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寨之路
文/张静
01
上午,乡村渐渐从清晨的慵懒中醒来。
汽车载着我们行驶在一条普通的乡间村路上,没多久,就到达南水北调移民新村——构林杜寨社区。
我们先来到社区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办公楼,建筑风格朴素、大方。南侧,新村小学教学楼傲然挺立,别有一番神采;校园内高亢、圆润的歌声和稚嫩、悦耳的琅琅书声,飞出校园,直冲天籁。
村支书杜富军和村会计领我们观看杜寨新村。
一排排二层高的楼房崭新整齐,窗明几净,空气也顿时清新起来。楼前面是宽阔的绿化带,种着玫瑰、月季、三叶草等各种花,生长得郁郁葱葱,散发着植物的芳香。灿烂的阳光恣肆地洒在宽阔的水泥路面上,绿色的风、绿色的叶和红色的香,亲热地聚在一起,叨叨秋事、叨叨花事。
新村安静舒适,三三两两的老人坐在家门口聊天,休息。几个孩子在花草丛间的甬道上自由地玩耍。小广场上设有各种健身器材,可供人们锻炼身体。我感觉着自己好像徜徉在一片静谧的公园里。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农村吗?这是村庄吗?但这确实是真的。
面对眼前情景,我在心里发问:杜寨,这个从丹江库区移民过来的毫不起眼的小村庄,几年来,到底走的是一条怎样的发展之路?
02
一个社区的发展离不开引领者的精思构建和辛勤耕耘,村民交口称赞的杜富军支书,“心系群众,不忘初心,大公无私,一心为民”,带领社区两委干部,履职践诺,追寻着、落实着一个又一个的奋斗目标。
年青的杜支书精明强干,深邃、睿智的双眼炯炯有神,他热情、淳朴,性情豪爽,平易近人,在村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中学毕业后不久,这个聪明有为的年轻人便下海经商,由于头脑灵活、敢想敢干,做事有魄力,短短几年,靠着辛勤的劳动、周到的服务和诚信的经营,便收获了“第一桶金”, 为自己闯出了一片天。
杜寨老支书退休后,村民们请他回村当领头人。面对村民的请求,亲朋好友都劝他:“你现在生意又好,当村干部能拿几个钱,东奔西跑的,稍微不公还要受群众的责骂,何苦呢?”杜支书说:“人活在世上,不能太自私,我一个人再有钱,日子过得再好,可是乡亲们不富裕,我怎能安心呢?人不能忘本,现在村里的乡亲们还没有富起来,他们希望我出来帮他们一把,他们把我当成了自己的亲兄弟,他们需要我,我能不答应他们的要求吗?我并没有多高的境界,更没有什么官瘾和野心,我想当这个村支书,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为乡亲们干点实事儿……”他毅然放弃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事业,回到村里,一心一意地当起了这个“出力不讨好”的村支书。
有村民说杜支书是个“工作狂”,他除了开会,要么入户指导居民如何致富,要么出去招商引资,双休日也不例外。他最大的特点是接地气,每天想的就是如何干好工作、如何发展杜寨、如何为村民办实事,如何叫村民过上好日子。
平日里,杜支书总爱到居民家中“晃悠”。每到一户家中,杜支书总会先看看屋顶墙壁有没有漏水,与居民聊生产聊生活,问问急需的问题,及时去排忧解难。他组织班子成员细致排查了解民间纠纷信息,解决干群之间、邻里之间、家庭之间的矛盾,使矛盾不激化、不扩大,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社区,有的放矢,化恩怨,解忧愁,为密切联系群众搭起了一座“连心桥”。
杜支书上任后,用1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全村居民家中详细了解生产、生活情况。通过唠家常、掏心窝,面对面,心交心,他与居民的关系越走越近,白天下户摸排调查,晚上和村班子对户对人进行细致梳理,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制定精准帮扶计划。他搞调研、理思路、访部门、跑项目、拉资金、谋发展,大力扶持村办企业,成为社区民营企业发展的带头人。
俗话说,无工不强,无商不富,杜富军支书深深明白这个道理。杜寨社区原来在老支书杜连群的带领下,成立有夙梦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了让企业走向外地市场,他四处奔波,走南闯北,联系业务,跑断了腿,磨破了嘴。苍天不负有心人,杜寨社区在发展特色农业中,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消费者”模式,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等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带领村民走在致富路上。
在香菇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杜支书又从湖北老河招商引资,成立了农肉鹅专业合作社,杨聚金老板投资建设了养殖加屠宰,冷藏带销售一条龙的肉鹅养殖基地。一条龙的连锁运作,不但提升了村民的收入,也拉动了当地经济产业的流动,解决了不少村民就业的问题。“致富能手”邹会菊,在投资创办的家庭服装厂过程中,杜支书积极协调当地农村信用社,在政策优惠范围内,给予大力帮助和支持。
