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前密训——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前密训——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作者: 小拾一 | 来源:发表于2022-04-20 17:55 被阅读0次

    49.建安诗坛及建安风骨(名词解释)★★★

    建安诗坛:上起汉献帝元年,下迄魏明帝太和六年;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阶段;亦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文人诗歌创作的高潮;形成“建安风骨”的风格。

    建安风骨: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朗畅,风格雄健深沉、慷慨悲凉,史称“建安风骨”“魏晋风骨”。代表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


    50.三曹和建安七子(名词解释)★★★

    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并称,诗歌悲歌慷慨,在五言诗发展史上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建安七子:“七子”出于曹丕《典论·论文》,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祯。他们是曹魏文学核心人物,以王粲、刘祯成就最高。


    51.曹操诗歌创作成就(简答、论述)★★★

    (1)开创文人“拟乐府”诗创作的全盛局面。采用乐府旧题,续写汉末实事。《蒿里行》

    (2)风格:古直悲凉、慷慨沉雄。《短歌行》、《步出夏门行》(我国第一首纯然描写自然山水景物的山水诗)

    (3)诗歌意境高远阔大,语言质朴,气势雄伟。


    52.曹植诗歌特点及成就(简答、论述)★★★

    特点:

    五言诗成就最高,是建安诗人中存师最多的;

    前期: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白马篇》

    后期:表现壮志难酬,压抑愤懑心情;《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吁嗟篇》

    成就:

    (1)内容丰富,描绘广阔的社会人生图景

    (2)钟嵘《诗品》:“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风格华丽绮焕、浑厚雄健,达到建安诗歌顶峰。

    (3)具有“壮大”的特点。(形成原因:生活于战争年代,抱负远大,抒发英雄失意的悲凉之气。诗中多出现广阔意象和巨大数目等。)

    (4)语言华美;注重对称回环之美。

    (5)善于起调,工于发端,常在篇首以警策之语振起全篇。


    53.曹丕诗歌特点及对七言诗的贡献(简答)★★★

    特点:

    (1)语言绮丽工练,形成一种㛹娟婉约的纤丽清新风格,善写思乡怀远之情。

    (2)述怀之作清俊悲凉。

    (3)形式上,诗三言至七言、杂言诸体具备。如长篇杂言歌行《大墙上蒿行》。

    贡献:

      其《燕歌行》二首,为乐府产生一新体制,为中国诗学开辟新纪元。至曹丕始形成纯粹七言诗,为唐代歌行体的兴盛打下了基础。

    《燕歌行》特点:清词丽句,情思婉转,吸收乐府民歌清新真挚特点;表现思妇挂念夫君之情。


    54.蔡琰五言《悲愤诗》的内容及艺术特点(简答、论述)★★★

    内容:全诗长540字,真实地反映汉末动乱,再现诗人惨痛的人生经历。

    特点:

    (1)以女诗人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其对感情的描写、对心理活动的刻画真实、细腻,在诗歌史上实属罕见。

    (2)用细节的描绘、气氛的渲染来烘托主题。

    (3)叙事与抒情相融,深切地反映汉末动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有史诗般的效果。


    55.王粲诗歌内容及艺术特点(简答)★★

    内容:前期诗作多抒发志士怀才不遇之悲愤,反映战争离战乱引起的凄怆之情,《七哀诗》三首。后期多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从军诗》五首。

    特点:抒情深切,慷慨悲凉,文辞秀美,局面阔大。


    56.正始文学及竹林七贤(论名词解释)★★

    正始文学: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当时老庄哲学风行,文学宣扬消极思想,脱离现实倾向。只有嵇康、阮籍的作品利用隐蔽的手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在当时影响较大。

    竹林七贤: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他们“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故称“竹林七贤”。


    57.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简答)★★

    五言诗,共82首。

    (1)有意蕴深沉之美。

    (2)有清逸玄远之美,体现清虚空灵的庄子式理想世界。

    (3)熔哲理、情思于一炉,创造抒情组诗的新形式,开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先河。


    58.嵇康诗歌的艺术特色(简答)★★

    其文学成就主要在于散文。

    (1)创造诗化人生,具有清远境界。

    (2)峻切之语,批判性强;《与山巨源绝交书》

    (3)脱开《诗经》模式,在四言诗中另辟蹊径。


    59.太康体(名词解释)★★★

    晋武帝太康时期的诗体。以潘岳、陆机(存诗最多)、张载、张协、陆云等为代表。讲究雕章琢句,追求辞藻,流于轻靡,诗风繁缛华丽。


    60.太康诗歌/诗风内容及艺术特点(简答、论述)★★★

    内容:

