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旧中国帮主(第二章 苏州捕快人家)

旧中国帮主(第二章 苏州捕快人家)

作者: Monster_5b1b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12:52 被阅读0次

第二章

黄金荣再上海滩发迹,应透过晚清的烟雨,在江南的土地上来寻找他的踪迹。

在烟柳繁华的苏州城里,玄妙观外,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巷,极为幽静,如同戴望舒笔下的寸巷。小巷深处是一洞石库门,那油漆的黑门扇上方,钉着一块儿铜牌,上面涂着两个隶书体红漆大字:黄寓。

这是黄炳泉的住宅。

这是苏州虽然与杭州并列为“天堂”,而且名次还在杭州之前,可是天堂小巷,却并非天街玉道,二十三角朝上(小石块铺路),马桶成行,头顶尽是架着猪肝晾晒的裤子。就是这条邋里邋遢的巷子,到了1868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却突然耳目一新:各家的马桶都收进门里去了,行人头上晾着的衣裤暂时移到别处去了,三角石块铺的路也被打扫的清清爽爽。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苏州衙门里当差的黄炳泉,被升为:“捕快头”,为了为了庆祝这次荣升,挑了初七这个黄道吉日大请客。

这一天,小巷不仅干净,而且热闹。那些捕快,牢子,刀斧手都提着贺礼,赶来贺喜。

黄炳泉在客堂与厢房里摆了五桌酒,招待着亲朋好友与”哥儿们”。

在这班“哥们儿”当中,最贴心的要数刘正康了。他当着苏州城南的地保,是南区的一霸。今天,他到的特别早,酒喝得特别凶,话也最多。他喷着酒气,向同桌说:

“要破案子,黄大哥是没得说。这案子,还是皇太后叫破的里!大哥是独得赏银百两,又升了大官。真是双喜临门!大哥,你给我讲讲,这主犯是怎么探到的?”

“对,黄大哥,你就给我们讲讲,这主犯是怎么探到的?”

黄斌泉站起来,向大家抱抱拳,“没什么好讲的,各位兄弟!”

“黄大哥不要谦虚。”

要问黄炳泉破的是什么大案,又是怎么被提为捕快头头的,要从当时轰动朝野的一件刺杀案讲起。

当时的两江总督马新帖,是太平军里的叛徒。在没有显赫的时候,曾经与一个人结拜为兄弟。这个义弟娶了个漂亮迷人的媳妇,马新帖的口水便流了三尺,总想勾搭到手。当他升为两江总督,上任的第二个月,就派人将义弟接到江宁府,摆出一副义重情深的样子说:

“二弟,你是愚兄的心腹。我今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儿,要你辛苦一趟,不知行不行?”

这位义弟是个实心眼,见总督大哥有重大事情要他办理,简直受宠若惊,便一连串的答应:“大哥尽管吩咐,小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那就拜托了,”马新帖点点头,一本正经的说,“今年是丁卯年,是同治六年。咱们的同治皇帝已有12岁了,宫里正在着手筹办皇上的婚礼。前天愚兄接到西太后的竹制,要我在江宁为皇上织造成婚的龙袍。如今织造水平最高的是苏州,我想把这圣衣交给苏州织造衙门去办,还得派个可靠的人去监工。想来想去,我这身边只有二弟是个老练能干的人,所以就难为你幸苦一趟。”

“全仗大哥提拔栽培!”

“事成之后,你就得了头等功。愚兄便可以上奏保荐啦!”马新帖拍拍义弟的肩膀,送出门来,临走时又加了一句:“你放心去吧,家眷就安顿在总督属内吧!”

这位义弟上了苏州,那媳妇便被搬入总督府的西花园住下。当天晚上,这马新帖便以接风为名,将这媳妇灌得烂醉,乘机奸污了她。

第二天醒来,媳妇见身边睡地是马总督,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转念一想,后悔也无用,现任总督要比自个丈夫尊贵几倍,再说这家伙十天吃一条虎鞭,浑身上下都是劲道,在床上做起活来一下能持续个把时辰,胜过丈夫好几倍。事以至此,索性由他摆弄,自己也乐得快活。

马新帖呢,早晨起来又再接再厉,使出功夫,温存一番,待女人沉浸到快意中后,哄她说:

“现在总督府内,你就是夫人。等我把几件大事办妥后,便把老家黄脸婆休了,咱两享受荣华富贵。”

小媳妇水心杨花,听了这番话,对马总督更加柔情蜜意,甚至甘愿天长地久,将丈夫忘到了九霄云外。

那个义弟到苏州后,一呆半年,正想回金陵一趟看看妻子,汇报一下织造龙袍的进展情况。哪知道马总督不批准,而且还下了一道密令给苏州府台,说这人勾通太湖大盗,证据确凿,不必审讯,即可秘密就地正法。可怜这个义弟糊里糊涂地送了命。

