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856864/bd6ca01271e4c589.png)
重温:计算风险成本,要考虑很多因素:你的实力最重要,然后才是回报风险比。
你看到某个标的,X,从之前的一个价格高点26元回到20元,然后你猜他很有可能回涨到22元,到时候你就可以“套现”了。于是,你动用了500元购入,总计买到了25个单位。那,你的回报风险比是多少呢?回报风险比=回报/风险=(25*22-25*20)/500=10%
改进后:
回报风险比=回报/风险=(25*22-25*20)/(500-25*18) =1,18元是止损线,1:1,这跟抛硬币有啥区别呢。
止损线制定(参考日常波动):做最坏的打算“永远比”盲目乐观更靠谱。看交易标的的日常波动幅度再指定止损线。
例如:日常波动25%的交易标的上,把止损线定在10-20%,这明显就是乱来。日常波动,关联你观察的时间长久。交易频次越高,交易越是接近“零和游戏”“抽水”是人类史上唯一可以永续的商业模式。
越是短期的预测,越接近于抛硬币。越是长期的预测,越容易接近真实的逻辑推断。
任何一个事件点都有一个价格,在交易市场上,伴随着那个价格,有一个“盘口交易量”,
在任何“最高点”"最低点"的价格上,成交量都很少。
最高点和最低点,都是因为一小部分交易者的“冲动”造成的。。。。。。
人是如何变坏的,那人就是如何变傻的,这两个过程的机理完全相同。
所有人都是向好的。可是,一旦这个做了一个坏的决策,那么他将面临一个选择:
承认错误,而后努力改正错误。
不承认错误,而后把那个错误“合理化”
痛苦 + 反思 = 进步
正确地提升收益风险比的方法:回报风险比 = 可能的回报 / 可能的风险
减小分母,可行的手段:(1)调整止损线,降低自己的风险承担(2)降低每次的交易金额在总资金的占比(3)提高自己在场外的赚钱能力(募资能力)
加大分子呢?有什么可行的手段。选择更为优质的交易标的。选择最佳的交易时机(比如:若干次爆跌之后再买)放长持有时间(比如,穿越一次以上的牛熊)任何能力,先学着,但不着急用,等够用了再说。只买交易量最大的那么一两个或两三个标的。
这是最近在《韭菜的自我修养中》获取的经验。我个人已经意识到这块了。今年最大的错误,就是太乐观。手上没太多的现金流,导致在暴跌的情况下,没有子弹加仓。索性,我暂停了所有交易,储存一定的现金,到了一定的指标再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