    (1)“儿女情多,风云气少”。无远大抱负,多表现儿女之情中的绮丽情思。潘岳《悼亡诗》

    (2)拟古模仿,缺乏现实内容。陆机《短歌行》

    艺术特点:

    “缚旨星稠,繁文绮合”。

    (1)追求文字华美与辞藻华丽。《晋书》称张华“辞藻华丽”,陆机“弘丽妍赔”,潘岳“辞藻绝丽”。

    (2)追求新的技巧,注意俳偶。以陆机为代表

    (3)描写更加细腻。


    61.陆机、潘岳诗歌特点(简答)★★

    陆机:追求“炳若缚绣,凄若繁弦”的艺术效果。常变古诗之古朴为华美、变原诗之简括为细腻;语言华丽,多用排偶;内容多为拟古之作,被认为“造情既浅,抒响不高”。

    潘岳:“辞藻华丽,善为哀诔之文”;语言清浅和畅。


    62.左思风力(名词解释)★★

    对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概括,语出钟嵘《诗品》。诗承建安风骨,风格刚健,抒写怀抱,抨击现实,气势雄健,笔调挺拔,辞采壮丽,人称“左思风力”。


    63.左思《咏史》的思想和艺术成就(简答、论述)★★★

    《咏史》八首是左思的代表作。思想上,有一种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阔大胸怀;充满着一种悲愤不平之气。

    艺术成就:(1)继承建安风骨,引用典故以抒悲愤,刚健有力;(2)其咏史诗融入自己的身世之感,是咏史诗有了新的飞跃。


    64.游仙诗(名词解释)★★

    始于曹植《游仙诗》。两晋之交诗人郭璞代表作《游仙诗》十四首,将老庄思想与道教神仙之说结合,寄寓仕宦失意、俱祸避世的情绪和苦闷情怀,抒发怀才不遇和对现实不满之情。


    65.郭璞《游仙诗》的内容及其艺术特点(简答)★★★

    内容:

    (1)用隐逸或游仙的方式表达对现实的失望不满。

    (2)承继传统求仙长生之主题,以高蹈轻举、服食采药为主旨。如《游仙诗》其六。

    艺术特点:感情真实,坎凛咏怀、情采斐然,描写生动,色泽丰富。“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

    (郭璞“辞赋为中兴之冠”)


    66.玄言诗及其贡献(名词解释)★★

    玄言诗:发端自魏正始时代,东晋中期是其成熟期,东晋末式微;

    特点:内容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表达上抽象玄虚,淡乎寡味;通过景物来表现哲理,为山水诗的出现起到了催化作用。代表为孙绰、许询。

    贡献:直接影响陶渊明平淡自然诗风,对后代文人诗歌冲淡自然、旷达闲适风格影响至深,为晋宋之际山水诗的成熟和发展奠定基础。


    67.田园诗(名词解释)★★★

    晋宋之间,陶渊明将此类题材带入诗歌中,指以田间风光和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篇。以陶渊明、谢灵运为代表;随着南朝齐谢朓山水诗表现日常生活景象,田园诗与山水诗的界限逐渐模糊。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可见其合流趋势。


    68.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艺术境界以及贡献(简答、论述)★★★

    内容:

    (1)亲切自然地描绘了田园风光,体现恬美意境和朴茂生气。《归园田居》其一

    (2)真实地描写自己的躬耕生活,体现平静乐观的心态。

    (3)记叙了他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还。《移居》二首

    艺术境界:

    开拓了以冲淡为美的天地。以质素自然语言创造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饮酒》其五

    贡献:

    开创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开千古平淡之宗”;语言质朴无华,极尽语言纯净之美。


    69.陶渊明散文创作特点(名词解释、简答)★

    《桃花源记》通过描写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表达作者的社会理想,对现实社会进行反讽。特点:写法上,以纪实手法写虚构故事;语言自然简洁、极生动。

    《五柳先生》带有自传性质的散文,文笔简洁省净;描绘一个高洁脱俗、安贫乐道的隐者,寄寓作者的人生态度和理想。


    70.元嘉三大家(名词解释)★★★

    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三位诗人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的并称。谢诗富艳精工,颜诗华美典雅,鲍诗雄恣奔放,是谓“宋初三体”,诗风差异明显,共同点是描写山水,讲究辞藻和对偶。