03
夙梦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途径。2010年以来,全国鲜菇价格持续上涨,杜寨社区领导班子经多方考察,萌发了种植食用菌,实现自主创业的想法。创业是艰难的,选基地、买材料、建大棚,工作千头万绪。种香菇需要特别精心,湿度、温度都要掌握好,社区从外地请来专业技术人员教大家如何种植。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年时间,第一批香菇出棚了,基地生产的鲜香菇质量佳、颜色正、味道好,深受市场青睐。
面对良好的市场需求,夙梦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因势利导,结合香菇种植的生产实际,不断创新食用菌培植技术,村民们熟练掌握了制棒、灭菌、接种、发菌、转色、脱袋、喷水等香菇栽培种植的全套技术,并运用这些技术,使合作社得到了快速发展。社员不断增加,吸引当地近百户村民从事香菇生产,带动几百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并拥有了多个钢架大棚,入社农户的纯收入也大幅度上涨。
后来,由于香菇产业不景气,加之销售链断裂,合作社香菇种植现在处于暂停状态。基地钢架、大棚、菌棒都在。杜支书乐观地告诉我们,香菇种植不会停,过些日子,忙完手头紧要工作,他就出去联系销路,合作订单,不仅要继续做香菇产业,还要做大做强,注册夙梦香菇商标,打造品牌,实现香菇的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社区实现全面致富。
在杨聚金老板的肉鹅养殖厂,我们看到鹅群正在草地上吃草觅虫,它们被散养在铁网围起来的承包地里,地里的杂草丛生。一排简易房屋旁边的储物棚内,堆满了数十袋饲料。杨老板介绍说,这些都是用来喂鹅的,一天早晚各喂一次,平时它们饿了,就会去田里吃杂草。由于他养殖的肉鹅都散养在田里,肉质和鹅绒质量都很好,加工厂和中间商争着收购。看到肉鹅的销售如此火爆,杨老板琢磨着明年扩大养殖数量,“不过那样一来,田里的杂草肯定不够吃,除了喂饲料,明年我还得雇人来种草了。”杨老板打趣道。
杨聚金这样介绍他们养鹅的防疫措施:“我们这个鹅是一天一消毒,外面鹅场是3天一消毒,中间,我们这个鹅还要上三次疫苗。”
杨老板透露,肉鹅吃杂草,鹅的粪便是土地和鱼池的好养料,明年他还打算开鱼池,顺带发展养鱼产业。
在杜寨社区的大力支持下,杨老板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抱团发展养鹅产业,成立肉鹅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了孵化、养殖、屠宰、冷冻、销售一条龙模式,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致富之路。
热情好客的邹会菊给我们泡茶,切瓜,她说自己从小就热爱服装设计,移民邓州后,她想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致富路子,于是就和丈夫商量,决定去北京学习服装裁剪技术,并买来大量与服装裁剪有关的书籍,学习研读。
学成归来,精明干练的邹会菊瞅准时机,开办起了属于自己的家庭小型服装厂。她借钱贷款扩建房屋,购置机器,招聘培训工人,经过短暂紧张的储备,邹会菊家庭服装厂红红火火开张了。她亲自打版制衣,把学到的技艺和自己掌握的技能相结合,博采众长,她设计的服装,在传统服装的设计版式上,加入时尚新颖的元素,深受市场欢迎。邹会菊说,那段时间,她的眼里除了服装没别的,就连做梦,梦到的都是服装。有时候打个盹儿,冷不丁想起一个新的服装设计方案,赶紧爬起来,操起剪刀就剪。就这样,她的裁剪技术越来越有名气,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她是一个严谨的人,从布料的选择、配色,都亲力亲为,并严把质量做工,力求精良。每天晚上工人下班后,她还要收拾、盘点,常常忙到深夜。
随着服装加工生意越做越大,这个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家庭服装厂逐渐有了名气,由于她的服装厂劳动条件好,报酬待遇高,吸引了不少本村和邻近几个村子妇女前来做工。她的服装厂现在共有40多名工人,全部都是周边村子的妇女,经过她教授服装缝纫技术后,按照不同的工作量,工人每月能拿到1500至3500元工资。
服装厂工人杜娟:“我在这里干活,图的就是离家近,晚上也不用加班,一个月三千来块钱,两千多块的,也还行啊,包住生活上这一块了。有时活做得不够好,邹姐也不骂我们,我们返工就好了。她还教育我们要孝敬公婆什么的,她很善良,跟着她干,开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邹会菊的辛勤努力下,这个原来只有几台机器的小厂子,如今已经拥有几十台机器,成了村里妇女致富的渠道。邹会菊也被评为“致富女能手”。
邹会菊说:“现在服装厂扩大了,客户也稳定了,订单也越来越多,姐妹们可以在村子里自己挣钱,不用往外跑出去打工了,待家里一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
