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性”一词是我理解到新词汇,从书籍中学习到的,对自己带来理解上冲击,算是一种认知上的小突破。
书上的意思大致是培养别人所没有的能力,成为稀少且具备优势的人。看到这个概念后,我也在自我反思,询问自己究竟人和人之间差距是怎么拉开的。
脑海中浮现出来两个词:习惯!
但是自己又没法想出来个所以然,一脸惆怅,人坐着椅子上就显现出来多动症,这里一动,总觉得不舒服,心中更是为了得到答案使劲钻寻。
一个好的习惯,是从潜意识里陪伴我们最久的,成了最常久的朋友。就是有一句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习惯,就是一个人的本质属性,随着时间的对接,已经潜移默化刻画在骨子里。
习惯成了“习以为常”,每天都在做,循环往复,我们身体就像拥有了一套程序系统一样,做出来了面对外界时自然的反应。
呼吸、吃饭……成了一种习惯。一切的开始会很难,是因为不会,后期轻而易举,是因为会。
稀缺的开始是反本能,就是逼迫走出舒适圈。我觉得就是敢于与内心的恐惧和解,最终安慰心中的恐惧,告诉它,自己只是想看看另一个视角,并不会有伤害。
21天是习惯的成形,最初的开始可能是靠毅力与时间博弈,但我还是喜欢那句话“当想放弃的时候,回去看看最初的心想要什么?”
我还是无意识做出来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本来规划好的内容没有去完成,习惯逃避困难性任务,然后用拖延来结束一切开始。
过后来反思自己,不断向自己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做出的反应?”
内心小声冒出来“我就是不想去做它,好难的”。
对于自己由想法,再到行为,我都是处于无觉察状态。就好像这套系统已经在体内形成了惯性,做出来的都是自然反应。
对于存在的问题,意识到到是第一步,看到是去破解的关键,视觉化的内容更能入心。于是,我在白纸上写下列下来想要去突破的方面。爱拖延,就先做两分钟,然后由感受给出来反馈,到底是过程难,还是自我欺骗难。
显然,是我错了。脑袋善于言辞,老是瞎指挥,做和不做?肯定为了图省事,然后两手一摊,给出了不做的指令。
再进一步询问不做的理由,就是没有从事件中感受到意义和喜悦感。最终,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寻找自我价值,能够从中体会成就,以及良好的自我肯定。
明白了这点,我接下来的出发点就是为事件赋予意义,明白做事情是为了获得什么。比如跑步是为了训练体内的细胞,让它们更加坚毅,才能去抵抗环境因素。
慢慢地,我发现了许多东西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做到通用和迁移。方法论是一套流程,多用就信手拈来,也会做到熟能生巧般提炼关键。
丛使自身不足,明白过后及时调整脑门回路,在新的路径上发现问题,再去做好小修补。善于接受不足,怀有开放心态在错误中及时止损,本就是一种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