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表达爱的方式——阿德勒心理学

表达爱的方式——阿德勒心理学

作者: 握好倾斜的伞 | 来源:发表于2023-06-21 17:11 被阅读0次

    你需要面对自己童年时受过的伤、用爱而不是恨来对待这个给过你伤害的世界。

    不是理论没用,不是对方不爱你,不是你没有能力爱,是你自己的病还没有治好。

    相对于爱,人们更愿意选择恨。恨比爱容易,操作简单,找到责任人,甚至让我们更有力量,还有了深刻的中心,不再疑惑迷茫……为了保护你,祖先让你第一时间就自动化找到恨,在恨中慢慢长高,往前再找到爱。

    如果停留在恨,内心的伤痛永远得不到疗愈的机会,一遇到风吹草动就会沉渣泛起,雷霆万钧。

    你自己还魂不附体,心在心门外游荡,你不能来成为爱的源头,爱回不了家,家里都住着恨。

    要选择爱,首先要过伤害这关。

    没有足够的勇气,请不要说你渴望幸福。

    “勇气”以教育的目的,归根到底教人“自立”。这两个简单的字所包含的艰难和沉重有多大?

    一个人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放弃对他人和环境的控制期待,以换取自己的自主权和控制感。他要有多坚韧的赤子之心,才能在跟人交往时,不计过去,不畏将来,不求认可和回报!

    更何况,即使她有了这样的勇气,也未必能过上她想要的生活——这跟房子车子没半点关系,每天该挤公交还挤公交。

    此时,内在自立了是吗?不依赖他人活的开心,更不依赖他人认可。可是如果外在看起来还不如那些内在不自立的“小鸟依人”和暴发户,请问,这个时候自己对自己认可了吗?这样的“幸福“,你还想要吗?

    “自立”的最终目的,消除自我,承认我们只是普通人,不从社会序列和他人的认同中寻求自我价值,而只从自己的所作所为中去寻找自我价值。这种自立,带给我们的是对待生活态度的“自由”。

    自立的背后,是孤独。也是对自我的无条件接纳。也就是,你已经可以爱自己了。你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抱怨的资格,失去了在情感中恨的资格,失去了期待的短暂快乐。

    是的,哪怕在爱里,她依然孤独。

    她不能祈求,别人来懂得和满足她深切的感受,别人来主动爱她。所以,她只能主动爱别人,让自己的能量流动着,享受着自产自销的爱的体验。因为不求回报,也不怕饿死了。

    不吝啬尽情表达爱意,也能轻易享用和吸收别人的爱意,因为不求被重视,不求自己是最重要的那样深深执着的回报了。

    如果遇到不能对等、但是无法释怀的爱,也可以轻轻放下,不再震耳欲聋。

    从与人隔离的状态来到主动爱的状态,孤独从未缺席,恨与永恒离开了,只有当下,只有自己。

    为了避免害怕,曾经产生了很多迷思和幻想,当现在把孤独和爱都放到自己的身心时,尘埃落定,只露出了真相,尽管有些迷思如此迷人……

    当我有一天,发现,我曾经挑剔的,愤怒的,原来只是潜意识里觉得自己配不上,抗拒了本可以获得不到美好感受时,猝不及防的悲伤……

    先是恨的悲伤,然后是心疼自己的悲伤,促使我们告别了过去。在悲伤的那一刻,改变也正在发生。

    生命是一个淡淡的悲伤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会爱自己的过程,当无所顾忌去表达爱时,我们开始了追寻幸福的勇气。


    在爱情中不存在所谓对的人或错的人,如果你决定爱他,那就是对的人。所谓命中注定,不过是你的决定和行动。无论他是男女老少。

    如果你决定信赖一个人,就要无条件地信赖,不计后果,不怕伤害。

    阿德勒是把自己的主张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哲学家。

    从课题分离,被讨厌的勇气,到“主动爱”,幸福的勇气。

    向他人提供咨询和启示,是否是向其传播“真理”以进行救济呢?无法证伪,但是在我的人生中有效,有体验,这就是我的的“真理”。

    宗教、哲学、科学的出发点都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在哪里,我们应该如果活着”,涉及到心灵,就是心灵嗜好的“真 善 美”。

    向着黑暗无限延伸的竹竿上不断地攀爬,反复地自问自答,偶尔在黑暗中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这里救世真理所在了”,有人就遵从内心的声音停止了攀爬的步伐,这叫“宗教”。而哲学则永不止步。

    哲学巨匠康德说:我们无法学习哲学,我们只能学习如何从事哲学。

    哲学是一种生存“态度”。

    当一个东西,适合表达给认真生活的个人和父母时,就是适合教育的,适合生活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表达爱的方式——阿德勒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xp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