    71.元嘉诗歌创作新特点(简答)★★

    (1)山水题材大量进入诗歌创作,正式奠定中国山水文字的根基。谢灵运的山水诗是最突出的代表。

    (2)诗歌创作由哲理化变为重抒情,出现大量拟古作品。

    (3)出现了对不同创作个性的追求。

    (4)对诗歌形式的有意探讨,有各种体式的诗体创作,注意对仗。


    72.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简答)★★★

    (1)创造了一种山水诗的结构模式。

    (2)在其局部景物描写中,表现某一景观的情思韵味。追求清水芙蓉之美

    (3)对声、光、色的生动描绘。


    73.鲍照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成就(简答、论述)★★★

    内容:

    (1)对社会现象的不满于抨击,如抨击士族门阀制度、揭露官宦为私立奔走的丑态。

    (2)边塞征戍题材,表现人民在赋役战乱之下的不幸与痛苦,描写边塞风光,表达卫国壮志。《代出自蓟北门行》

    (3)表达游子思妇别离相思和山水诗等。

    艺术成就:

    (1)乐府诗抒情浓烈、气势流畅之美。

    (2)语言上注重锤炼字句,辞采瑰丽;吸收民间口语,平易流畅;运用奇特大胆的想象和比喻。被称为“雕藻淫艳,倾炫心魂”。

    (3)对于七言诗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拟行路难》18首。


    74.永明体、竟陵/文章八友(名词解释)★★

    永明体: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诗体,又称新诗体。是五言诗由声律较为自由的古体诗向格律严明的新诗体过渡阶段;把音律声韵与晋宋以来对偶之风结合起来,注重四声、八病之说,增加诗歌艺术的形式美,以沈约、谢脁、王融为代表。

    竞陵八友:南宋永明年间出现的文人团体,南齐萧子良礼才下士,天下文人追随,包括萧衍、沈约、谢脁、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


    75.永明声律的贡献及弊端(简答)★

    贡献:为齐梁诗歌的吗艺术形式提供新的贡献,使诗歌具有音乐性,是诗人掌握并运用声律,为唐代近体诗的形成奠定理论和形式基础。

    弊端:声律规定过于繁琐,影响内容表达。


    76.谢朓(小谢)诗歌的艺术成就(简答、论述)★★★

    (1)情思明净潇散,较明朗外露。《观潮雨》《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意象清新明丽。琴、鸿、竹、荷等雅文化因素。

    (3)语言流畅明白,声韵流丽和谐。

    (4)开创清新明丽的诗歌格调。


    77.宫体诗及创作特点(名词解释、简答)★★★

    南朝梁代为宫廷创作所形成的诗风,大多描绘闺情声色,清绮靡丽,伤于轻艳,格调不高,倡导者为萧纲,徐陵、庾信为代表作家,徐陵《玉台新咏》为宫体诗的最高成就。

      创作特点:

    题材处理上的娱乐性质;对写实技巧的追求,几乎无物不咏。


    78.北地三才(名词解释)★★

    北朝文人中能自觉学习南朝文体,对南北朝的合流起推动作用的作家温子升《子鹏举,北魏文学成就最高者,诗风质真朴野)、邢邵(慷慨悲凉)和魏收的并称,其中邢邵被称为“北间第一才士”。


    79.庾信诗、赋的艺术特色(简答)★★★

    诗歌创作以42岁留魏为界。前期多绮艳之作,辞藻华丽,用典俳偶均自然工巧,《奉和山池》。后期情绪深沉,诗风苍凉,《拟咏怀》27首。

    南朝赋作皆绮丽靡柔之作。入北以后,格调苍凉悠远,如《哀江南赋》(情深辞工,用典密切,音韵谐和,南北赋风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杜甫称其“暮年诗赋动江关”)


    80.南北朝乐府民歌各自特点(简答、论述) ★★

    南朝民歌多辑入《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内容多表男女之情;《西洲曲》为其最高成就,收入《乐府诗集·杂曲歌辞》

    特点:

    格调鲜丽明快;语言清新流丽,多用双关比喻;多为五言四句,语短情长。

    北朝民歌多辑入《乐府诗集·横吹曲辞》,反映社会生活多个方面,主要内容:

