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反身性理论:索罗斯的投资模型

反身性理论:索罗斯的投资模型

作者: 反熵增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12:35 被阅读0次

    索罗斯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投资大师。但我最喜欢他的原因并非是他的投资业绩有多么的辉煌,而是他的投资模型——反身性理论

    这个理论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是一套几乎不可能出错的投资理论。

    说到这里的时候,有人可能会说:这个世界上怎么会存在绝对正确的理论呢?

    这恰恰就是索罗斯反身性理论的深刻之处,因为它是一套开放系统,它要求的是你要在「动态」和「反馈」中不断地调整,这样才可以用它来指导未来。换句话说,「炼金术」就藏在「动态」和「反馈」这两个词语中间。

    在索罗斯的理论体系中,没有一个静态的均衡,只有「动态」和「反馈」,任何一个时点的市场价格都是市场序列的一个截面。你如果理解这个序列,那么不管市场在哪个位置,你自然就能做好投资决策。

    所以,所谓反身性理论,或者说动态和反馈机制,就像索罗斯自己说的,参与者的意识决定了未来的走向,而未来会因为个体的当前决策而不同。因此,世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但是在这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间,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

    索罗斯曾经发表过一篇论文,这篇论文的名字叫做 “Fallibility, Reflexivity, and the Human Uncertainty Principle”。

    在这篇论文里,索罗斯尝试把他的投资「原则」总结出来,形成一套经济学理论,即人类不确定性法则:人们对于其生活的世界的认知是不可能同时满足真实性、完整性和连贯性的。

    在他的这套理论中,主要涵盖了两个要点:

    第一,就是 Fallibility,可错性;索罗斯认为,人们有可能弄清某件具体的事是怎么回事,但因为这个世界太过于复杂,所以,一旦有人试图总结规律,就会产生各种信息损失与误差,结果就是世人永远无法真的认清这个世界的真相。这就是可错性。
    第二,就是 Reflexivity,反身性。即每个人的意识都会反过来作用于事情本身,从而产生叠加的循环,而因为可错性的影响,大多时候由于人的介入,事物的发展会越来越向偏离轨道的方向进展。比如,当你认识一个人的时候,如果提前听说这个人待人不友好,你就会在聊天的过程中全程戒备,但正是因为这种戒备,会让对方也难以正常交流,从而让你坚信了对方不友好的这个事实。因为先入为主的认知,造成行为上的改变,最终反过来加强了错误的认知,这就是反身性。

    我们再来看两个小游戏——「选美博弈」和「猜数游戏」:

    选美博弈

    大家可能听说过大经济学家凯恩斯的“选美博弈”理论,它说的是在一场选美比赛中,很多美人依次出来展示。你作为观众一员,需要投票选出一人。如果你选的这个人获得了最多的选票,成为选美皇后,那你就会得到最多的奖金。

    请问,你会选你认为最美的那个人吗?

    不会,因为你的目的是赢得这场比赛,所以你会把票投给那个你认为,别人心目中那个最美的人。而别人也不会把票投给那个自己认为最美的人,而是会把票投给他们觉得,别人心目中那个最美的人。

    所以,当你做选择的时候,你其实是在猜别人,你猜我猜大家猜,这就是「选美博弈」。

    理解了这个道理,我们再一起来做个游戏。你试试看能不能用到选美博弈的道理。

    猜数游戏

    游戏很简单,假设有很多人一起参与。每人只需要在0~100之间,任意报出一个数,这个游戏就结束了。

    怎样才能赢呢?

    当你猜的数与其他人猜的数的平均数的2/3最接近时,你就赢了。

    什么意思呢?我打个比方啊,如果其他人先估计一个平均水平的数50,那50这个数的2/3就是33,猜33的人就赢了,那如果大多数人也猜了33怎么办呢?那猜的数字接近33的2/3,也就是猜22的人就赢了。

    好了,现在游戏开始,请问,你会猜几呢?

    你可以和你的朋友们玩一玩这个游戏,看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反正,有一位学者Dick Thaler,曾经在《金融时报》上做过这个实验,邀请华尔街的人参加。胜者奖励2张从纽约到伦敦的往返商务机票。

    结果大家猜的平均数是18.91。所以,胜者为最后猜13的人。

    是不是没有想到这么低?实际上,这道题具体中奖的是什么数字并不重要,这个题目有个理性均衡解:0。

    为什么会是0呢?

