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4 等可能概型

1.4 等可能概型

作者: blueband21c | 来源:发表于2019-03-11 21:46 被阅读0次

    1.4 等可能概型

    • 古典概型
    • 几何概型

    例:分析“抛硬币”、“掷骰子”等随机试验的特征

    1. 只有有限个基本结果
    2. 每个基本结果的出现是等可能的

    古典概型

    设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为\Omega, 若

    1. \Omega只含有限个样本点,即
      \Omega = \left\{ \omega _ { 1 } , \omega _ { 2 } , \cdots , \omega _ { n } \right\}
    2. 每个样本点的出现是等可能的,即
      P \left\{ \omega _ { 1 } \right\} = P \left\{ \omega _ { 2 } \right\} = \cdots P \left\{ \omega _ { n } \right\} = \frac { 1 } { n }
      则称该试验为古典概型

    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
    设事件A含有k个样本点,即
    A = \left\{ \omega _ { i _ { 1 } } , \omega _ { i _ { 2 } } , \cdots , \omega _ { i _ { k } } \right\} = \left\{ \omega _ { i _ { 1 } } \right\} \cup \left\{ \omega _ { i _ { 2 } } \right\} \cup \cdots \cup \left\{ \omega _ { i _ { k } } \right\},
    故由概率的可列可加性
    \begin{aligned} P ( A ) & = P \left\{ \omega _ { i _ { 1 } } \right\} + P \left\{ \omega _ { i _ { 2 } } \right\} + \cdots + P \left\{ \omega _ { i k } \right\} \\ & = \frac { 1 } { n } + \frac { 1 } { n } + \cdots + \frac { 1 } { n } = \frac { k } { n } \end{aligned}
    通常称A中的样本点为A有利场合,故
    P(A)=\frac{A\text{的有利场合数}}{\Omega\text{的样本点总数}}=\frac kn

    例1:抛两枚硬币,求出现一个正面一个反面的概率
    解:该试验的样本空间为
    \Omega = \{ \mathrm { HH } , \mathrm { HT } , \mathrm { TH } , \mathrm { TT } \}
    这是一个古典概型,事件A:“一个正面一个反面”的有利场合是\mathrm { HT } , \mathrm { TH },故
    P ( A ) = \frac { 2 } { 4 } = \frac { 1 } { 2 }

    思考:为什么该试验的样本空间不是\Omega = \{ \mathrm { HH } , \mathrm { HT } , \mathrm { TT } \}?如果是这样,将得到P(A)=\frac13

    提示:这曾经是18世纪法国数学家达朗贝尔的作法,错误在于这样就不是古典概型了。


    计算古典概型常用的数学工具

    • 选排列: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k\leq 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则不同排列的总数为
      A _ { n } ^ { k } = \frac { n ! } { ( n - k ) ! } = n ( n - 1 ) \cdots ( n - k + 1 )
      • 全排列:当k=n时,排列总数为A _ { n } ^ { n } = n !
    • 组合: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k\leq n个元素构成一组(一个集合),则不同组合的总数为
      C _ { n } ^ { k } = \frac { A _ { n } ^ { k } } { A _ { k } ^ { k } } = \frac { n ! } { k ! ( n - k ) ! } = \frac { n ( n - 1 ) \cdots ( n - k + 1 ) } { k ! }
    • 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一次试验)共有n类(条)不同的方法(途径),每类方法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子方法,如图
      加法原理
      则,完成该事件的方法总数为
      N = m _ { 1 } + m _ { 2 } + \cdots + m _ { n }
    • 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一个试验)可分为n个步骤,且每个步骤又有若干种方法,如图
      乘法原理
      则,完成该事件的方法总数为
      N = m _ { 1 } \cdot m _ { 2 } \cdots m _ { n }

    例2(摸球问题)从装有𝑟个红球和𝑏个蓝球的口袋里依次摸出两个球,求两个均为红球的概率?

    分析:两种不同的情况:

    1. 有放回抽样(sampling with replace)
      \frac { r ^ { 2 } } { ( r + b ) ^ { 2 } }
    2. 无放回抽样(sampling without replace)
      \frac { C _ { r } ^ { 2 } } { C _ { r + b } ^ { 2 } }

    思考:(摸球问题)从装有𝑟个红球和𝑏个蓝球的口袋里依次摸出𝑛(𝑛\leq 𝑟+𝑏)个球,求其中恰好有𝑘个红球的概率。

    分析:两种不同的情况:

    1. 有放回:
      \frac { C _ { n } ^ { k } r ^ { k } b ^ { n - k } } { ( r + b ) ^ { n } }
    2. 无放回:
      \frac { C _ { r } ^ { k } C _ { b } ^ { n - k } } { C _ { r + b } ^ { n } }

    例3(抽签问题𝑀个学生抽签获取某音乐会的入场券,现有入场券𝑁(𝑁<𝑀)张。问每个人抽到入场券的概率与抽签顺序是否有关?

