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深阅读》心得

读《深阅读》心得

作者: sealaes | 来源:发表于2017-10-07 18:35 被阅读0次

        说来惭愧,买了半年没有看,国庆期间看到一些帖子推荐,才想起来要好好翻翻掌握个中精神和方法。

        个人认为可以将本书作为阅读的元认知,时不时利用书中的方法自我审视,将自己从快餐式的浅阅读拉出来;更进一步,就算是碎片时间,只要建立起阅读的元认知体系,也能克服浅阅读/快餐阅读并为我所用,进阶自己的心智。

    如书中所提到的,要养成买了书要看10分钟的习惯,买了三四本书,应该先把每本书大概浏览 10 分钟,达到能向别人讲清书中内容的状态。做到这一步,就会忍不住想读其中的一本,于是开始冲刺。这个习惯需要养成,避免只藏书不读书。

      本书内容包括树立深阅读观念和意识、如何选书、如何读书。

    一、为何要多读书,提高读书速度?从认知角度对我们有何帮助?

        就如机器学习要喂一堆数据给机器进行学习积累经验一样,现代职场中,在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培养跨界能力。就要求有足够多输入,产生更多创意,机会发现更多机会,命中更多需求,所以我建议是将本书作为加深度,提能力的一种工具书和指南。

    二、读书如何见贤思齐(函数y=f(x),要学习别人的f(x))

    原文:世界上的伟人、贤人和作家,或许都有各自的“f”。在阅读其作品的过程中,就会明白“世界上还存在这样的想法”。也就是与伟人、贤人共享视角。通过阅读大量书籍,还能确立自己的“f ”。随着理解的深入,即使脱离书本,针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现象,也能明白该以怎样的视角去看待(用学到的新的视角去看待世界)。

    读后感:读后感写作过程中,自然会想到应该着眼于原书的哪部分,这时就要求具备截取段落、改变排版、合并粘贴等编辑能力。这种操作正是自己的“f”的体现。可以说,文章是否可信,取决于归纳得够不够简洁、合理。

    原文:阅读好书,就像跟过去最优秀的人物对话一样。———笛卡儿

    【心得】

        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例如人类简史提到的,生物的发展是靠算法,人的算法不同,造成了成就的不同,???所以,不就是学习别人的优秀算法吗?

        另外最近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用漫画的方式来介绍一些,并将一些经典的作品用漫画的方式画出来(还可能有点深、有点难),当然这些漫画只是涂鸦上不了台面,但对小孩应该还好,让女儿以致积累经验,其他孩子们能够接触好的机器学习的ji角度,y越早喂数据越能ji'leiue思想好的方法,不是有本书叫童年的消失吗,而且从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孩子越早接触到好的思想、好的方法、好的算法,也是挺有意义的。从社会和公益事业的角度,而且是否可以组成一个网上社区,在心理专家等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须知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如果设计不好页也会产生偏差)大家贡献对经典、专业的漫画解读?也非常希望哪位有心人可以籍此点子创业吧,哈哈。

    【插曲】我正在咖啡馆看这本书时,八岁的女儿凑过来,看了下问“爸爸 ,什么是f啊”,我说f就是处理加工的过程呐,x就是刚进去的样子,y就是加工后出来的样子。刚想说”就像一只小猪扔进去机器里出来的是火腿肠”,马上觉得不妥,太血腥了会吓着女儿,就换了咖啡粉Y=磨豆机F(咖啡豆X),F就是那台好吵的磨豆机啦。女儿似懂非懂。我想以后再跟她继续看那本《数学符号来源》,让她顺利跨过现实世界和数学世界之间那道门槛(这道门槛就是那些让人望而却步的数学符号了)。上次就是跟她说求和号是懒人符号,她觉得很好玩,这样以后的学习过程再遇到这个符号,接受度会高点。

    三、以下用“选书选得好、看得快、看得进、读得深、记得住、说得出”递进的关系来整理作者提出的方法(并学习书中的观点,每个方法都会会引用原文,这样有助于后续记起来页便于跟别人交流有共同的信息)

    1、选得好

    1)书评和榜单(照着书评和榜单来买书)

    原文:没理由不利用“书评”,“行家”推荐的书很少令人失望,各种杂志几乎都会有“书评”专页。读遍所有书评几无可能,但其中的“榜单”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评论:??????自己比较关注的榜单包括,另外推荐下一个国产ocr神器APP“白描”,看到书中一两页精华的,马上用白描拍下来识别成txt,转换epub在掌阅读有声书,短时间内加深强化认知和记忆,效果不错。

    2)名人传记(榜样的作用,行业的认识)

    原文:“天才”的人生能提供很多启迪。各种世界伟人或知名人士的自传、评传、语录之类的书,是很多人爱看的一种体裁。不过,若是单纯只为憧憬膜拜而读,那就太浪费了,完全可以进一步深入阅读。读这些书,本就不是为了获得知识,也没有拓宽想象力的乐趣,但能让我们感受到成功者和天才们所拥有的“闪光点”,我们可借此激发积极性,或者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