春分得意地马新帖,有一天办完官事打道回府,轿子抬到鼓楼下,当道闪出一个人来,拦轿跪下,双手张着一方白纸,上写一个字:“冤”

马新帖近来心情待好,正想在金陵城里办几件为民做主地事,好让万民称颂“青天”他让轿夫歇肩,叫跟班将拦轿人招来问话。那人三两步走到轿前,从怀里掏出一把尺把长地尖刀,对准马新帖地心窝,狠命地一刺,只听得马新帖总督哇的一声,就扑到在轿内。

差役跟班急忙拿住刺客,轿夫急速将马总督抬回总署。马新帖睁开眼对他地情妇模模糊糊地说:“我害你,你害我”话未说完,两眼一翻,两脚一登,呜呼哀哉见了阎王。

马总督一死,轰动朝野。清廷急忙派曾国藩到江宁接任,并限期破案,为了保险起见,还委任个钦差郑敦谨一同到江宁查办。

曾国藩与郑同时升堂,连审几堂,那刺客总是操着苏白,咬定一句口供:“要刺杀马新帖地是我张文祥,刺杀马新帖地也是我张文祥。好汉做事好汉当,要杀就杀,要剐就剐!”

动了几次重刑,那张文祥索性说主使人便是曾国藩与郑,弄得曾,郑两人无法可想,便来了“矛盾下放”,责成苏州府查出凶手地主使人。

苏州府接到这一角文书,慌忙召集捕快们交代任务,要限期抓住主使人。这是一桩无头案。只是因为这刺客说得一口苏白,上官便认定案犯还在苏州城里,但毫无线索。捕快们听了,个个摇头叹气,唯独黄炳泉却是另一番滋味在心头。

回到家里,黄炳泉摸出几个铜子,叫大女儿到巷口打一壶酒,买两碟卤汁豆腐干,关起门来独自喝着,他边喝边盘算着:上个月在城北半开门(暗娼家)王三姐家赌钱,输得身上剩条短裤衩,几个债主拖住不放,无法脱身得时候,正好卫老爷门口经过,给他十两纹银,才得了结。这卫老爷与被冤枉杀害得马总督得义弟是好朋友,又是他托自己买棺材收尸。后来,又听得卫老爷漏过一句“仇总是要报得”得话,莫非这刺客得主使。

想到这儿,黄炳泉犯难了。这卫老爷是有恩于自己得人,平日交往频繁,也算是够朋友得。现在明明有嫌疑,是包呢还是提?可是万一别人探出底细来呢?便什么好处都捞不到了!反而会被上司怀疑包庇。那么提呢?把这事告官,可得点赏银,不过这良心上有点过不去。

当他一壶酒喝得精光得时候,在醉汹汹得状态中,黄斌泉做出了英明得决断。

捕快们在苏州城里城外得茶馆酒店,戏院书场,烟馆妓院等地方查访打探几日,也没摸到一点线索。黄斌泉呢,自然也装作无计可施得样子摇头叹息。到第六天得夜里,他突然找到卫老爷说话,劈头一句便是:“你的案子犯啦!”

这原是捕快摆噱头得行话,不想这一“噱”却把这卫老爷噱倒了,把黄斌泉当作《水浒传》里放走晁盖得雷横于朱一类人物,便将真心话说了出来。黄斌泉终于不费力气高清了谁是刺杀得主谋。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假如有银子,总可以想办法得”

“要多少”

“总得这个数。”黄斌泉伸出两个指头。

“两百两?”

黄斌泉摇摇头差别。

“两千!”

“这不算多,我得先稳住一些兄弟,衙门上下还得打点。这是要担血海干系得,没银子谁干?”

卫老爷叹了口气,而后又决断地说:“好吧,就依你二千两。只是现款拿不出,有一张一千五地银票,再给你两只金镯子把!一切拜托了。”说完,卫老爷进屋里取出银票与镯子交给黄炳泉。

把银票与金镯子稳稳当当地放进怀里以后,黄炳泉只说句“后天听回信”便匆匆走了。

到了第三天晚上,他悄悄地来告诉卫老爷:“明天夜里三更,你弄只小船从门掌出去逃走。日里不要动,从南北西三门都不好走,有人把守。”

前一天夜里,黄炳泉就密报衙门知府,说自己已探到主犯行踪,不久即可擒来。知府给他十名亲兵,他暗中指挥,不费吹灰之力便抓来了行刺主谋。

许多年后,当黄金荣再上海滩巡捕房子回想他父亲地这些伟绩时,心里总是无比自豪。

就这样,黄炳泉一箭双雕,既发了财又升了官。碰到这么个喜事,哪有不开心地?在庆贺宴席上,他让兄弟们有吃有喝,划拳猜枚直闹到深夜。

酒席将散之时,有个捕快倒上酒杯,向黄炳泉拍马屁道:

“黄大哥官运亨通,现在再祝大哥早得贵子,干!”

