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烽火连天时期的典故,却成了太平盛世的经典名言

烽火连天时期的典故,却成了太平盛世的经典名言

作者: 小鱼仙一帆 | 来源:发表于2019-03-02 22:56 被阅读0次

    在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曾多次提到过一个金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那么大家知道它出于何处吗?

    它正是出自明兰生母最喜爱的书《战国策》里面《触龙说赵太后》那篇文章。说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出兵伐赵,赵太后向齐国求助出兵,但齐国要求她把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赵太后坚决不同意。当时的赵国老臣触龙在讲出这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后,便打动了赵太后,用长安君为质的代价换来了齐国的援助,使得赵国转危为安。

    原来这赵国的触龙才是这金句的原创。

    不止如此,还有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等金句同样出自《战国策》。

    那么,这金句迭出的《战国策》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战国策》记录的是战国时期,即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间的人和事。可是它为什么能如此深入地影响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呢?

    春秋末期,周王室东迁后,王室日益衰微,礼崩乐坏、“王命不行”。各诸侯之间从此开始了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战争不止的局面;同时,各国内部也是争权夺利、纷扰不断,如田氏代齐、三家分晋。

    继春秋五霸之后,诸侯各国逐渐强大起来,渐渐演变成了战国七雄逐鹿中原的混战局面。

    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写下了“三季分战国,七雄成乱麻”的诗句,战国之乱可见一斑。

    中原大地烽火不断,每个诸侯国、每个贵族王公,乃至每个人能够活下来就成了个人与国家的首要之选。唯有强者,才有生存下来的可能,也只有“富国强兵以决荡天下”,才能够达成“问鼎中原”的目的。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强者?怎样才能走向强盛?成为摆在每个诸侯国、每个人眼前最为急迫、也最具有“痛点”的问题。

    毋庸置疑,当然是人才啊!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强国之“利器”,如秦孝公有了商鞅、魏文侯有了吴起;谁能用对人才,用好人才,谁就能决胜千里,如齐威王用孙膑、燕昭王用乐毅。

    因此,战国时期可能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知识付费”——诸侯国君、高级贵族施以丰盛的聘金、诱人的条件到处招揽人才,如筑起黄金台的燕昭王、承诺“与之分土”的秦孝公、办起“高等学堂”稷下学宫的齐国国君等。

    对于那些为了生存,为了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普通民众,也就是“庶民阶层”,他们欣喜地从中发现了机会,找到了“推销”路径“出售”自己的智慧、计谋、才能、优势,就可以赢得财富、权势、施展抱负的途径。

    在春秋时期,庶民想为官做相是难以想象的,因为那时的官职是祖上传下来,只能由子孙承袭。

    就这样,随着战国时代这只看不见的“手”,促使“供需”达成一致时,时势顺应时代的需要,自然就催生出了一个新兴的“士”阶层,他们“受雇”于诸侯、贵族,为了“雇主”的利益,他们纵横于列国之间,成为“策士”。

    如苏秦合纵于中原六国,携六国之相印,游说六国团结起来一致抗秦;张仪则选择以秦国为中心,分别连横于中原六国,最后将六国各个击破,使秦国一国独大;原是魏国人的商鞅因被魏惠王鄙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一赌气,商鞅索性跑到赏识自己的秦国去变法了。

    《战国策》里像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战国策》里记录的有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但是却不能把它当史作来认识,因为里面的内容更多的是历史故事。目前,我们把它归入先秦散文,欣赏它的文学性,体会那个时代的普通人所创造出的“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奔放文化,感受温暖而深刻的道理,华丽而粗鄙的“接地气”,还有冠冕堂皇的说词下往往掩藏着“趋己利”的缘由。

    有些故事读来一点也不亚于现在的“商业软文”,华而不实,却极富煽动性,其目的只是为了让听者心动和行动。况且在当时,权势富贵对“士”人的诱惑力常常是大于“义”的。

    原本合纵中原六国的苏秦,为了私利,背叛了自己最初的“合纵”,最后充当燕昭王的间谍,游说不长脑子的齐闵王去灭宋国,结果给了燕国联军伐齐的借口,一朝灭国。

    这些策士靠着柔软的舌头,用他们极富感染力、煽动性的话语,居然能做到“一言可以兴邦,一语也可以亡国”,其作用的确不可小觑,但也可以看到他们追名逐利的本质,那些所谓的谋划、计策等,已然变成了他们谋求荣华富贵的工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烽火连天时期的典故,却成了太平盛世的经典名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lu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