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情味儿”背后

“人情味儿”背后

作者: 风逐沙尘 | 来源:发表于2023-05-24 17:44 被阅读0次

    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偶然在一位朋友的朋友圈,看到她说每年春节放假回老家,被亲戚们关心问候,她都要提前读读这本书。不久又在《书择十本》中读到王艳芬老师到这本书对她的影响,她在这本书中读到深深的共鸣,也因为孙隆基先生提出的“杀子”文化,而对她的学生产生深深的同情和对自己影响的警惕。更多的是出于好奇,我们身处其中,被中国文化浸淫,到底什么是中国文化,其深层结构又是什么呢?想从书中一探究竟。另一个私心,读书会的下一本书是莫言的《丰乳肥臀》,读完这本,会不会有助于我们用更深沉的目光去审视这部作品呢?

    最开始读的感觉是挫败加冒犯,冒犯更多的是来自于被暗暗戳中的共鸣。

    中间几乎想要放弃,选择一本更容易的书,何苦难为自己。支持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是很多伙伴已经开读了,认真努力的做了笔记,尽管从第一章开始就被绕晕了,依然在向这本难啃的书发起奋战。

    和几位伙伴商量后,放弃梳理结构、通读全书,改为共读的时候大家就感兴趣的章节阅读并分享。

    第三章“二人”关系,作者从中国人的“人情味儿”现象谈起,“中国人就不喜欢过分地划清人与我的权利界限”,一起吃饭乘车后争着付款结账,或者轮流买单,当一方想清还时,另一方仪式性的表示“算了”……读到这里忍不住笑起来,再熟悉不过的场景,我们还有更多的隐性约定,一起吃饭,发起约会邀请的人买单,外地朋友来要尽地主之宜等等。这种浓浓的的人情味儿让我们感受到温暖,通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通来克服分离与人与我的界限的同时,也可能造成利用“人情债”对别人的摆布与利用。你有没有虽然不情不愿又不得不的经历?

    相比较之下,西方新教下的“人情”更多的是出于个人选择,“不是由于一种未生下来之前就被固定了的承担义务”,一个人可以自由选择与出身的家庭不再发生任何关系,而凭本身的喜恶趣重组自己的人情关系。“文化中既然缺乏强制性的感情设计,人情味就不可避免地淡薄得多。”

    中国人有“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西方强调“上帝只能帮助自助的人”,他们对别人的帮助,必须由施恩惠者自己做主,避免人情债操纵别人的嫌疑,避免失去对自身行动的决策权,“任何不经自己选择的恶、被强加于己身之事,都会被认为是一种来自外力的摆布。”

    人情味之下,是对两种文化自我、对个体发展的不同理解。无微不至的“照顾”的另一面,可能是“道德上的优越性”,可能是对别人私生活的干涉,以及个性发展上的阻滞;人我界限模糊的文化中,“人总是要不断与别人比较才能确立自我的价值,而这种比较的重点又易偏向于人与我在社会观众面前地位之高低,而不是看自己内在完成的程度。” 这带来另一种倾向:“把别人的发展当作是自己得不到发展的原因。自己的不发展必然是别人的错”。而在新教文化中,“个人发展是,培养自己的优越性的方式,是将自我变成自己最佳的创造品-这个成就包括身体方面、才能方面、见识方面,尤其是在人格的完整性方面。” 

    接受现代思想教育的我们都认同,要“成为最好的自己,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然而,突然意识到,我们只是在表层认同呼吁做自己,却没有看到冰山之下影响我们“做自己”的这些暗流涌动。我们被文化所塑造,而文化又有可能是被强制性的设计的。更多底层的东西在影响我们的日常行为,比如宗教。看见并不是为了完全的对抗,了解我们何以成为今天的我们,思考我们明天想要有怎样的面貌,也许就会多了更多对自身行动的自主性。

    读书会结束的时候,又觉得这本书亲切起来,也激发了阅读更多的欲望。这本书适合放在床头,随时翻一翻,读一读,停下来,想一想。下次再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情味儿”背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qq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