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文章发出后收到一位老同学的坦率和深刻的点评,让我如芒在背的同时感受到文章的差距和肤浅。
我写了篇祝母亲生日快乐的文章。文章包含了很多素材,写的自己很high,发到朋友圈也有不少朋友点赞。
这位老同学单独微信给我,第一句话就是,愿不愿意听批评的话?
我自然说愿意。
他就不客气地说,你的文章整体不好。
然后罗列出问题所在:
1.素材堆砌过多,凌乱,没有统一到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情感核心上;
想写勤劳,坚韧,但又写了节俭,固执,孤独,舍不得放下不相关的素材;
感情的表达不是很清晰,甚至让读者疑惑,比如生气返回江西,我和太太刷卡后的苦笑,这些和主线无关的内容都要删除.
2.画外音越俎代庖,作为作者的我和文中的我分离,更多是作者的我硬性抒发情感,而不是由文中人物说话,这点参考朱自清的背影。朱自清的背景体现是我的自然感情流露,父亲老来颓唐的百感交集。靠作者的超级身份把素材捆绑在一起。
3.感情表达生硬不诚恳,作者强行评论截断了文中儿子的情绪表达。不要由作者下结论,人的情绪是复杂的,不要儿子下结论,也不要给母亲下结论。
对应背景里的感情,是随着场景在走,没有文字提到爱,文中我对父亲有些挑衅式的批评,但他最后流泪了,因为看不到背影。
从同学的批评中,我感受到:
1.诚恳到位的批评难能可贵,坦然接受,也要能给予好友同样的批评,这是礼物;
2.沉下心来多去理解大场景和小细节的对比,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看好文章,做踏实人,从朱自清的现实主义和汪曾祺的散文中汲取营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