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回雁峰有关的诗词
湖南衡阳回雁峰景区的雁峰公园靠近衡阳市图书馆的一面围栏刻有几十首与衡阳有关的诗词,而且大多是清代以前的诗人留下的。现将其中与回雁峰有关诗词抄录如下,供大家品鉴。
1.佚名《衡阳八景》:雁峰烟雨实堪夸,石鼓江山锦绣华。花药春溪龙现爪,岳屏雪岭鸟喧哗。朱陵洞内诗千首,青草桥头酒百家。试看东洲桃浪暖,西湖夜放白莲花。
2..唐·张祜《将至衡阳道中作》:万里南方去,孤舟泛自身。长年无爱物,深话少情人。醉卧襟长散,闲书字不真。衡阳路犹远,独与雁为宾。
3.宋·秦观《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沈庭院虚。丽谁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4.宋·文天祥《湘江留别》:潇湘一夜雨,江海十年云。相见皆成老,重逢便作分。啼鹃春浩荡,回雁晓殷勤。江阔人方键,月明思对君。
5.宋·刘克庄《衡永道中》:过了衡阳雁北回,乡书迢递托谁哉?岳山石鼓皆辞去,惟有湘江作伴来。
6.宋·朱熹《晚霞》:日落西南第几峰,断霞千里抹残红。上方杰阁凭栏处,欲尽余晖怯晚风。
7元·傅若金《回雁峰》:江上青峰宿雨开,江头归使日南来。登高欲访平安字,二月衡阳雁已回。
8.明·孟洋《回雁峰》:回雁峰高起夕岚,孤舟落日系江潭。雁知瘴疠愁南度,逐客明朝路更难。
9.明·上官元《回雁峰》:此去关门地,双双逐岳矶。沙头惊岁晚,日暮叹音稀。不怕云峰峻,但悉乡国非。归心到此切,不忍更南飞。
10.明·王恭《春雁》: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11.明·姚汝循《回雁峰》:回雁峰头望帝京,寒云黯黯不胜情。贾生已道长沙远,今计长沙又几程。
12.明·黄廷月《登雁峰》:同游总是清朝客,秋日高风一振衣。南峙衡阳开巨镇,东临湘水带斜晖。回看银汉孤云远,不见岩关只羽飞。若过此峰犹万里,上林安得及春归。
13.明·汪淅《雁峰寺》:古寺云林碧阴,游人登眺酒尘襟。(广雀)僧芳草蒲团座,野老闲鸥海月心。仕路崎岖行处变,异香花木客怀深。殊方风景多迁易,钟磬清余隔树音。
14.清·宋土遗《登来雁塔》:嶙峋塔影耸云端,石磴层穿面面寒。城郭烟青蒙粉堞,蒸湘流激响飞諯。古碑有字层苔没,绝顶无根老树回雁处。为爱天南回雁处,常馀一柱砥狂澜。
15.清·廖联翼《雁峰晚眺》:危峰湿翠控城边,俯眺峥嵘第一巅。湘水近流蒸驿月,衡山遥划楚中天。帆浮影去随孤岸,鹭振霜飞破螟烟。清磬一声诸界寂,隔江星火动渔船。
16.清·石文成《登回雁峰》:七十有二峰,首出擅雄霸。群峦尽前导,烟雨仰灵化。初登不觉崇,飞雁乃在下。翱翔岂难度,今古共猜讶。羁宦已三年,板萝值秋乍。极目俯苍茫,斜阳散丹榭。
17.清朱佩莲《重过衡阳》:岭北放舟当石鼓,江城如此足登临。翘竿湘竹风鸟相,触石衡云阵马腾。秋熟酃湖帘扬扬,夜喧鱼口火层层。盛时何处包三蘖,回雁峰头感废兴。
18.清·释今种《浮湘》:五年游五岳,三度下三湘。今昔衡阳宿,依然风露凉。钟愁回雁落,歌爱采菱长。木叶萧萧下,如何客异乡。
