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朋友圈冒出一篇刷屏级文章《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出自咪蒙的前助理之手。
明显的咪蒙式毒鸡汤痕迹,稍有阅历的人读完会发现这篇文章是造假杜撰的,即使有人物原型,但是时间轴,前后逻辑错洞百出,也暴露了作者有限的人生阅历,具体细节我就不说了,圈里批判的文章更多。
但是,在文末,作者特意笔墨强调的三点说明,着实把我恶心到了,侮辱读者智商,故作腔调也就算了,最后还要自作高尚的说明自己在做善事,要资助文章虚构主人公的妹妹读大学,这是“从良”了?太刻意了吧!
新媒体爆发的这几年,很多传统媒体人凭借强大的内容创作能力成功转型,他们经过科班训练,非常懂得大众读者喜欢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内容具有传播力。
比如第一视频生活美学“一条”的创始人徐沪生,曾任《外滩画报》的总编,"秦朔的朋友圈"出自《第一财经日报》总编之手,“大象公会”由《凤凰周刊》执行主编黄章晋创办,写金庸的六神磊磊、新世相的张伟等,而咪蒙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但是,在新媒体的世界,不缺乏会做内容的人,不缺乏有个性的时代偶像,也不缺乏靠博取注意力换取财富的商人,稀缺的是正向的价值观,稀缺的是对人生和社会有着深入理解与独到见地,甚至引领社会价值的人。
很可惜,这样的人未必会站出来做一个自媒体人。
你是否有想过,一旦当你开了个公众号写文章,你就应该对自己所写的每一句话负责?因为你写的每一个字都有可能对别人有影响,这个人可能只是个涉世未深的高中生,甚至懵懵懂懂的初中生?或者初出茅庐的大学生?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看到你的文章是感到骄傲还是羞愧?除了取悦,收割智商税,赚取流量,这些文章还有什么社会价值?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做自媒体,不论阅读量高低,不论写什么题材,是否有多大影响力,是否赚钱,都应有基本的道德底线和原则,让自己活在阳光下,引导正能量,承担社会责任,不欺骗,不夸大,不靠杜撰博取注意力。
对于大众而言,面对爆炸式的碎片化信息,独立和清醒的思考,是难能可贵的,不要成为《乌合之众》中的低智商群体,活着,不仅要用力,还要用脑,不然就是当韭菜的命!多问几个为什么,考证后再去传播!
做自媒体,也是一种修行。
通过写作分享修行自己的个性和心性,修行专业和德行,这是我们的底线。你输出的,不仅是干货,更是思想体系,更是人生阅历,更多的是你的价值观!
也许我们永远写不了十万+,成不了知名作家,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做一个有价值、有大爱、有思想的平凡写作者,安静、持续、不肤浅,忍受得了形单影只,也能洒脱快意的抛头露面。
在平淡、平静、平凡的生活中,真诚的记录成长,以平实的文字叙述生活,把所有梦想和蓝图,都归于恬淡,始于点滴,始于笔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