    【心得】在认知心理学名著《成功、动机、目标》中,提到看传记能提高学生找打榜样学榜样的主动性,???因此建议在成长过程中,多读传记,我个人比较推荐富兰克林、巴菲特,书中提到的香奈儿。另外也借助传记了解某个行业,例如IT、创业、艺术表演、时装业等,li光鲜浮华下的真正运行方式,和从事这个行业的规律,纠正对某个行业的粗浅认识,这些,都非常有助于对职业的选择和个人发展。

    对于孩子,推荐购买一套漫画名人传记,里面包括爱迪生、迪斯尼、乔布斯、希拉里、奥普拉,男孩女孩都适用。

    3)电影原著(先看原著再看电影)

    原文:我个人的建议是,先读原著再看电影。因为事先观看影像,会剥夺在大脑里把文字变成影像的乐趣。

    【讨论】我就认为自己浪费了很多”先原著再电影”的机会,例如肖申克救赎、火星救援等。后来就有意识培养女儿先看原著再看影视作品,例如哈利波特,女儿看了第一集电影说电影不如书好看(我暗暗开心感觉收到了效果)。近期让她先读金银岛,再下载电影给她看。下来四五年级要开始看西游记等名著,积累更多背景知识和课外知识,要不每年暑假当当当当响起,由于年代久远,孩子也只是看那么几眼热闹就结了。

    4)(重视)与书的邂逅

    原文:瞬间偶遇也不错过的“一生一遇阅读”

    1)重视别人的推荐寻找书的惊艳邂逅

    2)在这种时候,最好不要走马观花地一掠而过,应该画线标出重要语句,写下各种注释,将内容铭记于心。这样的书会被视作自己的财产,永远放在书架上,而不会卖给旧书店。

    2、看的快(=看得多),要增加读书的场景

    1)跳读法

    原文:一般的书里也有不少难以理解的内容。越有价值的书往往越难读懂,所以有时会犹豫该不该开始读。在这种时候,请不要犹豫,直接开始读吧。不妨事先做好需要花些时间的心理准备,使其成为生活中的固定节奏,一直坚持下去。

    话虽如此,倘若不清楚如何去品味难懂的书,终归还是难以坚持的。因此,建议在开始阅读之前,弄清楚难懂的原因,确认是由于翻译不到位,还是内容本身过难。

    若是前者,请放弃那本书,寻找其他译本。若是后者,可以事先阅读解说书籍,或选择附有注释的译本。多少掌握一些预备知识,即便是难懂的书,往往也能逐渐理解。

    所以,如果遇到不明白的部分,完全可以跳过去,先读能理解的部分。如此一来,回头再看难懂的部分,就能大概知道讲的是什么了。

    【讨论】这里想起知乎达人罗文益引用《数学》中的话,读到有趣的地方在往前读,很有可能(之前不懂或觉得无趣的)就能读的进去,呵呵。

    2) 有声读物(“请感受一下专业人士朗读的有声世界吧”)

    原文:我自己平时就爱利用所谓的有声读物,在睡前等时间,听听樋口一叶的《青梅竹马》、幸田露伴的《五重塔》、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等作品,一下子就会沉浸其中。听着专业人士饱含情感地朗读,更容易在脑中形成画面。当然,这些作品我也看过了无数遍,但听起来还是别有一番味道。

    也算与此有缘,我恰好在不久前主编了一本名为《那位配音员朗读的那部名作》的书。这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有声读物,由当前最著名的四位配音员,朗读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太宰治、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日本代表作家的名篇名段。例如,由平野绫女士朗读《雪国》的开篇名句:“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

    我借此重新认识到,现在的配音员洋溢着新时代的气息。他们的声调不同于以前的专业朗读者,其中不乏能吸引大量听众的元素。用这样的声音朗读,古老的名作也能重焕青春。

    而且,通过声音引发鲜明的想象,也是遇见好书的一种方式。无论你平时是否经常读书,都请感受一下由专业人士朗读的有声世界吧。

    【心得-利用碎片时间增加读书场景】例如我是将很多书变成EPUB,再上传到掌阅ireader上”读出来”,每天的上下班通勤时间都听,同时看实体书,也在网上看心得,吸收别人领会到自己没有领会到的知识点、方法、意境...形成思维脑图和读书体会,尽量最终能在简书上发布出来。

    3)固定时间(营造仪式感,也有助于养成读书习惯)

    原文:例如,可以把晚十点半到睡前的这段时间定为读书时间,还可以在十点半就关闭手机和网络。最近很多人直到后半夜才睡觉,所以这样至少能确保两三个小时用来读书。

    正如前文所述,我会把“想睡觉”之后的约一个小时用来读书。我也会看电视,但很多深夜节目并不需要一直盯着看,所以我会一边读书,一边偶尔瞥一眼电视。这就是我平时的读书方式。

    在睡前定下读书时间,我会觉得这一天都过得特别有意义。如果读的是有趣的小说,更能获得“沉浸在美妙世界中”的满足感。如果当天没有读完,第二天夜里还能继续享受余下的乐趣。对我而言,所谓“丰富的生活”,就是指像这样在书的陪伴下度过的每一天。