    因为这道题的关键是,你猜的数要比其他人更低一些,而且你猜的别人,也在猜别人。所以,你认为别人持什么观点,很重要。

    因为别人也在猜别人,每个人都希望猜的数比其他人小,是别人猜的数的2/3。这样,最后这个问题将收敛于0,达到均衡。

    所以,如果每个参与者都是理性的,均衡只有一个,为0。这就是理性人的答案。

    但在现实中,猜0并不是一个好的策略。因为你在想,现场这么多人,可能并不是都那么理性。但凡有一个人不够理性,他不猜0,那你猜0就肯定输了。所以,你猜多少取决于你认为别人会猜多少。

    你发现没有,这个游戏你回答几,取决于你认为别人有多理性。华尔街的人比一般人可能理性一些,在内心中博弈的次数多一些,因而回答的数字更接近理性均衡。

    那么,从这个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这个游戏就是选美博弈的升级版,我想让你知道的是:金融投资其实就是在猜别人。你认为别人是怎么想的,比你是怎么想的,更重要。

    我们再回到股票市场,股票市场其实就是个选美博弈,你会把钱用来买那个你觉得最好的股票吗?

    不,因为你想盈利,所以,你应该把钱用来买那个你认为,别人觉得最好的股票。

    那么,你认为别人喜欢什么呢?这就要学些心理学。

    你现在应该体会到,心理学对金融投资的作用至关重要吧?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金融投资选什么资产,并不取决于你认为资产的价值如何,而是取决于你认为大家觉得这个资产的价值如何。

    怎样根据他人心理来“聪明”决策?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能知道投资应该以自己的看法还是他人的看法为决策依据了。

    我举个例子,如果你看到有只股票现在的价格是50元,你认为它的实际价值只值30元。但是,这时市场上有关于这只股票的利好消息,可能会导致股票价格进一步非理性上涨到80元。此时,你应该如何决策呢?

    如果是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他会卖空这只股票,因为现在的市场价格已经超过了其本身的价值。

    但在现实中决策,卖空这只股票不会是个好策略。如同选美博弈一样,你的主要目的是盈利,你觉得谁美或不美并不重要。

    当你觉得大多数人都觉得它会上涨时,你就应该买入。

    现实中的这种决策方式不能算是理性的,因为理性人只根据资产的价值来决策;但是,这种决策也不是非理性的,因为这样确实可以获得盈利。

    我把这种决策方式的人称为“聪明投资者”,既区别于理性人,也区别于非理性的人。国外也有类似的发现,他们称这种投资方式为“聪明钱”效应。

    索罗斯的投资方式就非常类似于“聪明投资者”,在价格已经超过价值时,只要预期大众心理会进一步推高价格,则会进一步追买。

    而巴菲特的投资方式更类似于理性投资者,他能够在股价还没达到价值位时,先人一步看到未来投资价值而先行布局,但会在股价到达价值区间前退出,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价值投资。

    中国的股票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相对于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发达市场,更加不理性,价格超过价值的情况更为常见。

    所以,正确认识和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对应关系,知道投资决策应该站在他人的立场而不是自己的立场。这一点至关重要。

    你怎么看市场,其实并不重要;你觉得其他人怎么看的,这才重要。所以,多花时间研究心理学,与你花时间研究投资对象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在投资市场中,有很多看起来复杂的情况,但其实,如果你换一个决策立场,站在他人视角上,用心理学来思考,就很容易理解,并且能够做出正确判断了。

    知道了这个套路,你就知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多去关注股票论坛、评论,不是因为这些人说的更对,而是他们的决策会影响股票的价格。

    再举一个更简单的例子,很多研究房地产的专家通过自己的理性分析认为房价虚高,一直没买,但是眼看着房价越来越高,再也买不起。这也就是各行各业的专家总是被称为“砖家”备受质疑的原因。

    反身性理论的启示:

    「市场」从来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变化,互相反馈」的演化过程。

    这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讲很有意义,我们要理解:无论在什么时点上,市场总是会显现出一定的偏向,而且这种偏向会影响到它预期的事件。也就是说,市场的观点和市场价格是一个内生的关系,价格被观点倾向所塑造,观点和倾向被价格所加强或改变。

    所以对个人来讲,投资是要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在我们决策的过程中间,其实我们特别容易陷入一个静态分析的窠臼。

    当然了,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市场是动态的,那么所有静态的分析还有什么用?你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所学到的均衡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动态演化的出发点。如果你连出发点都没有,你的动态也不知道从何开始。比如我们经常说的“不要奢望能抄在谷底,卖在高点”,那么对谷底和高点的把握,其实就是基于假想的均衡,然后运用反身性原则作出判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反身性理论:索罗斯的投资模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ao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