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一个共同的、致命的劣根性:表达的欲望。
特别在孩子选择志愿这件事情上,似乎不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就做坐立不安。更有甚者,不光要表达,还要说教。
其实,这只是自己的诉求,归根到底是一种极端的自私而不自知。
首先的问题是:对孩子的志愿指手画脚,我们够资格吗?
我的同学特意打电话给我,说孩子学的是美术,问志愿是设计方向好、还是绘画方向好。
我就回了一句:你上过大学还是我上过大学?我们两个高中都没有读过的家伙来帮人选择大学专业,这靠谱吗?
如果阅历很广、眼界很高、格局很大……那么提点建议也无妨。但是请扪心自问:我们对自己这一生,很满意吗?广阔、高远、宏大、透彻……这些词,自己占了多少?自己都过得不咋滴,有什么资格对别人乱指导?
即将进入大学的孩子,已经不再是孩子,他们的见识和思维能力未必低于父母。所谓帮孩子做个规划,不过就是控制欲在作祟。
第二个问题是:孩子有主动提出请求了吗?
如果孩子没有主动征求意见,那么就不要发表意见。
如果孩子有这个诉求,那就开开心心把自己的想法说一下,但一定要说明这仅代表自己的想法,最后还是得由孩子来定夺。
教育学上有个著名的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孩子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
时机不对,好话也会变成坏话,好心也会惹人讨厌的。
选择志愿,我的建议是兴趣优先。
所有功利性的想法,比如将来哪个专业更容易就业,这都是极为不着调的。
原因非常简单:这个社会发展地是在是太快!大学至少要上四年,谁能确定四年之后的江湖会变成什么样子?
1983年中文传呼机出现,传呼机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热宠,有很多大学开设了“传呼机专业”。结果呢?大学还没有毕业,传呼机就被时代淘汰了。
大学里的专业,与社会上的实际工作,脱节是非常严重的。很多人在离开大学之前野心勃勃,为进入社会精心准备了全套的潜水服,最终却发现这社会只是一个沙漠。所以,任何专业都只是一个敲门砖,现在考虑就业未免太过杞人忧天。
选择专业,只要跟着心走就是了。喜欢哪个专业,就选哪个专业。
喜欢很多,或者都不喜欢,那就以“第二维度”为依据。比如跟着喜欢的人走、跟着某个崇拜的历史人数走,他们在哪个城,就去哪个城就好了。
或者抓阄。不要以为我在瞎说。选择天意,有时也是一种注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