    分析:设某人第k个抽,考虑两种不同的思路:

    抽签问题

    1.所有的签都有签号,结果
    \frac { N ( M - 1 ) ! } { M ! } = \frac { N } { M }
    1.所有的签都无签号
    \frac { C _ { M - 1 } ^ { N - 1 } } { C _ { M } ^ { N } } = \frac { N } { M }

    注:

    • 有签号意味着票是可区分的,因此要用排列来计算
    • 无签号意味着票是不可能区分的,因此使用组合来计算
    • 确定了样本空间的结构后,有利场合的构造必须与样本空间结构相一致
    • 以上的抽签问题也可以归结为求模型:袋中有M只球,其中N只为红球,其余为白球,随机地球逐个取出,问第k个恰好为红球的概率

    例4:从𝑁个元素𝑎_1,𝑎_2,…,𝑎_𝑁中有放回地取出𝑛(𝑛<𝑁)个,求事件𝐴=\{\text{恰好取出了}𝑛\text{个不重复的元素}\}的概率。

    分析:转化为扔球模型

    扔球模型
    至少有两个同学生日相同的概率

    注:

    • 在实际应用中,概率非常接近1的事件可近似地看成必然事件,称为几乎必然事件,例如:一个超过60人的班级中,有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天是几乎必然事件
    • 概率非常小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 实际推断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

    例5:5架战机要摧毁敌5个地面目标。战斗中每架战机随机选择一个敌目标投掷一枚炸弹。假设每枚炸弹都准确命中目标,且一枚炸弹就可摧毁敌目标。求5个地面目标全被摧毁的概率。

    分析:
    P = \frac { 5 ! } { 5 ^ { 5 } } \approx 0.0384
    结论:在缺少有效计划和协同的情况下,即使个体作战能力很强,整体作战效能也是极低的!

    例6:某接待站在某周接待了12次来访,已知这12次来访都是在周二和周四进行的. 问是否可以推断接待站的接待时间是有规定的?

    解:假设接待站的接待时间没有规定,且认为来访者每周任一天到达是等可能的。则
    P\{12\text{次来访都在周二和周四}\}= \frac { 2 ^ { 12 } } { 7 ^ { 12 } } \approx 0.0000003
    由于上述概率非常小,故由实际推断原理,可推断接待站接待时间是有规定的。

    注:这实际上是概率反证法

    思考一下:如果12次来访都不在星期日,问能否推断接待站星期日不接待来访者?

    分析:假设星期日接待来访者,则
    P\{12\text{次来访都在周一到周六}\} = \frac { 6 ^ { 12 } } { 7 ^ { 12 } } \approx 0.157
    因为这个概率不是很小,故难以断定星期日是否接待来访者。


    几何概型

    几何概型可以看成是对古典概型的“有限个样本点”等可能出现到“无无限个样本点”等可能出现的推广

    例:某1千平方米的区域中,有一个10平方米的敌目标。现向该区域随机发射一发炮弹,求能将目标摧毁的概率。

    分析:由于炮弹发射的随机性,可认为炮弹落在1千平方米的区域中任一点是等可能的。则所求概率为
    p=\frac{\text{目标面积}}{\text{区域总面积}}=\frac{10}{1000}=0.01

    考虑随机试验:向平面区域\Omega投掷一个点,观察该点是否落入某平面区域A内。假设

    1. \Omega是有界的
    2. 投掷的点落在\Omega上每一点上的概率相同
      则称上述试验为一个几何概型。显然
      P(A)=\frac{A\text{的面积}}{\Omega\text{的面积}}

    注:如果样本空间为直线上有界区间、3维空间有界区域,则“面积” 相应改为“长度”、“体积”。

    例:在一次军事演习中,某舟桥连接到命令要赶到某小河D岸为行进中的A部队架设浮桥。假设舟桥连将于7点到7点30分之间到达D岸,架桥需要20分钟时间;A部队将于7点30分至8点之间到达D岸。试求A部队到达D岸时能立即过河的概率.

    过河问题

    解:设7点为零时,记x,y分别为舟桥连与A部队到达
    D岸的时间,则A部队到达D岸时能立即过河的充要条件是
    \left\{ \begin{array} { c } { x + 20 \leq y } \\ { 0 \leq x \leq 30 } \\ { 30 \leq y \leq 60 } \end{array} \right.
    这是一个几何概型,所求概率是
    p = \frac { 30 ^ { 2 } - 20 ^ { 2 } / 2 } { 30 ^ { 2 } } = \frac { 7 } { 9 }


    课后思考题:习题一:5,6,7,8,10,12,14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4 等可能概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vi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