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970575/772a3444c456bb18.jpg)
如果只站在自己立场考虑问题,多数时候会觉得自己很聪明,很正确。
有朝一日因为某种原因跳出了自己视觉,自己立场,或许突然就发现了自己的局限。心里多少会为自己的独断汗颜。
只是汗颜,却很少会为公开承认自己的局限。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在评判一件事的时候多少站对方位置看一下整件事,给自己的决定提供另一个视角的参考。而并非用别人的立场来否定自己。
有了自己的生产车间(从租赁时候开始)后,第一件事就是厂部负责人的确定。显然得在四位初始者中找一位。因为以我们当时的情况,从外面请人既没有实力,又没有必要。四个人都是从国有制药企业出来的,而且我和老周曾经还在车间待了很多年,从实习生到技术员,再到车间负责人(他做了片剂车间的第一把手,我只是针剂车间的技术负责人),应该说还是有比较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的。理论上我们自己的企业,生产管理最适合的人排序应该是老周,我,国建和小张。
老周和我两个最适合管理厂部的人却不能出任这个角色。因为没办法分身。
老周虽最适合,但作为掌管整个企业的负责人,他是无法在企业初期放下重要的公司事务去负责一个生产部门的具体工作的。加上整个企业的销售几乎都是他妻子以经销商名义在负责,他要负责对接和相关“规则”的制定。因此,尽管理论上最适合,但现实中却无法实施全天候待在厂部这个需求,只能抽空去生产场地进行指导培训。
接下来就是我,老周之外,四个人中就我在车间干过,尽管剂型不同,具体工艺需要学习,但毕竟整个管理规则,管理流程是熟悉的,不需要补课,再加上注射剂生产葱质量管理来说是比片剂严格很多的。如果去管理片剂车间说是降维操作并不为过。可是,我也无法履职。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有更重要,更不可替代的工作需要我做。排开我个人很抗拒这个因素外,最主要原因是,我做的工作当时显得不可或缺。无论是与主管部门的对接,还是在物料供应端必须尽可能空手套白狼的实现。就即便是公司日常管理及很多知识产权方面的杂事看起来也“离不开我”。
最后两个人,国建和小张。国建自然更合适,无论是经历还是能力。老周与他交谈时候,他其实也很十分清楚,他必须责无旁贷地站出来挑这个担子了,无论内心有多么不情愿。
老周站在自己或者说整个企业的立场,觉得这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是正常的安排。可是,他可能忽略了国建的想法。之所以当初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可能是因为国建想的是这只是一个短期的权宜之计,毕竟他的志向也不在于此,或者说从来没有为这事准备好…
早安,四月三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