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家的邻居是位画家,每年春节都要挂上自书的春联。
那春联写的,字体奇奇怪怪,句子奇奇怪怪,时常引来路人驻足观看,议论纷纷。
从此我对春联有了不一样的印象。
我想,第一个写出春联,贴在门上的人,一定也和我这邻居一样,是个有着丰富的奇思妙想的人。
如果向前追溯的话,最早的春联并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桃木上的,就是所谓的“桃符”。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你看,王安石是宋朝人,从他的诗中可以知道,那个时候的春联,用的还是桃符呢。
所谓“桃符”,就是两块桃木板子。
为啥要写在桃木板上?辟邪呀!
桃木辟邪,古已有之。
而且最早写在桃符上的,也不是现在这种偏长的对联句子,而是一些短的祝福语、吉祥话。
据史书上记载,第一个写春联的人,是五代时期后蜀的皇帝孟昶。
964年的除夕,孟昶命属下编写桃符上用的句子,但他看了之后都不满意,于是自己写了一幅: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本来听起来很吉利的句子,哪知道事情的发展让人十分意外。
第二年,西蜀就被宋太祖灭掉了。
于是,宋太祖派吕余庆任成都知州。
“新年纳余庆”一语成谶。
接着,宋太祖张匡胤将自己的生日定为了节日,称“长春节”。
“嘉节号长春”又被说中了。
关于这幅春联的故事从此被作为一件奇事记录了下来。
因为这个记载,孟昶也被认定为春联的第一人。
不过,也有考古学家认为,从唐代墓葬中发现的一些四言句子,很明显就是春联。
而唐代这些类似春联的句子,至少比孟昶的春联要早了200多年。
春联虽然出现得很早,真正像今天一样,家家户户用红纸贴春联,已经是明朝时候了。
当时因为皇帝朱元璋的大力倡导,加上纸张也没有先前那么价格高昂,春联开始贴入了寻常百姓家。
从此,我们的春联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