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错” 是一个用的人比较多的一个自我提方法,它鼓励人勇于将自己所做的成果(作品)尽早地展示出来,尽早的暴露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它针对的是那些为了掩盖自己某方面的不足而轻言放弃的人,按理说用 “试错” 这个方法的应该不会很轻易就放弃的,但是我仍然看到有很多人喊着要 “试错” ,结果没试几次错就放弃了。因为试出来的结果太糟糕了,简直一无是处,这让他们觉得自己根本就适合这个行业,所以就放弃了。难道试错试出太糟糕的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因为也怕自己没几次也同样会放弃,所以我反复思考了这个问题。我认为还是因为很多人没有了解到 “试错” 的本质,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如果了解了它的本质,用上正确的方法及指导思想,越糟糕的结果对自我的提升反而越有效果。下面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 “试错” 吧。
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希望得到反馈的,表扬是一种反馈,批评也是一种反馈。反馈可以激活我们的大脑,使我们对正在做的事更加关注。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游戏,游戏最令人沉迷的其实就是频繁的反馈,无论是得到了奖励还是受到了惩罚,都会激发人继续玩下去。没反馈就会使人很快放弃。而且越是开始热情满满的人越容易放弃。试错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反馈,问题是如果只是为了得到反馈,即使不用试错这个词也是可以的,为什么要推崇 “试错” 呢?
为什么是 “试错” 而不是 “试对”?试错试对有什么不同?那就得从行为和目的这两个方面来比较。从行为上来说都是 “试”,是对还是错其实在 “试” 的时候是不确定的,那么从行为上来说这俩词没有区别。在目的上呢?
从目的上来说那是天差地别。当抱着 “试对” 的心态去行动时,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一个正面的反馈,那么任何负面的反馈都会使我们产生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负面情绪是产生放弃念头的主要原因。即使坚定的人也会被消耗掉大量的意志力,谁也不希望得到这样的结果。
但是当抱着 “试错” 的心态行动时,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的目的是期望得到一个负面的反馈,从反馈中知道错误所在,方便我们又针对性的改正错误。任何负面的反馈都是我们想要的,而正面的反馈对我们来说成了额外的奖励。这使我们能够一直保持热情不减。
为什么抱着 “试错” 的心态,就会如此不同?这要从反馈类型上来分析。 我们大脑得到表扬、成功等正面的反馈时会产生兴奋情绪,错误和失败则让大脑更加专注。如果大脑主观想要正面反馈时,错误和失败会使大脑专注的同时产生负面情绪(失望、沮丧、惭愧、自卑),这种负面情绪会影响大脑的专注力,在带着负面情绪的情况下,改正错误或拯救失败所用的时间越长,负面情绪就会呈倍数激增,最终崩溃产生放弃的念头。相反如果大脑主观是想知道错误在哪里,那么越糟糕的结果反而使大脑的专注力越高,因为大脑压根儿就不想要正面的反馈(如果得到正面的反馈对大脑来说就相当于额外的奖励),它得到的反馈就是它想要的反馈,虽然这样的反馈不会使它兴奋,但也不会有负面情绪,因此大脑的专注不会受到任何干扰,达到的效果就会越好。
所以明白了 “试错” 的本质所在, 对于结果反而越糟糕越好,更糟糕的反馈产生更高效的专注,带来的进步也当然更大。只有领悟到了这个层次,开始试错才是真正的 “试错” ,才会达到 “越糟糕的结果越有效果” 的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