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936719/b78076a8d794f996.jpg)
今天在看一本书《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里面有一段话“你把爱用完过吗?如果你爱你的小孩或者某个重要的人,你通过言辞、亲吻、触摸或某种礼物来表达爱意,之后你的爱就会减少吗?你拥有的爱或能力会因为表达爱意而减少吗?”
答案当然是——不会!
但是——我们对爱是有很多标准的!伴侣要做到什么什么才是爱我们,孩子要做到什么什么才是爱我们,我们等着他们来按我们的标准来满足我们的需求,这样把爱设限,看不到爱。
爱会随着时间而没有吗?会越表达越少吗?会因为离世就没有了吗?答案又是——不会!我们能找到非常多的例子来证明这点。
昨晚三位小伙伴在21天打卡整理组的分享让我更深的感悟”整理没有标准答案”。
曾经我们在运营时会纠结打卡到底用什么方式来做比较好,也收到过一些建议,用小程序吗?用固定的软件吗?但是现在看到了组里更多的打卡形式,例如思维导图、手账、简书、微博、锤子手机、语记,大家用各种喜欢的方式来整理记录,不会把思维固定。
《刘润五分钟商学院》的一篇文章里说word是以行为单位的线性思维、excel是遵循横竖逻辑的表格思维、PPT是以页为单位的线性思维(只是比word更有表现力),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性思维,相对来说更加无限。
昨天第一位小与童鞋分享了结合组里的所学自创的两个整理小技巧——思维导图法和番茄钟定时法,具体如下:
第一、运用自己会的思维导图对需要整理的空间和物品进行分类;
第二、根据自己的时间确定今天有几个番茄钟可以用来整理;
第三、在思维导图中选择一类差不多数量的物品或空间;
第四、定上番茄钟专注整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3936719/757ee032295add7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936719/21ff6e38295c58bf.jpg)
孩子总是第一个发现和感受妈妈变化的,孩子心中的妈妈是整理高手,孩子会怕妈妈太累而想帮妈妈做整理作业。孩子对妈妈的爱~~
第二位Rena分享了《整理,带来我全方位的改变》,对,就是打造了梦想加油站书桌的那位,也是第一期整理组温馨家庭整理奖的那位。她连续跟了三期的整理组,通过整理深深的影响到了婆婆、妈妈、老公、孩子,家人都学会了竖式叠衣服;婆婆从建议家里再添一个衣柜到能指出这里加个分层隔板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老公也从不爱整理到夸老婆会整理到其实是很会整理电脑的。在整理的过程中,她给予了家人很多的爱与付出,也看到了家人对自己的爱,这就是温馨家庭整理的目的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3936719/70c2551ebf22014f.jpg)
第三位开心宝贝分享的《人力资源如何看人篇——用人篇》,咋看以为与整理无关,其实与我们的事业整理大大相关。开心也是跟了三期的小伙伴,而且还是组里的运营成员,她有整理的心,但是对于整理总觉得家人有太多的阻拦。曾经我也想过很多方法期望她整理自己的家,效果不显著啊。
曾经我限制她整理自己的家,她甚至把微信名改成了“乱室佳人”提醒自己早点改变;但是我问她为什么在天赋组那么欢脱的分享却偏心不在整理组搞事,她说没整理好不开心很受挫,甚至怕我骂她(捂脸,我没有那么严肃的~)。
我也有点受挫,反省自己,干脆不再限制她,不再担心她作为运营成员却不是一个家的整理的好榜样,不再担心会影响到大家对整理组的评价或者我的评价。其实也是Rena的一句话触动了我,她说”老公把自己帮他整理的衣柜又弄乱了,这是帮别人整理的弊端,但是他会好好提醒她怎么整理家里的电脑;发现老公不是不爱整理,只是关注点不同“。我看到了Rena对老公的接纳、付出和爱,接纳他现在就是这样,接纳他与自己的差异,这就是最深的爱。
对于开心,我有了更多的接纳,她可以去做她最擅长的整理。So,昨天她因为感冒而有点声音沙哑,但是完全不影响她用脱口秀的形式欢脱的为大家分享事业整理的事。我看到她从比较压抑的整理到很开心的整理啦~我也很开心。
孩子心中的妈妈总是最好的,你家孩子是你心中最好的吗?
爱是接纳、是允许,爱藏在我们心中!
爱是付出、是表达,越给出越能更多的流动!
你把爱用完过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