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这本书是从《置身事内》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税。
从全书五大篇二十四章的结构,从以“流动”为主题词的“导言”到以“变化”为主题词的“结语”,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思路:过去的30年,农村的生活起起伏伏,是与农村财税政策的变化息息相关的,但除了“变化”,我们很难给过去30年找到第二个主题词。
政府财税关乎国计民生,更与每一个公民的权益休戚相关。国家财政的“阳光化”和“公共化”,是政府体制改革和公民权利保障的必由之路。 一个普通的北方小镇,三十年间,围绕着政府的钱和老百姓的钱,上演了若干故事,揭示了中国财政的“隐秘性”。 本书将带你走进这座小镇,近距离观察他们的生活轨迹和命运,揭开鲜为外界所知的隐秘的税收流动真相。作者历时8年,访问上百人,取得众多第一手账本、档案、私人日记等未公开材料,通过乡镇这个小小的窗口,描绘出一幅国家三十年财政史的宏大画卷。 乡土之税,将是我们重新踏上这三十年当代中国道路的一份独特通行证。
“30年间,市场的不确定性、财政的不确定性和行政体制的不确定性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乡村,乡镇政权也竭力以自己的不确定(或非制度)行为更好地适应这样的状态”,但这样的不确定在为我们带来灵活、权宜等诸多好处的同时,是否也有可能带来并非最优的甚至是负面的和错误的路径依赖呢?事实上,我们在书中已经看到了相当多的危险信号。在社会规则不透明、不健全、不对称尤其是不确定的情况下,“非官方制度产物”和“反行为”中蕴含的“抵制、规避、变通和侵蚀”,特别值得警惕。而作者也指出,我们应该通过财政体制规则的民主和法治建设这一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尽可能减少上述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