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喜欢上读诗,读到好的,会抄到本子上,好像又回到中学时代,看到好句子就抄到本子上。不是老师要求摘抄的写作文时可用上的好词佳句,是那种酸酸的句子。
譬如说: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某个人,你是他的整个世界。那时并不知道这竟然是出自《双城记》。
再比如:听到一些事,明明不相干的,也会在心中拐好几个弯想到你。当然那时候也不知道这是张爱玲说的。
现在,也是喜欢抒情诗多一些,格局注定不大。
很多抒情诗,读起来也多是一种酸酸的感觉,可是往往是这酸,才能够刺激到神经。吃酸的,眉头会皱;读酸句子,心头会皱。
为什么突然更喜欢上了诗呢?前段时间洛夫去世,各种号跟热点,都在推他和他的诗,这次我要感谢营销,是因为营销,我这才认识他。
我看到的是那首《因为风的缘故》:
昨日我沿着河岸
漫步到
芦苇弯腰喝水的地方
顺便请烟囱
在天空为我写一封长长的信
潦是潦草了些
而我的心意
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
稍有暧昧之处
势所难免
因为风的缘故
此信你能否看懂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你务必在雏菊尚未全部凋零之前
赶快发怒,或者发笑
赶快从箱子里找出我那件薄衫子
赶快对镜梳你那又黑又柔的妩媚
然后以整生的爱
诗很美,但是写诗的缘由更美:
“这首诗写于1981年,是写给我太太的。在我生日的前两天,太太向我提出要求:‘如果你再不给我一首诗的话,我就不给你过生日了。’我想啊,过不过生日倒无所谓,但是这妻债不能欠......”
竟是写诗还妻债,这缘由真的无懈可击了。还有什么比出于爱更好的缘由呢?
我想过,一个人怎样才会写诗,一个怎样的人才能写诗,一个写诗的人又是怎样的。
都是因为情吧,为情写诗,有情才能写诗,写诗之人必定是性情中人。
所以读诗的时候常常能感受到莫大的幸福。
一首诗虽然常常只有短短的几行,却是用了全部的热和情,写诗的时候一定是浑身燃烧着的,待把最后一行写完,紧绷的身体才轻松展开,颤抖的手才放下笔,充血的头脑才恢复清明。正如《因为风的缘故》里的那句“以整生的爱,点燃一盏灯”。
诗美在有情,也美在有真。以前觉得诗挺假的,莫名其妙的构思、表意不明的意象、层层掩盖的隐喻,很难断定它的具体、准确主旨。可是诗又不是科学问题,怎么去研究、剖析。诗本就不是个具象,又怎能找出一个具体,不管如何,情是真的。
所以现在读诗,都不去专心解读,读过便过,不求甚解,所以千万不要问我那几句是什么含义,整体又是个什么意思。我几乎不知道,我只是觉得某几句写得很美、很妙,所以便喜欢了。
是啊,诗是很美很妙的东西,和远方并列,可能诗还要好一些,诗里一定有远方,远方却不一定如诗。
现在,都在说诗和远方,我不知道如今的生活离诗是远的还是近的,若说近,还有多少人会写诗?所说远,现在的文化拾遗中,仿佛全社会都在复兴诗。
只是,到底还是少了点热和情吧。
记得军爷(大学老师)曾经说过,八十年的诗的年代里,几万人聚在一起,诵读一首诗,震破天穹,他说那是你们不能想象的场面。确实是不能想象的。我知道永远不会缺少至情至性的人,但至情至性的年代却常常是遥远的。
不管,仍要读诗。
酸就酸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