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过去的太快,匆匆回头望去,似乎什么都没做过。
这一年,似乎未曾尽兴的玩乐过;也没有什么特别大彻大悟的时刻。
这一年长的,是否只有岁数,而岁月空耗了呢?
那天跟芥末边走边聊天,发现18年也不尽是全无收获。
如果按照流水账来细数,至少18年在心理学上还是颇有成长的。
不仅仅是在心理咨询师中阶课程上,学习了绘画分析(房树人)、萨提亚家庭治疗、系统式家庭治疗、沙盘、团辅、短焦、NLP和催眠等等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在自我的心理成长上。
自4月起,我开始做自己的情绪记录,记录当我有情绪波动时的情绪是怎样的,我下意识是怎样的反应,我的感受是什么,我的期待和渴望是怎样的,这种情绪仅仅是当次事件引起的还是有深埋在我体内的情结作用其中。
说起来,也就是简单记录我的萨提亚冰山。
这种情绪记录我也不是每时每刻会记,也非每天都记。有时候情绪上来后,我虽然察觉了这种情绪,但却需要过一天后才能彻底了解这情绪背后的我是怎样的。
在这一年断续的情绪记录中,我开始发现,我有很多的恐惧、很多的胆怯、很多的不满、很多的回避;我开始发现,我一面用鞋看似洒脱痛快的话劝慰着别人,实际的自己却还是胆小的没个决断的不痛快的;我开始发现,我身上有那么重的死亡焦虑,我无法承受身边亲近人出任何问题,但凡发生一点,我就会被巨大的死亡恐惧笼住,动弹不得。
这些觉察,有什么意义呢?在心理咨询中常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觉察是迈出改变的第一步。只有当我觉察到我的情绪,我深藏在情绪冰山下不显山露水的恐惧胆怯焦虑不安,我才能去剖析它们是否是合理的正常的,我才能慢慢让自己脱离掉这些也许是童年阴影造成的影响,我才能自我整合,成为我自己,成为一个成年人。
而更加神奇的是,当我觉察的我的情绪,并且剖析出我的渴望时,那些被事件刺激突然引发的情绪瞬间就消弭无影了。我开始明白,有些是对方的问题,而情绪都是我自己的。
我自有权利去愤怒去不满去哭泣,但我更有权利带着这些情绪去做出符合我成人身份的选择。我可以选择按照儿时的做法做个鸵鸟回避开,更可以像个成人一样去解决问题,去为自己挡风遮雨。
这大概是我今年最大的一个收获了吧。
还有哪些呢?
去了两个城市,都是为了出差,时间匆忙,并未怎么玩耍。
写完了一本手帐,到11月。
坚持跳舞,到后来终于被老师夸奖有了舞蹈的韵律。在舞蹈课上,那种因完全沉浸其中而忘记时间流逝的感觉太好。同样,上形体矫正课让我逐渐纠正了自己圆肩驼背和稍微有点骨盆前倾的问题。这一年来,已经鲜少会因为久站久坐或长时间行走而感觉到腰部酸痛不适了。整个人感觉挺拔了很多。这也是在课堂上老师多多纠正后,对自己的平时坐站行姿势多了些觉察,能够注意到姿势的问题了。
开始简单心理上的学习,跟着共读看了17本书,包括了【一起遇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读懂你的人生脚本(自我成长及从原生家庭中成长)】、【解开你的情绪密码(如何发现察觉控制情绪)】、【升级你的学习方法(学习力,《认知天性》)】、【治愈你的心灵伤口(疗愈成长,《优雅的离别、身体从未忘记、书写的疗愈力量》)】、【重构你的工作思维(工作分配)】、【建造你的幸福空间站(心流,《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开展积极想象之旅(荣格无意识探寻之旅,《我们头脑里的导盲犬》)】、【剪断家庭战争的导火索(家庭治疗,阅读《热锅上的家庭》】。 还深入的跟着uni学习认知行为疗法和精神分析,参加了情绪训练营。
喜欢上朱一龙,默默的追了他很多采访、一点点以前的剧(实在刷不下去)、微博上各种太太产的粮等等。
大白九月生病了,折腾去医院几次,还好有惊无险,活蹦乱跳起来。
啊,18年就这么混杂着各种情绪的过去了呢。
还是有很多遗憾的。
比如我雄心勃勃的准备分析1000幅房树人画,现在分析到第20幅就暂停在那里。
比如简单心理的很多课还没上完,上完的共读和读书会没有写笔记总结,就像流水般淌了过去,留下了些痕迹,但不够深刻。
比如虽说看了四十多本书,但认真做了笔记写了书评的不多。
比如太懒,没有四处去逛逛看看。
比如因为沉迷学习、看书、刷剧、追星,而没有那么认真的去生活,忽略了自己的一饭一蔬,生活中总觉得少了些仪式感和用心。
19年,加油,好好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