讲,他表示假设,“如果”那也是不定,所以,它的核心就是不定、不固定。

    代词“或”,是指代的是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物当中的一部分。

    比如说,“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许行》),“未能或之先”的“或”,就是“北方之学者”当中的一部分。

    “或”有时候是泛指某种人是人或者物,而且往往是一种假设的对象。比如说,“居则曰:‘不知吾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侍坐》)

    假如有人要了解了你,你们能做什么,这是代词。

    他们都是作主语,副词“或“是在谓语前面作状语,表示不敢肯定。意思相当于,大概、也可能。

    比如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

    大概有几千年了。作为连词,这个或放在句首,表示一种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的意思。

    苏东坡的《答谢民师推官书》,“或僧有所欲记录,当和数句留院中”。

    假如主持,书院主持,想要让我写几句诗的话,那我们就给他写几句。这是或。

    莫呢?主要是作代词。

    当然它也有作副词,“莫”从甲骨文从金文从小篆的字形,都是一个太阳落在草丛当中的形象。所以,本意指的是太阳快要落山。作为虚词的用法,它是假借。

    代词的“莫”,是一个否定性的无定代词,它的语法功能也是作句子分析或者主谓词组的主语,翻译成是,没有什么。

    比如说,《魏公子列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

    天下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没听说过。没有一个人。全称的否定,作不定代词。

    “莫”也是副词,作为副词,它的语法功能也是作状语,它作状语有两种主要的用法和意义。

    第一个是表示否定。可以翻译成“不”。

    比如说,还是刚才我们说的《信陵君列传》,就是《魏公子列传》里面,“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想让人来找仇人,“莫能得”,不能得,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第二种情况是表示劝阻或者禁止,这个可以翻译成“不要”或者“不”。

    比如说,《赤壁之战》,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不要用大家的,这是副词的另外一种意义。

    在这一组里边,也就是“或”和“莫”这一组无定代词里面,我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要放在,就是把无定代词的“莫”,跟否定副词的“莫”区分开来。

    “莫”作为一个副词,它有两种用法,一个是表示不做某一个行为,某一个行为不要做,不实行。第二是表示劝阻和制止,这种用法在先秦文献里边并不多。所以,先秦文献里面大多数的“莫”是无定代词。

    无定代词这个“莫”,还是副词“莫”。我们就要分析的看,它是在作主语还是作状语。

    作主语的,他就是一个无定代词,作状语的是副词。具体怎么知道它是作状语?

    我们还可以通过下面这几点来判定它是作什么成分。

    “莫”如果是在作谓语的形容词前面,假如这个形容词后面还有补语,一般来说,“莫”就是主语的。

    比如说,教材356页的第一个例子,第二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不君》)。

    没有比这个更大的,“莫大焉”,“大”是一个形容词。形容词后面还有个“焉”作它的补语,“莫”就是主语,“莫贵于人”也是这样。

    第二,如果“莫”跟“若”、“如”连用,这个时候“莫”是主语。

    比如说,在他355页的第三个例子,“及长平,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贫者亦耻之”(《陈丞相世家》)。

    就是陈平啊,富的人,没有人愿意把女孩嫁给他的。“莫肯与”,没有愿嫁给他的。

    这个是主语,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的“莫”,多数是主语。

    比如说,“欲人无闻,莫若勿言;莫若无知,莫若勿为”(《上书谏吴王》)。

    刚才我们说的这个例子,第六个例子,“莫若勿言”这个“莫”是主语,在否定副词前面也是主语,就刚才我们说的“莫肯与者”。

    在动词能前面的“莫”,可能是主语,也可能是状语。

    这要根据上下文的文义来判定了。

    同样,我们也要把“或”的无定代词的用法,跟连词、副词的用法区别下来。

    由于“或”它的连词、副词的用法,是从无定代词发展来的,跟无定代词的界限划分起来并不容易。所以,我们怎么办呢?

    我们主张在分析处理先秦文献当中的“或”的时候,可以考虑,先按照无定代词的分析,实在不能够用无定代词解释的,再考虑分析成连词和副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魅006虚词“其”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td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