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学完英语.看着还有些时间,便想写写东西.
最近这一个月在家办公.整天在家.很少出门.但是编程状态很好.学了很多东西.把学英语的时间挤压得厉害.所以只能中午学一学.而编程只要每天真的投入精力了.会发现,早上也不容易起来.所以现在每天也需要睡到9点.
这是我很不喜欢的习惯.但是精力有限,晚上只要写代码就12点,第二天就不容易起来,感觉人挺疲劳.能分散出来学英语的精力就更有限了.所以还是希望早点去外面上班.让生活习惯规律一些.
这可能是20岁后,第一次和父母呆这么长时间.但是也还是很少交流.春节在家学东西写代码.比现在累. 过了春节上班.有时候母亲会进来,说俩句话.我很少去找他们交流.除了第一天回来,和父母的那次谈话外.后面就关在房里,学英语.写代码.
母亲偶尔会说我,很冷漠.不爱说话.我没事会回俩句.但是也怕多说伤了和气. 不喜欢和父母去做太多沟通. 这算是已经学会一样人生经验.说多了.她认为气氛活跃了.会无所顾忌的问我.你为什么不找女朋友?你一个月多少钱?
这些倒不是敏感问题?我会反问一句?如果我要结婚了没钱怎么办?母亲答不上来.她只会说:你总得找.我说找到了.没钱.还是会分怎么办?所以我现在学点东西.时间也算没浪费.这有什么不好呢?
另一个问题就是我收入问题?是一个容易让我反感的话题.我早几年告诉我父母在外收入多少.随后的几次谈话里,她会经常问我.别人家的孩子都将钱给父母攒着.你为什么不给?我说我信不过你们.然后就伤到她了. 她会一直反问,我为什么一直防着父母.是的.就是防. 但换另一种说法是:只是以前经历的很多事,信不过.所以才需要防.而且随后也没有信得过的理由.我说了收入多少.母亲就会帮我算帐.算我一年应该攒多少.她收入低一些.一直没过纳税的线.做的工作也很少交五险一金.在她的印象里.如果你一个月收入1万,那就是可以到手一万.所以一年就可以简单计算为收入12万.这些我都不想去解释.
但我学会着,花钱去减少矛盾.回来吃饭.用电,先交一笔钱.拿了钱,态度总是不一样.母亲不会再过来,说我开空调用多少钱.不会再说我天天在家什么也不干.还会想点办法.给我弄点吃的.我觉得这样挺好.互相不给对方添麻烦.只是的确不亲近.
但这些年过来了.我也已经三十了.我的父母,也真的没做过什么让我感觉亲近的事情.他们在意钱,我知道.所以从来不会主动给孩子一分钱.父亲不踏实,这么些年.没为子女做什么.自己也没攒下一分钱.我唯一希望的是.他们踏实一些.至少,我不给他们添麻烦.他们如果能少给我添麻烦,也是极好的.但是人的原则 ,界限,真的有.又岂会有这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有任何我感觉不能接受的事情发生时.用来回应的话就是,我是你父母,我不会对你坏的.但是你又真的对我好在哪呢?帮过我哪些呢?这些事情.没办法去交流.心中的恨放不下.各自的怨言无法化解.就是现在这样的处境.
所以我学会回避 .回避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学会主动给他们一些钱,然后减少不必要的抱怨 .每个月买200块钱吃的寄去他们工作地方,或者家里. 再有矛盾时.或者他们认为我收入高一点,应该帮助他们时.会直接和他们说.我不会一辈子就在镇上呆着.我需要考虑自己的未来.没有人能帮我.所以如果我想在外面买套房子.做些事情.我只能自己为自己考虑.我也从来没想过为你们添负担.希望你们能理解.
话说得直白,就会伤了人心.
有时候母亲会很生气.我也很生气.我总是看到他们假装很努力的在生活,在为我们未来考虑. 但是实际的行动.真正给予的帮助却没有.而当我过好一点,靠自己努力有点成绩时.母亲会和我说. 有些人有财运.有些人没有.我说那我要不现在啥也不干.等着天上掉一个媳妇?你觉得我等得到吗? 的确带着很多的不理解,怨气.
但想想.其实可能很早很早以前,本就无法交流.父母的立场我懂.他们认为把我养大了.现在是需要我回报的时候了.但是10刚以前,奶奶养大,10以后,仅初中一年.父亲回来陪了一年.中间的过往,真的不多.初中以后不支持再念书.22岁想结婚,没有任何表示.冷漠的像一个陌生人.我如何去回应这些.
有时候无知无畏自私的人.很难让他们去面对这些过往.他们认为对我的付出够多了.但是生在这个年代,没有哪家的孩子真的会饿死.冷漠的态度.不支持.不作为的行动.在经过这些后.我想不出.怎么样去回应.才算得上有良心.
所以我学会回避. 这是我能找到的很好的方式了.
有时候也还是恨.同样的错,他们会犯很多次.但仍不会明白.我说得很明白.还是会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过不好了.又像个孩子一样.
今年回来最大的感触是.原来家里,不管什么时候,都还是这样.好像一直是这样子的.只是一直在变化的人是我.我想的越多.学的越多.就会越不习惯.这样的相处方式.这样的亲人.我就像一个一直往外漂泊的孤舟.既不知道哪往前进.也从没想过回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