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最近忙碌到很晚,才能休憩一下,喝一杯咖啡,和熟悉的朋友聊几句,虽然有一搭没一搭,但是总体来说,他们也还不在意,也知道我的生活节奏,也知道我散漫的性格。
你总说你要过个性的一生,不希望和任何人一样,我曾经也这样,最后活成了让自己熟悉的陌生人。我也想知道你说的个性化问题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写了100多部小说的作家克里斯托弗·莫利说:“成功只有一种,那就是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这个定义确实非常好,可是还是模糊缺乏指向。
喜欢过太多的东西,既想拥有快乐的一生,也想拥有与众不同的成就,既想拥有月亮,又想要六个便士,却很难说林中那一条的道路就是我们自己的道路。
赫拉克勒斯在面对美德和邪恶女神的指引时候,他选择了质朴纯洁的女神,至少我们现在从那些中世纪的图画中直接可以看到应该遵循什么服装要求,穿的多的那就是美德女神,穿的少的代表邪恶的诱惑,可是现在的你呢,能确定的知道三年五年后的生活吗?知道你可能落入什么样的陷阱?究竟应该如何印证衣服和美德的关系呢?
生活属于我们自己,要求我们承担那些判断失误带来的结果。很多人认为他们没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是因为成功的标准是别人制定的,而他们达不到这个标准,而他自己的标准呢?往往难以陈述清晰。
确实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所以我蛮想写一本书,名字就是区分,因为这是艰难的选择。
荣格观点是:“你不想奋斗?那就不要寻求个性化,因为你得处理更多甚至全部的问题。”问题林林总总,需要有人给我们一个基本的判断,有一个指引,让人不会歧途亡羊。
根据阿格里皮努斯的说法,每个人都是衣服的一条织线——这意味着大多数都是千人一面,只是无数织线中普普通通的一条。大多数人都乐于接受从众,隐姓埋名,担当着自己微小的、默默无闻的角色。可是谁又能责怪他们呢?那些手握生杀大权的暴君者,既残忍又反复无常,最好的策略通常是保持低调,隐入其中,这样就不会被暴君注意到。可是并非所有人都这样认为。
对阿格里皮努斯来说,他绝不会向命运妥协。“我想成为紫色,”他说,“就是那一小部分绚烂的紫色,使其余部分因它而美丽。”“就像大多数人一样随波逐流?”如果那样,我怎么会是紫色!
20世纪90年代“爱丽丝囚徒”乐队唱过一首歌,表达了阿格里皮努斯内心的信念:“如果我不能做自己,我宁愿死去。”
你想要实现的目标并非不可达到,拥有自己的信念,而且已经行动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