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扬州慢》 赏析

《扬州慢》 赏析

作者: 云云众聲 | 来源:发表于2019-06-26 17:53 被阅读0次

    @田佳同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的冬至日,词人过路扬州城之时。那时的扬州城经历了金兵的入侵,在战争狂妄的洗劫与摧残之下过往的那些风光胜地都早再难寻踪迹。词人满眼所见,唯有冬日冷风中落了细雪的荞麦零星地点缀出几点生气,一如扬州城的萧条荒凉之景。山河破碎,昔日的盛况与繁华都被摧毁殆尽。而呈现在面前这般残败的空城便不由得令词人触景生情,勾起了抚今追昔的悲哀。

    全词分上下两阙,整体都有扬州城的今昔对比贯穿始终并寓情于景、移情于景,通过对古今所见所记叙景色的描绘来抒发词人深受眼前满目苍凉而生的悲叹。词开篇有小序引入,通过小序先交代创作的缘由与背景、时间、地点等等,用提前的铺陈使读者得以先置身同词人相共鸣的情境之中,感同身受,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深情,与之同喜同悲。

    词的上阙以扬州城曾经的风光无限开篇:前三句先写乐景,渲染出扬州城昔日的盛况使人神往。“竹西”出自杜牧诗中“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和“名都”一齐描绘出扬州城曾经的满城繁华景象。同时诗人解下鞍马,暂留步于著名的竹西亭边也是源于对扬州城胜景的深情向往。而后笔锋一转,又化用杜牧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使扬州城“春风十里”的往昔繁华街道与词人当下所见唯有“荞麦青青”的一派破落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今昔景色翻天覆地的变化抒发出对眼前萧条残迹的痛惜、怀古抚今的哀情,也为全诗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以乐景反衬出现实带给人们的悲戚之感,更触动人心。接着词人即点明扬州城如今的一切荒凉与落寞究竟是何人的罪过——“自胡马窥江去后”,这满目疮痍的萧条都是南侵的金兵所带来的,更以一个“厌”字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昏聩、胡人的罪恶深深痛恨;对战争的浩劫、人民的苦难的同情、悲哀与遗憾。下句又描绘日暮黄昏之时,凄厉的号角声遍响,久久徘徊于孤寂的空城里,再为全诗的意境添几分寂寥萧瑟的声韵。

    词的下阙先着笔写杜牧,意却不在写人,而是借以袒露自己因景所感之情。借对杜牧若故地重游,见到这般残破的景象必将“重到须惊”的想象以表达这美好事物令人神伤的幻灭是何等的悲剧;纵有杜郎笔下“豆蔻”、“青楼”二词所含的才华横溢,却也难以将目睹这曾经声名远扬的扬州城一瞬化为泡影、盛景不复的悲哀倾诉——可见这哀时伤乱、怀昔感今的悲痛之深。尾句以问作结,发出那桥边盛开的芍药为谁而生的疑问。既是说那样萧条的空城里,这盛开的芍药何人会在意更有何人会知欣赏;也是叹国家早已沦亡,年年盛开着的芍药可知道这芬芳早易了主人,物依旧,人事却早已不再了呢?轻声收尾,洗尽铅华却催人泪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扬州慢》 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kh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