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满,2014年5月20日,农历甲辰年四月十三。
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公历5月21日前后为节气的开始。
小满,一个充满希望的节气。在我大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小满时节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但不同的地域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小满不满,干断田坎”。
在南方,农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满不满的时候多,小满过后,农民伯伯们最要紧的农事便是——抗旱!
可太有意思了!此时节,正值秧苗初长成,是它发力产籽孕种的关键时候,阳光、雨露、肥料,一样不能多,更不能缺,而往往,巨缺水!逢夏必旱!
彼时,农民种田靠的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农具,收成好不好,与种田经验紧密相连,更相连的是天老爷,天老爷给饭吃,不旱不涝,没有天灾,那便是好年成,大家会有好收成。年成不好的话,又旱又涝,特别是干旱,人们集体抗旱的新闻遍地开花,都快成全国性风景了。
丘陵地带的农民,最受旱天困扰。
小满后,如果连续一个月不下雨,村里的池塘蓄水用尽,塘自个儿都干裂了。
这时,每家每户,各出奇招,挖塘挖井,找一块地面湿透或者冒水的地方,往下深挖,直到地下水浻浻冒出,逐将此坑作为水源头,水车架好,人工招呼水车,将地下水通过连成一片的水车叶子,赶进稻田。
如果挖的水源比较远,又没有现成的水渠可借用,还得给它挖一条简易水渠,将几十米外或者几千米外的水,引进稻田。距离过远的时候,费老鼻子劲弄出来的水,被路打劫,半个小时后,才可能让咧嘴稻田喝上水。
旱情不太严重的情况下,这种引水方式是比较和谐的。但是,当年,县与县之间,乡与镇之间,村与村之间,这家与那家,因为争水源,抢灌溉,不知发生了多少斗**殴流血事**件。按下不表。
引水,也叫赶水,在这件事情上,各家各户,老老少少都是主力军。
赶水道具除了水车,各家的桶、盆、碗、瓢轮番登场。体力好,手臂长的大人,自然用水车是效率最高的,7、8岁及以上年纪的小孩和老人们,每人择一个适手的瓢盆,或同时接力,一口气把一丘田的水给赶好,或按时间轮换,持续接力,让田里所有稻宝宝都喝上水。
我妈是赶水能手。一方面吃得苦,霸得蛮,矮矮一个人,扛水车、驾水车、拉水车,不带吭声的,比男人还男人。尤其是赶水关键时期,她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白天挖井-拉水车,晚上拉水车,招呼完一丘田,再去喂另一丘田,等所有的田轮一遍之后,下一轮继续,直到老天下雨,不然,在稻谷收割前,包括我妈在内的农妇、农夫、农崽子们,都要为水欢喜,为水忧。
当年,身处其中,做着赶水各动作时,曾畅想,什么时候用水自由就好了。
没想到,二十一世纪后,种田的农民早就用水自由。
如今,各乡各村全面进入农业机械化种植,地上跑的,天上飞的,围着农田咔咔一顿操作,一两个小时,几十亩田全给招呼好,彻底解放了农民伯伯、伯娘们双手呢,他们的双手,现在都用来刷智能手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