“干!”

可是,这一杯酒下肚,却勾起了黄炳泉地一桩心事,使得他在兴奋中投入了几丝淡淡地哀愁。

原来黄炳泉已近中年,娘子怀过两胎,第一胎生个丫头,第二胎流产了,如今夫人又怀孕八九个月,正在求菩萨保佑,生个小子。上个月初九,黄炳泉还特意备了香烛跑到城外地灵隐寺,跪在观音菩萨脚下,苦苦哀求讨个儿子。现在,离娘子分娩地辰光已近,心神更加不定。

好不容易挨到农历十一月初一那天,黄炳泉娘子阵阵肚子痛,预示着快要临盆了。黄炳泉从衙门赶回来,派人请了接生婆,还买了两盘大爆竹,准备孩子落地时放---当然时生男孩才放。

肚子是从中午时开始痛地,挨到申时还没有消息,一直被接生婆关在房门外地黄炳泉慌了,胖脸上满是油汗。他脑子里忽然闪出一个奇怪地念头,莫非报应。

他不敢再想下去了,慌忙跑到厨房洗手,奔到客堂点香,扑通跪倒在供着的关公像面前,一连磕了四五个响头,嘴里呐呐的祷告,向关帝爷,向自家的老祖宗许愿,求饶。为什么要求饶呢?向卫老爷敲诈而后卖友求荣,到底是桩伤阴德的事,他的心一直是虚的。

等啊等,黄炳泉像是过了一个世纪,到黄昏时,外面下起了细雨,雨中传来玄妙观的道士们作夜课的声音。

一个胖娃娃终于呱呱坠地了。

“恭喜黄老爷,降世的是位哥儿!”接生婆在产房内朝窗外高声道喜。

得了这句话的黄炳泉,马上吩咐人放爆竹。

这个宝贝儿子一下地,黄炳泉忙得不亦乐乎。他亲自备了三牲福礼,上寒山寺还愿,之后,派人到浙江省余姚县去祭祖,黄炳泉是余姚人,咸丰年间来到苏州衙门当差,而后便定居玄妙观外的那条小巷子里。他的祖宗牌位仍然供在余姚黄家祠堂,祖坟也在余姚城西丁家宅子。

这年的十二月初一,黄宅上有热闹一番。趁办满月酒的机会,黄斌泉当然又捞了一票架礼。几个要好朋友在酒足饭饱之后,便要求抱出哥儿来见面。

黄斌泉抱着胖娃娃,咧开两片嘴唇,像端着珍藏的古董似的,送给大家鉴赏。

“这孩子天庭饱满,地角方圆,来日一定大富大贵。”

“这孩子一脸的福相,日后定能荣宗耀祖,光耀门庭。”

“看看她的人中,定能长命百岁。”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黄炳泉听了,不由地心花怒放。

此时,一个老书办提议说:“斌泉老弟,是否趁今朝好日子,到玄妙观前刘铁口那儿去合一合八字,让观里的老道给公子赐个官名?”

这个提议,几个客人都说妥当,可是黄炳泉却摇摇头说:“这些算命先生胡诌的话,我可不信。那些道士鬼里鬼气的,能起出什么好名字来!昨夜,我可想到了两个名字。”

“大哥通文墨,脑子又灵,一定取个好名字,快说出来,让我们听听。”

“我想人生在世,”黄炳泉带有感叹的口气分析道::“无非是为了富贵两字。家有千金,才是富,荣宗耀祖,才算贵。我想这孩子就叫金荣吧,各位帮我想想,这名字是否响亮?”

“好!”几个小兄弟一股劲地叫好。原来那提议让老道赐名地书办先生,也不住地点头称是。

黄金荣三个字,从此便叫开来。

黄炳泉以后再也未添子女,黄金荣就成了独养儿子。黄家就这一条根,当然是宝贝蛋子。爹娘一天到晚宠着,不让他早读书,是怕伤心思,有损身体。及到9周岁,才送到一家私塾去读《三字经》。

那私塾先生见“黄金荣”三字,满眼觉得俗气,便皱着眉着沉思了片刻,提笔写了“锦镛”两字,作为这孩子的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旧中国帮主(第二章 苏州捕快人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dt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