19.清·张弘《雨中过衡郡》:雨意风情江上舟,水声汩汩拍船头。千家两岸烟云里,回雁峰高认旧游。
20.清黄宏尧《登回雁峰》:仙峰七十二,回雁首称雄。孤踞俯云岳,独吟看祝融。楼台花月里,烟雨画图中。万井潇湘胜,登临一望空。
21.清·罗沛《春日雁峰远眺和韵》:春光无价不需赊,缓步闲吟过水涯。插汉遥峰都积翠,烘云落日半成霞。烟笼古寺藏深树,潮退群欧宿浅沙。指点山前还自笑,一飘陋巷是吾家。
22.清·刘宗珙《雁峰烟雨》:合沓横天毕,依稀雁有声。池涵湘雨润,寺隐岳去平。吊古欣新辟,怀贤访旧名。暇时驻五马,清绝碧烟生。
23.清·王柽《过衡州》:淡烟十里锁江楼,湘水南来抱郭流。回雁峰头声断处,青杉翠竹是衡州。
24.清·吉士《雁峰寺》:峰势南来晚欲飞,峰头古寺带斜晖。将同城廓千年在,不共烟岚一瞬非。山色葱菁春可往,波声潇洒暑无威。忽闻清磬催黄叶,又见秋风旅雁归。
25.清·袁枚《游回雁峰》:衡郡小丹丘,鸣琴王客游。万家烟火上,一曲楚江秋。远水淡将夕,颓云凝不流。自怜人似雁,到此亦回头。
26.清.崔廷(王不乃)《回雁峰偶吟》:回雁峰边绕酒旗,幽人日日醉如泥。停杯笑问南来雁,经过云峰几次迷。
27.清·段献生《登回雁峰》:回雁弁湘岳,登临四顾雄。雨馀青未了,风青绿浮空。湖海乾坤外,关山楚粤中。回看南北郭,万灶袅烟笼。
28.李树几《衡州夜月》:好梦醒来却又空,举头又见月如弓。峰峦暗淡云过雨,柳叶飘摇夜尽风。古寺钟声杂短笛,满江灯影似长虹,苦吟欲罢还呼酒,真个良宵兴不穷。
29.佚名《雁峰烟雨》:扶筇欣结伴,极目此峰颠。落落疏疏雨,婷婷袅袅烟。鲸音常带湿,雁阵每惊燃。最爱秋来好,临池别有天。
30.萧俊贤《癸酉立春前五日题自画山水(思乡)》:久别家山未得归,家山渺渺思依依。记从回雁峰头望,独爱春云隔岫飞。
31.佚名《飞来船》:偶然一叶落峰前,细雨色烟懒扣舷。长借白云封几尺,潇洒春水坐中天。
32.谢晋《回雁峰》:七二峰中第一峰,方舆故说几家同。传闻雁阵皆旋北,尽见江流只向东。半夜钟声催入定,长年香火付烧空。争言一念回千劫,莫讶榴花二月红。
在抄录上述诗词的过程中,还要感谢雁峰公园的领导。记得今年五一前夕,我去雁峰公园时想抄录围栏上刻的这些诗词,由于时间久了,围栏上的诗词字迹不清,原描红的油漆大多脱落,字迹很难辨认,我想找园方的原始资料。我来到公园办公室,一位谢姓女领导热情接待了我。
但也因为时间久了这些诗词原稿一时难以找到,而且这是当时修建公园时就刻好了的,原稿根本不知在何处。没想到5月份公园就安排人员,对围栏上的诗词用红漆重新描红。
尽管现在还没有全部描完,但还是大大方便了旅客游览学习,也为我抄录整理这些诗词作品节省了不少时间。
另外,《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一首词围栏上标注为明代的的王介之撰写,而我从“诗词名句网”上查找到的信息,却是宋代的秦观所写。网上说:“此词当作于绍圣三年(1096)除夕,作者(秦观)由谪徙郴州时,为淮海词中情调最为凄婉的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