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民间故事
重庆古城门轶事

重庆古城门轶事

作者: f28dc5f1e65f | 来源:发表于2018-07-31 20:24 被阅读4次

    重庆古城门轶事
    _ 重庆古城门轶事 原创张开泽
    重庆渝中半岛自古有“九开八闭”十七座城门,依山而建,绵延曲折。
    重庆3000多年历史上有四次大规模筑城。最早筑城是在秦惠王9年(公元前316年);第二次大规模筑城在三国时期。蜀后主刘禅建兴四年(公元226年);重庆第三次大规模筑城在南宋末年。南宋末,理宗赵昀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重庆最后一次筑城,是在明朝洪武年间。洪武4年(1371年).
    古老的城墙见证着重庆的沧桑变迁。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展、拆建,而今的市民在渝中半岛只能看到幸存的通远门、东水门两座古城门,另外已经发掘出来的人和门、太平门、金汤门已经纳人修复重建规划 。
    老重庆人总是习惯把从郊外进入到繁华的城市中心称为“进城”。 起初的“进城”是指进入这十七座城门以内。然而,被这十七座城城墙合围的最初的重庆城究竟有多大?知道者甚少。根据史料记载:“城墙高十丈,周二千六百六十丈七尺,环江为池,门十七,九开八闭。”“《巴县志》里也仅仅提到城墙为2667丈,(约为8890米)。经有关专业人士计算,建市之初,重庆的“城市”面积仅为2.4平方公里。经过80余年的发展,如今的重庆城区面积比建市之初扩大了200余倍。随着城市的扩张,重庆主城呈“多中心、组团式”发展,“进城”这个刻着时代印迹的词,也被大多数重庆人淡忘。
    因为古时候有“九开八闭”十七座 城门与老重庆人相伴,重庆市民对城门有一种特殊的情结。现如今,尽管十七座城门已经所剩无几,然而还有一些老一辈的重庆人时常把“进城”这个词挂在嘴边,不少与城门有关的童谣、民谣和故事在民间流传。比如,凡是与我同辈,在三四十年代出生的老重庆人,大多数都记得这样一首童谣:“城门城门鸡蛋糕,山是绿豆糕,骑白马,带把刀,走进城门嚓一刀!”我儿时常常和小伙伴在一起扯起喉咙,高声朗诵这首童谣,一遍又一遍,特别高兴。
    说实话,毕竟那时候年纪太小,只顾自己朗诵起来高兴,从来就没有认真去思考过这首童谣唱的是什么意思。一天天长大后,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小时候唱的这首童谣有大问题,那“城门”跟“鸡蛋糕”有什么相干?那“山”怎么又与“绿豆糕”扯到了一块儿?越想越觉得没有道理。从此以后我就经常琢磨,有一天总算自觉悟出了一点道理!原来这一首童谣似乎应该这样唱才对:“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走进城门‘嚓’一刀!”闲聊中,我把自己对儿时童谣的这一“伟大”发现和“破解”告诉一些同龄的人,他们一致认为有点道理。至于小时候为什么会把“几丈高”说成“鸡蛋糕”,“三十六丈高”说成“山是绿豆糕”?大家一直认为那是口误,是流传中出现的“音转”现象,是以讹传讹。
    关于与城门有关的民谣,儿时倒是听大人念过不少,至今还能记得完全的还另有一首,那就是:“城里的小姐下乡来,脚上穿的是高跟鞋,一走走到田坎上,三拐两拐就拐下来;乡下的丫头进城来,脚上穿的是草鞋,一走走到城门洞,哟!啷个大的灶孔啷个好架柴!”这首民谣十分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旧时的城乡差别,通过“城里的小姐”,“乡头的丫头” 这两个称谓,可以感觉到旧时城里人与乡下人是有贵贱之分的。再从她们各人脚上穿的鞋子的不同和身在'“田坎上”和“城门洞”这个相对陌生环境中的反映和表现的截然不同,我们可以感受到她们在见识上和对环境的适应上的诸多差异。
    很明显,这首民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旧时的城乡差别。仅仅一个城门之隔,反差如此之大,对此,现在的年轻人是难以想象得到的。好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不仅城乡打破了城门的隔离,也让人们渐渐地将“进城”、“出城”的说法淡忘。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乡村在物质、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差别一天一天缩小。而这首民谣也必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成为历史的记忆。