    (1)描写北国风光。

    (2)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和尚武精神。

    (3)反映战争及其带来的苦难,如《陇上歌》。

    特点:抒情直爽率真,语言质朴有力,格调苍劲豪迈,《敕勒川》。


    81.《木兰诗》的艺术特点(简答)★

    北朝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描写木兰代父从军之事;特点:篇幅较长却繁简得当,语言浅畅明快,顶真、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巧妙,善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风格刚健清新;与《西洲曲》一起被视为南北朝诗歌双壁。


    82.建安散文创作新变(简答)★★

    (1)内容上注重抒发情怀,言之有物。

    (2)形式上摆脱引经说教的范式,变为注重文采、渐求骈俪。

    (3)风格上有很强的个性特点。曹操清俊通脱,曹丕隽丽流畅,曹植气盛辞华,孔融诙谐高妙,陈琳章表殊健,阮瑀书记翩翩等。


    83. 建安辞赋的创作特点(简答)★★

    (1)有自觉进行辞赋创作的作者群。

    (2)题材更为广泛,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

    (3)抒情性进一步加强。

    (4)艺术上讲求辞藻和形式工齐之美。


    84.王粲、曹植辞赋创作特点(简答)★★

    王粲《登楼赋》:抒情浓切,构思细密;“仲宣靡密,发篇必遒”。

    曹植《洛神赋》:叙写眷恋之情,辞采绚烂、清冷臻于极致;“骨气奇高,辞采华茂”。


    85.两晋辞赋特征及山水赋(论述、名词解释)★★

    特征:内容上除感伤赋、刺世赋外,出现山水赋;形式上“尚巧、贵研”,用典绵密,对仗工整;辞藻流靡妍丽,文字瑰丽。

    山水赋:东晋时代出现,东晋偏安,江南秀丽风景与诗人自然审美相契合,山水赋得以产生,成为刘宋山水诗先导。


    86.左思《三都赋》、孙绰《游天台赋》的特点(简答)★★★

    左思《三都赋》:内容丰博;精心锤炼元,辞藻壮丽;破处汉大赋言过于实的弊端,以求实的精神去创作。

    孙绰《游天台赋》:以记游方式描绘山水,成为后世山水游记之鼻祖。


    87.骈文、徐庾体(名词解释)★★

    骈文: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主要特征:对偶、用典、声律、辞藻。以徐陵、庾信成就最高。

    徐庾体:指徐摛、徐陵父子与庾肩吾、庾信父子在东宫时所作的风格绮艳流丽的诗文。


    88.南朝骈赋的形式特征及内容特点(论述、简答)★★

    形式:

      对偶精工;典事博赡,用典绵密;声韵和谐;辞藻华丽。

    内容:具有时代特点,内容比较狭窄,以体物抒情小赋为主流,取材纤细柔弱,形象绮丽艳冶,格调细巧尖新。(鲍照《芜城赋》(广陵城)、江淹《恨赋》《别赋》)


    89.《水经注》《洛阳伽蓝记》(名词解释)★★★

    郦道元《水经注》约成书于北魏延昌、正光间,为《水经》所作的注释,共40卷。将知识运用与山水描写结合,在山水散文上具有开创之功。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共5卷,主要记载洛阳佛寺情况;叙事简明,文笔清新,以散体为主,间以骈偶句式,是一部历史笔记和写景散文著作。

    北朝三书:《水经注》(成就最高)《洛阳伽蓝记》《齐民要术》。


    90.志怪小说、志人小说(名词解释)★★★

    志怪小说:魏晋时代产生的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受当时神仙方术的影响,内容庞大,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影响。晋代的张华《博物志》、干宝《搜神记》(共20卷,受《山海经》影响,旨在宣扬鬼神真实存在,思想内容比较积极;结构完整,语言朴素,叙事生动。);南北朝王嘉《拾遗记》、刘义庆《幽冥录》、刘敬书《异苑》、吴均《续齐谐记》

    志人小说: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传闻轶事的杂录体小说,又称清淡小说、轶事小说,作品有《笑林》(成就最高,风格机制辛辣,开后世诽谐文字先河)《世说新语》《郭子》《西京杂记》等。


    91.刘义庆《世说新语》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内容:

    记述汉末至魏晋名土文人的遗文轶事,反映魏晋士人的精神风貌;反映魏晋时期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统治集团残暴与荒淫。

    艺术特点:

    (1)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形象,采用简短的文字和特征性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

    (2)语言精练,简约含蓄,使语言既符合人物身份又富于哲理性。是笔记小说和小品文的先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前密训——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bs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