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开始,我便试图用文字救人。我救的第一个人,是我自己。
我写过很多内容,按照顺序来说:现代诗、散文、古诗、歌词。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这场自我的救赎将伴随一生。
如今回头看去,不得不说,文字是孤独最好的出口,它是纯天然的“倾听者”。
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把整个世界都推着往前跑,表达者越来越多,倾听者越来越少。表达者的情绪更加复杂,倾听者的耐心更加稀薄。
这么多年,我坚持做一位倾听者。或许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写,但大部分人都愿意说,倾听者之于他们,或许就是文字之于我。
但实际上,我搞错了。
十多年来,作为倾听者的我,能够给予他人的帮助,远远小于文字能给予我的慰藉。
我是突然这么觉得的,这一切源自于,在我作为一名倾听者时,我想说或我能说的话,似乎变得越来越少。但这反而是对的。
我曾以为,当别人寻求帮助时,我应该尽可能给予他们解决办法。偶尔甚至比他们说的还要多,最后沉默的反而是他们。
我忘了,文字之所以能给予我更大的安慰,是因为文字本身不会说话。我表达的过程,不过是我梳理的过程,我并不需要文字的回应。
再后来,我又明白,这个世界本就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我们很难真正明白别人的痛苦。而“劝说”,又是在此之上,更加离谱的一件事。
没有人能被另一个人劝说,我们每一个人,一定是且只能是被自己说服的,我们唯一能听进去的,只有自己的“心声”。那些所谓的“我听你的”,不过是你恰巧说出了他内心的声音罢了。
但无论如何,我仍然热爱文字,仍然渴望成为文字,尤其是中文——那种几个方块字拼凑在一起,一百个人看了却有一百种画面的感觉,令人着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