目前,邹会菊的服装厂,主要以代加工和贴牌销售为主,市场遍布多个省市。她正计划扩大规模,注册商标,打造自己的服装品牌,她希望自己的服装能销往全国各地,引领潮流。
04
针对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服务需求,杜寨投资在村室建设了支部村委议事中心、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民情恳谈室、就业服务站、村民文化阅览室等多功能服务项目。建设有农民文化娱乐活动中心、超市、卫生室等公益性服务设施。另外杜支书多方奔走,努力争取到了公路“村村通”项目资金,进一步改善了村内外的交通条件。为了解决全村耕地的保灌问题,杜支书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入手,在田间地头修建农渠,实施高标准农田水利灌溉。
我们信步来到一家农户家,大门外停放着一台蓝色农用汽车,瓷砖贴面的客厅宽大轩敞。里面摆放着液晶电视、沙发、茶几等家具,格调很简洁。日光透过宽大的玻璃窗,把耀眼的光束射进室内,窗台上摆放的几盆鲜花,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看上去十分鲜艳、娇媚。步入这充满着现代气息的厅室,会使你产生一种悠然自得的闲适感。
这是一个四口之家,男主人杜大哥经营着一台农用汽车,从事个体运输服务,每年都有很可观的经济收入;儿子儿媳在外打工,有稳固的工资收入,女主人在家侍弄几亩田地。一家人安居乐业,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
谈及迁来后的感受,杜大哥说,刚搬来时,由于杜寨离火车路近,开始不习惯,总觉得火车的鸣笛声太吵人,常常到半夜还睡不着。时间一长,也习惯了,现在夜里睡得很安稳。
久居于此,和邻村居民也慢慢熟络起来,大家和睦相处,从没红过脸,生擦过口诀。杜大哥感慨地说,构林当地居民特别热情、厚道、朴实、善良,很快就友好接纳了他们,现在大家融为一体,哪里还分本地和移民,已融成了一家人。去年,杜大哥的漂亮闺女嫁给了邻村高洼一帅气能干的小伙子,两亲家关系处得和和美美。移民新村和邻村结婚的小青年已有好几对了,有许多人家还成了好朋友,逢年过节,都当亲戚一样走动哩。
过去有村民对住房漏水等问题不满,反映强烈。为此,构林镇政府,积极筹措资金,针对房屋漏水、墙体裂缝、院墙维修、地坪返砂等问题,都做了积极修缮。原来移民气势汹汹的上访事件,现在也绝迹了。社区对土地资源统筹规划,党员干部带头返乡创业,种植小辣椒,种植大棚蔬菜,招商引资建起了毛织厂,包边门儿厂,安排村民就业。如今,村民们生活富足了,也融入了当地,气儿也顺了,心也欢喜了,这里面,凝聚着镇政府和杜支书及村干部们多少汗水和心血,谁能说得清?
为了提高农民素质,杜寨社区还开展文明家庭评比活动。社区宣传栏里,展示着“生产能手”、“孝顺儿媳”、“子女成才优秀家庭”、“邻里和睦示范户”的照片,配上文字介绍,鼓励大伙儿都不甘落后、你追我赶呢。
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没有农村生活方式的嬗变,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其最本质的意义。富裕起来的农村如何可持续发展?镇领导告诉我们,坚决立足发展稳定主题,重视移民项目技术培训,引导移民群众走产业化发展、公司化经营之路,形成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重视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让移民群众与当地群众真正和谐相处,共同富裕。杜寨社区建设新农村、塑造新农民的种种做法,正是着眼于长远的发展,是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具体表现。
离开杜寨村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钟了。社区广场上村民们歌舞正酣,欢声笑语不断。清冽的夜色里,沿路飘来的禾苗清香,沁入心脾,久久挥之不去,这是杜寨新村质朴的味道,这是泥土的芳香。
杜寨,一个普通的移民新村,是如何走向富裕、文明、秀美之路的呢?我想,这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得益于社区“两委”班子和党员的作用,得益于领头人杜支书带出来的好路子。“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新环境,新生活,新希望,杜寨之路,风景都是新的,一种新重叠着另一种新,充满令人振奋的希望。相信,无私奉献的杜寨移民,把异乡当故乡,在邓州热土上,在构林镇政府和杜富军支书和社区班子的引领下,凭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新时期移民精神,用勤劳的双手建设新家园,杜寨社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灿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