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与哲学的邂逅

我与哲学的邂逅

作者: 2019那些日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3-08 18:21 被阅读0次

初中时候,一个漂亮的语文老师经常自我标榜,我上大学的时候,开的有哲学课。(她是那种函授的大学。)她那自豪的模样依旧清晰。可是,哲学是什么她却从未谈过。现在看来,哲学就像是她装饰身份的时髦词语。那时候的我,就认为哲学是神殿里的神龛,高高不可及。他神秘、遥远、深奥、抽象,是一门艰深的学问,都是象牙塔里的教授、学者研究的,和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关系,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听到“哲学”这个词。那时候,我14岁。

再次接触这个词,是30年后。就是2019年。听到了干老师语谌洪果老师谈论海德格尔,才知道是在论哲学。他们说的“此在就是存在”“巴门尼德”什么的,完全不知所云。心想,这都是大神们研究的领域,我们这些人,领悟力够不上。直到看到南明的老师暑假在跟着干老师读《存在与时间》,才知道,小学老师也可以学哲学原典。

2019年4月年开始报名入全人之美教师联盟。之前知道网师,但一直不知道如何进入。直到8月份网师开始招生。看到《中国哲学简史》,哎,这个肯定相对来说简单些,就报一个试试。当时我还在线下学心理学,发现心理学需要强大的哲学背景,才能学的有深度、有广度,收获才会更大,这应该也是萌发学哲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买了《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十九讲》《中国思想通俗讲话》《中国哲学的特质》,读起来发现,这是什么简史嘛?简直太难了!冯友兰先生的书还算好懂些,也要读4—5遍,牟先生就更别提了,4—5遍还是云里雾里,人都是懵的。本来哲学小白就零基础,牟先生还不断引用康德、罗素、黑格尔等哲学大师的观点,让我完全摸不着头脑。

好在如一老师每两周都认真严格的上课,对我的问题不厌其烦,反复追问,知道我弄懂为止。如一老师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牟宗三的分析工具(2)》来回答我的问题。当时很感动,但是说实话,文章看的还不是太懂。

时间飞一样就来到了年底,网师移到钉钉,发布了一系列共读书目、导师,在《动机与人格》《西方哲学史》两门课之间纠结,知道前者对我来说,肯定与心理学领域更接近,我也更喜欢,更有兴趣;后者难度大,对我来说又是难啃的骨头,而且结果也许与中哲一样,没有那么尽如人意。可是,反复思量,我还是想学西哲,来完善中哲不太理解的内容。选择前忐忑许多天,终于按下了“确认”键。

读了《大问题》的前两章,就觉得不太懂。于是翻阅了《非理性的人》《哲学导论》《西方哲学史》(罗素),发现《哲学导论》还是相对来说容易读懂,于是用了一个寒假读这本书。王德明教授的讲述风格也适合中国人的口味,我看起来也有兴趣了。终于读完了,自己囫囵吞枣,没有嚼烂。但是,毕竟,是自己读下来的第一本且明白部分的哲学书,还是给了自己一些信心和继续学下去的勇气。

为了完成中国哲学的过关作业,又来读一遍《中国哲学十九讲》,再看牟先生的一些观点,似乎容易理解一些了,牟先生的语言风格,也适应了。只要抓住主干,一追到底,还是能顾明白老先生究竟在说什么,不会像初读时,总是被干扰。我这个人眼高手低,去写过关作业时,发现很难表述准确,就像脑袋被浆糊糊住了。复又去学习如一老师QQ空间的文章,以及干老师、魏老师讲课的记录。终于明白了一些,跌跌撞撞写完了过关作业,却完全没没有底气,直到昨天,离交作业只有一天了,才勉强按下了发送按钮。

由于疫情延时开学,西哲教室王欢老师组织,开始了每天半小时的交流讨论。每天都有作业。和一群志趣相投的人每天见面,确实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每次都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老师有事,西哲教室休息5天。为了补充哲学背景,我又拿起《哲学导论》,这次读起来,感觉眼前的雾似乎散去了,明晰了很多。课后的作业,不必再去看前面内容,几乎都能回答出来。又读了两章。发现初中学的“劳动创造了人”“人和动物的区别是制造工具”等理论,自己理解的都是偏颇的甚至是错的。从王教授的分析中,才真正明白了这些话的本质。

