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想上班”,
哎!咋个春节假期嗖地就结束了?
啊!真的不想上班啊!
前几天我看到朋友圈好多人都在说,长假这么快就结束要上班了,还没回过神,简直不在状态哇——
早上起不来,白天昏昏欲睡,说起工作反应慢,打开电脑就发神,注意力集中不起来……
其实不光是你们,你们领导或老板一样觉得假期怎么过得嘎快,一样赖床不想上班。
因为我们大家都有“节后综合征”。
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假期后短时间内的状态。
01
什么叫节后综合症?
节后综合征也叫假期综合征,是指一些出现在长假期或节日后的身体和心理不适的症状。
包括疲倦、失眠、昏昏欲睡、胃口欠佳、难以集中精神工作、非正常肌肉酸痛或心跳太快、焦虑、空虚、容易发怒等。
最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不想上班。
不仅仅是各种大假、小长假后打工人会出现节后综合征,平时过个愉快的周末后,一到周日晚上就会巴不得时间慢一点再慢一点,不想面对星期一也是属于这类情况。
02
出现节后综合症的有哪些原因?
1.生物钟紊乱
人体生物钟体现在生活节奏上,良好的习惯就是生物钟稳定的表现。
吃饭睡觉的定时定点,家人的合拍,工作中同事间的默契,身体健康与情绪稳定,都会体现到生物钟里。
早上起不来是大家节后上班最让人头疼的事情。
毕竟放假这几天的生物钟简直是太“放飞自我”了,食不定点,居无定所,想几点起来就几点起,想晚睡就晚睡,生物钟完全被打乱了。
导致身体的各项器官非正常运转,因此容易出现头痛、胃痛、眼睛干涩等生理症状。
假期不健康的生活模式打乱了平时的生物钟。
所以在上班或上学第一天,松弛下来的身心无法快速适应紧张的工作学习节奏,做事效率不如从前,导致焦虑、烦躁。
而焦虑、烦躁又会让人无法静下来工作学习,进一步加重效率低下的状态。
2.饮食不规律,胃肠道受累
假期这几天,各种亲友互访聚会餐吃不停,餐与餐之间各种小吃零食,嘴巴也没有停歇过,三餐时间也不规律。
所以大多数人这几天胃也完全不是常规舒适的状态,容易腹胀、腹痛、不消化。
等到上班的时候,可能看到油腻的都不想吃,肠胃情况也会影响情绪和精神状态。
3.条件反射打破的心理因素
任何系统稳定有效率的运转,包括内心稳定,都需要一系列条件反射形成的定式,才能达到节能高效的效果。
正常状态下,大家都是按部就班地工作或学习,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下班、几点睡觉大致都是统一的,处于个稳定的系统中。
在节假日期间,平时的生活规律打乱后,也就意味着原先建立起来的稳定系统被破坏了,进入了与工作状态完全不同的身心系统。
而大假过后上班又的建立起原先的那套系统。
在两种系统(状态)中切换运转模式,这样的变化让心理上会产生逃避、不舒服、失落、注意力暂时无法集中等情况。
03
快速的收心的4个方法
虽然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病,只是一种短时间的状态,但会引起我们这样那样的不舒服、不安逸,进而会影响到工作、学习的效率。
所以需要尽快调整状态,把心收回来,恢复到放假之前的生活状态。
教你快速收心的4个方法:
1.恢复正常的生物钟
假期生活的生物钟已经偏离上班生活的生物钟。
所以在假期结束前就要尽早恢复上班生活的生物钟。
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假期保持与平时大致一致或相近的生物钟(当然这个话也只是说说而已……)。
所以,建议最好提前两天就开始做生物钟上的准备,以保证身体的正常运转,免得上班后这不适应!
比如:晚上尽量在11点之前睡觉,睡前少耍手机、追剧……
2.调整饮食
春节期间的吃吃喝喝让大家胖了多少,所以为了让自己的身体和肠胃减减负,也需要快速地调整假期的饮食习惯。
首先,要恢复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保持七八分饱的进食方式,分散胃的消化吸收压力,让肠胃慢慢恢复到以前的容量。
其次,短时间内吃东西要注意清淡,重油重盐的就不吃或者少吃点。
还有,要保证水的摄入,建议尽量喝白开水或淡茶水,每天饮水1500ml-1700ml能够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减轻肉类食物对肠胃的负担。
尤其这段时间大鱼大肉的朋友些,红茶或绿茶能清除胃肠道的油腻。
3.整理计划
建议上班的第一天,可以给办公室做一次打扫和整理,整洁的环境可以平复焦虑,也能帮助尽快找回上班的状态。
其次,自己安静地做一些跟工作相关的学习或思考,来帮助自己过度到既往的状态,比如梳理上班后的工作日程安排等。
最后,写下计划表,把接下来要完成的事情逐一写下来,并按优先级排序,对照列表开始工作,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4.加强运动
坚持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是非常好的保持体型、恢复体重的方法。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如跳绳、瑜伽、动感单车等),累计150分钟以上。
如果还需要适应,建议每天步行6000步~10000步,避免久坐。
相信,很快就恢复工作常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