    写到这里,我还有一段与城门有关的趣闻要给各位朋友分享。话说民国初年,重庆东水门有一个姓刘的瞎子算命先生,人称刘半仙。此人年过五旬尚未娶妻,凭着他算命的本事赚钱谋生,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日子过得十分潇洒。他的算命摊就摆在城门外的城墙边上,这里人来人往,给他带来不少商机,加上他在此算命多年,已经小有名气,收入自然可观。每日傍晚收摊之后,他t都要到城门内一家成都人开的小饭馆去吃晚饭,酒醉饭饱之后,慢慢摇回家。常来常往,这家饭馆从老板到丘二都跟他混得很熟,特别是饭馆里的堂倌李小二,跟刘半仙更是称兄道弟。每次刘半仙来到饭馆,李小二都要亮出嗓子,喊着响堂:“半仙光临,楼上请!”
    接着便给他介绍、安排菜品。日复一日,刘半仙到也心安理得,习以为常。
    谁知道那一年夏天天气暴热,长江、嘉陵江又发大水,东水门码头往来停靠的船只骤减,进出城门的人也越来越少,那家成都饭馆一贯红火的生意顿时冷落下来,饭馆每天准备的原材料销不出去,好多烧肉、蒸肉等成品菜肴每天都卖不完,熟菜还可以反复回锅加热再卖。而那个时代又没有电冰箱,那些没有下锅的生鲜鱼肉的保管就成了问题,实在卖不完只有扔掉。老板为了减少损失,叮嘱堂倌李小二千方百计要把陈菜销售给食客。李小二脑筋一动,立马打起了刘半仙的主意。
    从老板打招呼那天起,每天傍晚只要刘半仙一进店堂,李小二便热情有加,高唱响堂:“哎!刘哥来了,楼上请!”接下来又转过头向厨房的师傅唱道:“陈老二安到瞎子一方!”。于是厨房的师傅心领神会,便将一些已经有点变味的鱼、肉多加些味道重的调料做成菜,或者将陈菜回锅加热给刘半仙端上餐桌,刘半仙吃到嘴里感觉不大对劲,正欲开口,李小二立即上前搭讪打叉,跟他拉扯起家常,将其注意力转移。如此连续几天,李小二都如法炮制。只要刘瞎子一到他便亮起嗓子,喊起了响堂:“陈老二安到瞎子一方!”
    正当李小二自以为得计,暗自得意之时!岂料瞎子已经有所察觉。他不动声色暗自思忖,越思越想越感觉李小二的异常热情后面大有文章:为什么这家饭馆的菜肴越来越难吃?为什么李小二热情得有些反常?为什么每天他一进店便要高喊“陈老二安到瞎子一方”?陈老二又是何人,为什么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瞎子是个聪明人,脑袋瓜子几转几不转,便醒豁过来,原来这是“门门门,整熟人”。刘半仙计上心来,打定主意要好好教训一下李小二!
    一天傍晚,刘半仙依然按时去到这家饭馆,听凭李小二摆布,饭菜没吃几口,瞎子突然大声武气喊叫起来:“遭了,我的钱袋子不见了!”李小二笑着上前对他说:“唉,刘半仙,你莫喊落头哦,你一个人一桌,哪个偷你的钱袋子吗!”“啥子叫我一个人?你不是刚才还在喊“陈老二安到瞎子一方”吗?钱袋子肯定是遭陈老二偷走了!人是你安到我旁边的,不把他找来还我的钱袋子,你娃脱不到爪爪”没料到瞎子会来这一手,李小二有口难辩。瞎子死个舅子不依不饶,非要李小二赔偿损失,事情越闹越大,刘瞎子又是东水门的知名人物,围观的人纷纷指责李小二专整熟人,不仁不义。眼看生意做不成了,老板心知肚明,赶紧出来赔礼道歉。经围观者出面协调,双方协商,由老板赔了一些钱才把刘瞎子的气消了下来。
    自此以后,瞎子再也不上这家饭馆,逢人便出饭馆的言语,搞得饭馆名声扫地!没过几月,饭馆便关门大吉,老板打道回他的成都老家,李小二饭碗被打破,只好另谋生路去了!事情过去了很久,这个故事还在东水门一带流传,人们从中领悟了什么叫“门门门,整熟人!”,也应了人们的一个说法,那就是:做生意得讲诚信,你欺骗顾客,人家惹不起你总躲得起你,自有办法回敬你,到头来,吃亏的还是你自己!正所谓“起心害心,反害自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庆古城门轶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kt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