    4)“安定剂阅读”“兴奋剂阅读”是“百药之长”

    1)安慰剂

    有种方法叫“安定剂阅读”,目的是使自己的精神稳定。简单来讲,就是把已经知道的事情重新确认一遍的读书。

    2)兴奋剂阅读

    探索未知世界!指的是阅读像前文提到的《禁闭岛》那样的书,进入异常的世界,体验震惊、兴奋等刺激情绪

    不仅限于小说,伟人们的传记或自传等作品,也会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兴奋。例如,阅读梵高的一生和他写下的书信,就会震惊于其人生的与众不同。

    3、看得进

    1)十倍速读书法(大部头的古典文学一开始只看对话)

    原文:在这种时候,可以使用一种比较特殊的技巧,就是只读对话部分

    因此,只要把握住最初登场的各人物之间的关系,即使略过情景描写的部分,也能跟上主要情节

    2) 大本营阅读法

    像这样以某本书为契机,拓宽读书的广度,我称之为“据点阅读”。它给人的印象,就如同先建好一座大本营,然后收集与之相关联的各种书的知识和信息。锚点阅读

    好处:可先以这些书为据点,然后再挑战原著

    2)大声朗读

    作为教育的一环,并不是要学生默读,而是出声朗读。这是一种训练,目的是让语言沁入身体。 通常的模式是老师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如此反复,直至能像读日语一样流利地阅读汉文。而且,事先解释句子的意思后再朗读,效果会更好。

    这样的教育会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带来非常好的影响。从短期考虑,首先对汉字的认知能力会变强。这种变强,并非仅指在汉字测验中取得好成绩。熟语② 是日语的柱石,而通过学习汉文,你所掌握的熟语的质和量都能得到提高。熟语的运用能力提高,日语能力自然也会提高。

    3)10分钟法(不要只收藏不阅读)

    假设买了三四本书,应该先把每本书大概浏览 10 分钟,达到能向别人讲清书中内容的状态。只要不是小说,这就有可能做到。做到这一步,就会忍不住想读其中的一本,于是开始冲刺。

    4、记得住

    1)吐槽读书法(多角度记忆的好处)

    通过另外一个维度(即情绪)的输入,有助于提高对书的记忆。

    在这种“感情用事”的状态下阅读,大脑除了记住书中的内容,还会记住当时的情绪,所以有助于巩固记忆。也就是说,吸收率会得到提高。

    2)书脊整理法(让书脊时刻保持可见)

    原文:光有书架就能变聪明、书脊的惊人效用。。。总而言之,书架如同自己的记忆装置。 光是目光掠过书脊,就能回忆起书中内容、相关话题或是阅读时的自己。因此,不管怎样摆放,都应该遵守一个大前提——让书脊时刻保持可见。

    3)转换阅读法(个人认为是本书的精华,吸收别人的f)

    通过“转换阅读”,将内容融入自身,吸收作者的视角(获得f)

    原文2:如何寻找自己的“f”?

    要想进一步巩固这个习惯,输出是最好的办法。

    反例:想向别人说明某本书的内容时,只讲述梗概大意是很无趣的

    要求:应该添加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这时就能形成自己的“f”。

    【心得和讨论】具体方法,可大概分为两类:

    (1)根据对象改变输出,经典艰深的用通俗的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另外,思考再加工费过程也会加深你自身的理解。

    (2)面向特定多个对象自由发挥

    不能仅仅单纯陈述概,合格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引用原文,而且在讲述时,要将选择该部分的理由和自己的有趣经历结合起来。

    这既是对自己记忆的追溯之旅,也是当众发表观点的好机会,所以这样的经历应该是很有趣的,能让学生发现读书本身的乐趣。

    5、说得出

    1)“输出”使书成为自身血肉

    原文:“输出”使书成为自身血肉,是否能把书的内容向别人说清楚,关键在于从中吸收了多少内容,这些内容又是什么样的。

    “是否能把书的内容向别人说清楚”,是衡量标准之一。比如针对一本书,若能像大学讲义那样花一个多小时解说,就证明吸收度非常高。

    原文:试试最近刚读过的一本书,但这本书太难了。就算我拼命努力阅读,也经常做不到顺利解说,因为我不是记不住,就说明能力尚显不足。很遗憾,我不能将这本书认定为“读过”。所用的时间和劳力就白白浪费了。既然如此,倒不如从一开始就以“一两分钟讲清楚其内容”为前提,然后再开始阅读。

    还可以从一开始就假定好要述说的对象,例如,

    【特定的,如熟悉的人】“我要把这段话讲给某某听”“某某肯定会对这段话深感共鸣”“这部分应该建议某某读一读”……像这样想象具体场景,读书的兴致就会愈发高涨。我在读到搞笑的地方,就会标记我原创的“爆笑符号”,再特意把这部分推荐给别人。

    【不特定,放技术博客】哪怕身边没有合适的对象,也不妨碍输出,只要在博客、推特等社交工具上稍微写写就行了

    2)用“转换视角+引用”为交谈增光添彩

    将自己觉得有趣的内容说出来,并记得附上原文引述(有助于后续记起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深阅读》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uj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