最后想谈谈哲学对自己的影响:

1.看问题不再扁平化、单一化,认识到,世界不是非此即彼,凡事除了黑白两色,还存在很多灰色维度。

2.思考问题能够立体化,从时间空间的维度去考虑,从经度和纬度去考虑,不再是单线思维;

3.学了哲学以后,再看南明的辩论、演讲、深度语文、非常语文,就明白了背后的义理。“真理越辩越明”,培养的审辨式思维,才是哲学的最终目的吧。

4.增加了自我觉知。不知这是心理学的功劳还是哲学的功劳,对自己的做法会去反思背后的东西,不再纠结于一些小事,似乎有了更宏观的视角和眼光;发现了自己的精力曲线。如果这几天集中精力攻克一章,就会需要休息几天,彻底放空,不想再学。但又会有愧疚,认为浪费时间,没有持续跟进。我不明白有的老师一天读好几种书,是怎样做到的。现在试着这样做,觉得稍有混乱,似乎自己只能专注于一本书。

5.提撕了自我的道德境界。学习中哲,最大收获是改变了对儒释道的看法,也明白了三家哲学的最终目的是告诉我们如何安放生命,用生命实践来践行自己的哲学思想。所以,每当有“无明”插入,就会提醒自己,究竟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纠结于这些外在物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要浪费这个精力?叩问内心,就会拂去尘埃,心灵变得澄明。但这显然是个长久的功夫,需要日日三省吾身。但我相信,种子已经埋下,在岁月中,就会开出花来。

(看几位同学的小文,真的是有深度,而且言简意赅。我这就是碎片化的絮絮叨叨。但却是心底真实的声音。每次都不敢先看大家的,只有自己写完了,才敢去细细品味大家的作业。真的都是我的老师。)

2020.3.2  0:05

相关文章

  • 我与哲学的邂逅

    初中时候,一个漂亮的语文老师经常自我标榜,我上大学的时候,开的有哲学课。(她是那种函授的大学。)她那自豪的模样依旧...

  • 我与哲学的邂逅

    第一幕 相遇 失败 看到这个题目,我的脑海立即浮现了2018年12月1日的那个场景,那是我和南明的第一次相遇,甚至...

  • 邂逅哲学

    这两天文章接连被封,我想了想决定换换思路。 没来由的想起了CP课上的一个案例是关于苏格拉底的,对于苏格拉底我真的只...

  • 邂逅

    我与早晨, 邂逅于东方曙光。 我与黄昏, 邂逅于夜之即来。 我与白云, 邂逅于碧蓝天空。 我与小流, 邂逅于高山源...

  • 与书邂逅

    与书邂逅 倾听紫燕呢喃 与书邂逅 阅尽人间春色 与书邂逅 兴怀望梅止渴 与书邂逅 但得沧海一粟 与书邂逅 不为追逐...

  • 绘本讲师训练营【11期】21/21与绘本的完美邂逅

    11110谢慧贞 叶子与风的邂逅,追逐着自由;牛郎与子女的邂逅,诠释了等候;我与绘本的邂逅将会获得快乐。 在参加培...

  • 我与哲学

    “哲学抽象”、“哲学无用”、“哲学大而无当”,这种关于哲学的论调很有影响力。也正因此,每个从事哲学、以哲学为志业的...

  • 我与anki的邂逅

    最早知道anki是参加陈华伟先生开设的“知识管理训练营”的时候。真正了解anki、应用anki是在半年之后。...

  • 我与大学的邂逅

    九月十三,我步入大学,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只睡了两三个小时。怀揣着对大学的憧憬,和离家的伤感,我终究还是到了,...

  • 我与markdown的邂逅

    初次见到你markdown markdown中对于标题的使用方式都是用#来表示的,最大号的标题就是一个#,依次是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哲学的邂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rj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