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和同修聊天的过程中有一个突破和发现:
对老公的期待恩怨情仇链接到一大部分都来自爸爸。
小时候的俄狄浦斯情结没有顺利度过。让我对男人有了我自己的信念产生,有了我的标准诞生。
当时的爸爸在外地工作,没有给到我我想要的呵护、温暖、陪伴支持和理解,我立刻产生对他的愤怒、抱怨和指责;再有我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就是我的唯一,我复制了妈妈的各种情绪,愤怒、指责、抱怨、委屈、悲伤、抗争、讨好等等负面情绪,我小时候的认知就是妈妈不幸福都是爸爸这个我男人造成的,都是他的错,我想让妈妈幸福我就要充当爸爸的角色给到爸爸给不到妈妈的东西,我一个小孩子能做到妈妈?我一个小孩子能理解到爸爸妈妈之间的互动模式吗?我就产生了我是无能为力的,我是帮不了妈妈的,我是无能和弱小的。
再有我爱爸爸,我得不到爸爸给我的情感需求,我很羞愧,另一个我感觉我要和妈妈竞争爸爸的爱这也让我很羞愧、很自责。我感觉对不起妈妈,我错了,我就不该有这样的情感需求,都是我的错,我就该得到惩罚,我就不该得到男人的爱,我就不该拥有幸福。
这就一些明白我和男人、老公之间的相处模式和标准,一旦这些标准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我就各种的嫌弃、指责、打压和愤怒。把对爸爸的情绪都投射出来了。自己的解读。继续穿越内在的旅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