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5月12日下午,我正在办公室里办公,忽然感到桌摇地颤,我猛的意识到是地震了。本能使我快步出屋,招呼楼内的同事和日本专家森部先生急速下楼,到楼前的小广场上躲避。
到安全的地方后,我逐一向远近的亲友打电话,一是问安,再者是想尽快知道哪里是震中,我们该怎么办?一番折腾后,远方几个地方的电话始终打不通,我明白,这次地震不会小!
几个小时后,终于从新闻中知道了这次地震震中在四川的汶川,震级8.0,比我知道的唐山大地震还要大,我清楚,四川遭难了,国家受大灾了,心里不禁堵得闷慌!
此后,看新闻成了每天的常态,从灾区时时传来的画面、消息让人揪心、紧张,但又无能为力。
5月18日凌晨5点多,我接到了老板的指令,要求我在企业尽快组成30人的抗震抢险志愿队,其中的20人从兰州出发,与成都当地企业的另外10人汇合后赶赴灾区救灾,争取在24小时内乘飞机出发,越快越好。从老板焦急而又坚定的语气中我感受到,这次出发非同寻常。
接下来的时间必然是分秒必争。从队员动员、选拔,到准备装备、工具、药品等,涉及到的部门和人员都大开绿灯,行动迅速,所有准备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部齐备到位,我知道,在如此大灾大难面前,谁都着急想快些。
队员的出征是在5月19日早上,身着统一着装的20名员工在简短而又凝重的出征仪式后登车赶往机场,我也同车为他们送行。此时的我,心中格外沉重。灾区情况不明,伤亡数字天天攀升,我送出去的这些员工,既是救灾的队员,也是我的同事伙伴,他们此去能否平安归来,我心里没底,也十分的担忧。在当天国家举行悼念仪式的默哀时段,我们车队汽笛长鸣,凄厉的声音在两旁的山间回荡,更增添了车内气氛的凝重。车队在向机场飞驰,队员在向灾区靠近,而我的心情却愈发沉重。
在快到高速收费站时,看到救灾标志的收费员早早将栏杆升起,示意我们直接通过,这让我意外而又感动。到达机场安检口,机场的旅客纷纷围拢过来问这问那,对我们企业称赞有加,看得出来,他们为兰州有这么一个企业、有这么一群人能奔向灾区也感到自豪、放心。而机场的安检人员也专门为我们的队员打开了一条快速的安检通道……在国难面前,我们这些素不相识的人,没有过多的交流,竟能如此配合默契而一切顺利,让救灾的路途更加便利快捷,这既是人的本性,也是我们民族的基因吧,我心里也为我们这20名退伍军人出身的员工感到自豪,祝福他们。
在后来的一个月时间里,每天晚上与志愿队的队长通电话是我雷打不动的一项任务。我要了解前方的救灾情况,更要知道队员的安危和身体状态,毕竟灾区的条件艰苦,余震不断,长期的坚持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得消的,我要让我送出去的队员一个不少的平安归来。
一个多月后,我们的抗震救灾志愿队队员,没有辜负老板的期望和企业的重托,圆满的完成了救灾任务,凯旋而归。我们组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用鲜花将他们从机场迎回了公司,他们也受到了许多自发而来的员工夹道迎接和掌声祝福,看到他们与家人团聚时所流露出的笑容和幸福,我如释重负,也为他们由衷的高兴。
一晃十年过去了。汶川大地震始终是我们心头的伤痛,大灾大难,国痛国殇。在这个举国抗击的灾难面前,我们的志愿队员能身临其境,展示的是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支持着前方,心系灾区,心牵灾民,体现的是人的本能和本性,纵使素味平生、相隔千里,也能心心相系、心生牵挂、出手相援,对逝者、对生者都是一种最好的告慰和鼓励。
十年弹指一挥,十年伤痛难泯。十年前的经历也是我一生最难忘的记忆!
(2018年5月19日于南昌)
5.12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