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雁荡山龙脊纪行

雁荡山龙脊纪行

作者: 寓言1982 | 来源:发表于2019-03-26 10:59 被阅读0次

              远山是一种象征,像生活中那些清晰可见但永远无法到达的东西,那是凝固在远方的梦,而山在那儿,总会有人去登的。———刘慈欣《山》

    雁荡山龙脊纪行

            历来,中国人对于登山就有一种情怀。拿古人来说,“文弱”的孔夫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怀愤上下求索的屈原朝发轫于苍梧兮,夕吾至于县圃;永嘉太守谢灵运更是钟情登山,自制谢公屐;到了现代,防护装备的日新月异,不断升级,万科总裁王石、搜狐CEO张朝阳、著名演员周润发都对登山情有独钟,在登山的过程中探求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真谛。2019年3月13日,意外在朋友圈开到雁荡山龙脊之旅的推文,仿佛受到“山”字的召唤,不经思索便报名参加了。素来喜欢远足,对陌生的城市充满探索的兴趣,更不消说是郁郁葱葱的大山了。

    雁荡山龙脊纪行

            16日,我们于雁荡山净明谷景区旁边的山路拾级而上。山路是景区左侧上山的老路,想必是在景区开发之前乡人上山的路。上山的台阶错落有致并不平整,两旁洒满了枯黄的落叶,靠山体的一侧布满了藓苔,眼前只有树叶的鲜绿和树枝的米黄,衬上林间散落的鸟鸣,雨后的阳光穿过片片树叶从蓝天上洒下来,落在头上、脸上、身上,踱步于其间,内心片刻便很宁静。我刻意的和旁人保持着距离,来独享这份心灵的礼物。走累了,便停下来往两旁看看,目光便穿过树枝望到了远处巍峨的高山,山顶郁郁葱葱,山腰有块百米见方的凹陷,仿佛一尊巨大的佛首。《金刚经》中佛告须菩提言:“不可以身相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间如来”所以,只有心中有佛,处处在在便是佛身了。棕黄色的落叶仿佛山径古铜色的皮肤,把山体分明的线条逐一勾勒出来,像一个壮美的男子。错落的树枝像是为山间的小路搭了一个拱形的走廊,一条小路的尽头消失在左右转折处的远方。时间正值早春的二月初十,道路两旁淡绿的蕨类植物在眼前翠绿欲滴,我似乎要被陶醉在春意盎然的林间了。

    雁荡山龙脊纪行

            可是,没有双手着地怎么叫做爬山呢?如果说林间的绿意小道只是热身的话,接下来的嶙峋峭壁是真正的考验了。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对于陡峭的岩壁,只有前进,没有退路。向前看是茫茫的大山,向下看是万丈深渊,向左只能用力抓住峭壁的岩石,向右只能不断寻找可以落脚的石块断面。山体是80度角倾斜的,背上还有一个小包。大队人马都早已在前面,不见了人影,此刻只有我孤身一人。耳边的风,在呼呼的吹着,还好有些阳光,温暖的阳光总能给人以信心及力量。既然是自己选择的道路,无论如何还是要笑着走完的,感谢沿途给我帮助的不知名的树木和花草。

    雁荡山龙脊纪行

            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时大可以身体前倾,让身体重心在前,只要是迈开腿就能前行,但是下山却不然。面对超过80度山体的斜面,只能面朝大山,“扶手”称臣。只能用双手找准坚硬的山体或石块,用眼睛往下去寻找下方可以落脚的地方,然后在山上找一处岩石的断面,在林间就要寻找树根了。因此,下山的路,多半是双手拉着山路两旁的树枝作为保障,双脚不断地去寻找落脚点,也算是砥砺前行了。不管是上山还是下山,只要是在前进的路上,都能算作奋进吧。

            下山途中经过铁皮石斛人工栽培区。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株,只是那时候唤作“鲜墙斛”,大多生在一些潮湿的角落,据说有生津养胃、滋阴清热、润肺益肾等功效,不过现在大量的人工种植,药用效能大大降低,和东北人参的人工栽培是一个道理。伴随产业化而来的不仅仅是效益的提高,效用的降低也随之而来。

            我喜欢爬山,但不是这样的涉险,对于有山路而言,可以湿滑,可以曲折,但是这样寻求刺激的体验在我看来有点对生命的蔑视,对责任的淡忘,用时下的话说就是“闲得蛋疼”了。所以,还是找个时间,选座大山,我们拾级而上,笑谈江湖。

    雁荡山龙脊纪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雁荡山龙脊纪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tg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