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见在微信读书上看到的一本书,第一卷“从群雄逐鹿到玄武之变”,第一卷主要是隋末唐初,用作者的话来说,这一段历史对喜欢看《说唐》和《隋唐演义》的少男少女们简直是妥妥的吸引力,这一段朝代有着万千少女们崇拜的各类男主角。对隋末初唐的混战,那些大名鼎鼎的名字,刘黑闼、王世充、窦建德、宇文化及、李密都开始争相登上历史舞台,耀眼夺目。这本书全书都是故事,真的是十分有意思。
特点一:关于人物的成长脉络都非常清晰。每一个我们曾经知道的耳熟能详的或者历史深处的“人物”,作者都会深挖背景,从“吾家少年初长成”到“扬名立万”,当然他们的结局或归于李唐,等待着盛世唐朝大放异彩,有的归于突厥,变成小打小闹,隐于历史深处。有的死于战场,也有的被捉住后死于刑场。在历史的进程中,清晰的看到那些人物从草根的寂寂无名成长到一世枭雄,作者会重点剖析他们命运中的关键抉择。比如窦建德,作者定义为“痞子英雄”,在他登上历史舞台后,窦建德与其他民军头领不同在于十分尊重知识,崇敬文化,特别善待读书人,在他的里程碑事宜中,他遭遇名将薛世雄,虽然赢得侥幸,却从此好运一发不可收拾,在遭遇河间城的坚守,遇到顽强抵抗,后来杨广遇弑于江都,终于大隋的河间郡丞王琮的坚守变得毫无意义,他在为杨广发丧祭奠后,率领城内官民开门投降,窦建德的手下达成一致共识“烹了他,为在攻打河间伤亡的弟兄们报仇”然而窦建德拒接了,还亲自解开王琮身上绳索,甚至公开表示,“谁砍了王琮,我砍他全家”他很明白,对待忠义之士,不能随意杀掉。作者这样评论这件事“从此那个大碗吃酒肉,操秤分金银的民军头领窦建德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逐鹿英雄窦建德。能够使用暴力的是好汉,能够善用的人方为英雄”,历史终归是人的历史,清晰的看到每一个人物的选择路径,如同重活了好多次的人生,如果我是那个英雄,我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如同作者所言“伟大的前身,无一不是渺小”。
特点二,那些历史深处的转折细节也非常清晰。作者确然下了很多功夫,查阅了许多史书。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郑元璹一张嘴退走上万军的奇迹,作者这里引用了古文“唐与突厥,风俗不同,突厥虽得唐地,不能居也。今虏掠所得,皆入国人,于可汗何有?不如旋师,复修和亲,可无跋涉之苦,坐收金币,又皆入可汗府库,孰与弃昆弟积年之欢,而结子孙无穷之怨乎”,标准的外交辞令啊,讲了利益,讲了文明,讲了感情,简直是妥妥的合作思维,我想和你达成合作,你的目标是要金银,我的目标是你退兵,我们完全可以共赢嘛,你还不如跑腿,我把金币给你送来。在唐朝面临突厥危机时,没有李二公子出马的战争就这样结束,生动清晰的细节令人遥想当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