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过红与黑中爱情的故事;让我不能不觉得还缺失最重要的一环; 就是如何在现实中追溯和还原一下于连在书中无法实现的英雄创举;仅是停留在爱情上衡量一切; 像书中所言;爱情造就平等;再不把平等追寻;总感觉没给于连在事业上申辩的机会;
红与黑是爱情小说;英雄观不过是个让人不安的影子;如何能直面真实的英雄;找到英雄的价值所在;再反看爱情是否会有别种情致呢;移花接木来看拿破仑的一生;也许会有答案;
拿破仑恰是一个曾经成功的英雄;用斯氏之言;唯有这位英雄人们尤在追忆;当时的法兰西可谓盛极一时;可拿破仑靠的是武力征服了一切;始于斯而终于斯;以武力发动了政变的他;挽救了法兰西;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把自己进攻敌国的军队宣称为上帝的使者;像不畏险途传播福音一样把大革命的思想火种撒在征服的每一个角落;战争的血腥被神圣取代;他以法兰西这个人口不到当时欧洲十分之一的国家;获得了欧洲陆地霸主的地位;英雄可以摧枯拉朽的改变一个时代;历史的进步多是如此完成;不可或缺;英雄的创举给后人无尽的暇想;同时英雄的罪恶也相继成为人们永恒的话题;英雄与爱情的相得相失也为人们津津乐道;
可红与黑恰恰没有给于连逞才的机会;作者腰斩了于连的命运;当然这种结局没有在现实中很好的给于连找到归宿;如同一些评论所言;这种高明的纵收避免了于连走上幸福道路的庸俗;但作者为什么要给于连这样的命运;我感觉还是有深入了解的必要;
单从红与黑的最后几章看;有几章的开头的引言没有了;章节间有些微的混乱;这是个很反常的问题;据说当时斯汤达行笔如飞;在书商的催促下;草草结笔;但于连的死像是作者早已酝酿好的;死前的事件更是让人难以把握他的死因;可这种不可获解成就了红与黑的最大魅力;甚至比拿破仑的丰功伟绩还让人追忆和语塞;
他的死不能归结为封建势力对新生资产阶级的无情迫害的必然性;这就看不到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必然;当然革命也是要流血牺牲的;这需要暴力的正面冲突;于连对瑞那夫人的谋杀更是情杀;于连本罪不至死;不要在法庭上亮出自己的底牌;只要他不开诚布公;生死的权利到像在于连自己手中;于连没有死的理由;更像作者有意为之带着作者赋予于连的死比生更伟大的意义去死的;或于连必须受了巨大的影响;有人曾对导致于连死因的枪杀瑞那夫人的鲁莽不解;说于连从跳上驿车到回到维玻叶这段时间完全有时间醒悟和平息他的那颗恕火中烧的心;柔情会化解仇恨; 是的;这也许是文章的瑕疵;可连锁反应会推翻作者给于连安排的死因;
从艺术上讲作者腰斩红与黑是对的;而要在时间的静止中的恒在完成比在时间延续中丰富的内容更有价值;是有形而上的一即一切的总结;如何给于连安排一个死因这确实让人头痛;如果换了其它人把于连的前途厄杀了;这很可能就成了单纯的武力冲突;于连会开杀一切阻挡他命运的人;那时若站在法庭上;于连是否会如此坦然道出他心底的秘密;如像人们所说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在爱情上尚有欺骗的行径;为达到目的会不择一切手段;怎会甘心死对他的无情的终结;存在对他的意义太大了;这是梦想的破灭;死是他最不愿面对的;瑞那夫人毁倒的于连的前程其实可完全重新得到;他的死本是可以避免的;然而这样的人却自选死路;放弃了一切完全可以活下去的理由;太值得人深思了;
这巨大的反差像是梦幻一般;是瑞那夫人改变了他;还是他自己放弃了野心;这是个谜;
怎么看待于连枪杀瑞那夫人这一事件成了事情的关键;瑞那夫人是改变于连的人吗; 如果是的话;她就像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的特丽萨;给托马斯在无意义的世界里找回了失去的意义;前提是瑞那夫人也要像特丽萨一样;自身先成为坚定的意义本身;可瑞那夫人不据有意义本身;于连比托马斯更有自己的信条;于连在法庭上对瑞那夫人的美好回忆;并不能说明于连要走这样的路;而这恰似生命一文中主人公在国家机器意识形态的压制中醒悟到自己丧失了的个人价值;颠覆一切国家意识;回到自然状态的个人生活;这是在世界虚无中人的重生;可完全拒绝社会却又是一个假想;他们做为个例可以存在;并不能替代这个世界的无意义;于连却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因为他是英雄;所有的英雄都是信念坚定不移的信仰者;为信仰可以杀人;他感觉到自己信念的虚无了吗;在法庭上他只追忆了瑞那夫人的美好和他于封建社会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擦亮了敌人的眼睛引颈待戮;缺失了信仰就是理解了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并无实在在差别;他的英雄观被否定了;世界感觉都是一样的;只有自己才是真实存在;这是一种放弃了一切后的存在;于连远没有在死前醒悟到这个地步;这是世界末日时的念头;于连却处在进取的时代;他不怕血腥;而瑞那夫人的死若和芸芸众生一样的话;于连并不会如此的异样;这不是信仰的改变;只能说是爱的神圣使信仰做出了让步;
这涉及到英雄与爱情的故事;现实中拿破仑和希特勒的爱情是很好的答案;拿破仑与约瑟芬的爱情满是离奇的故事;希特勒和爱娃要平淡的多;约瑟芬是有名的交际花;更像红与黑中玛娣尔特的角色;爱娃的底调像瑞那夫人;当然比喻的不是很贴切;可她们不同的性格并不阻碍她们成为英雄妻子的命运;她们都可以和英雄间产生爱情;这更是双向性的;拿破仑死时念的是约瑟芬;约瑟芬死时依恋的是拿破仑;希特勒并不真的爱爱娃;不过也很难说;可他死时爱娃却回到了他的身边;共付死难;爱娃爱他那样的英雄;希特勒没有接受爱的洗礼;他的伟力更多的是暴力;不过接受了的话;也许要好些;这是我对希特勒的一个期许;
像中国的霸王别姬一样;虞姬选择了姬别霸王;英雄在爱情的洗礼中才会免却自身的罪恶;至少不会没有爱的眷顾;甚至不管英雄是否有爱意;可钟意他的爱人却可以为他而死;是在爱中死去;即使爱被强行的中断;可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刻骨铬心也是一段佳话;比之平庸也伟大的多;在人们离弃了神义的信仰后;完全在人义论的时代;爱情也许成了唯一能制约英雄的错误行径的手段;玛娣尔特是于连的同类;她的爱是没有这种力量的;
英雄是要违反道德的法则的;从马基亚维利到红与黑的英雄观本是带着罪恶性的;历史上上古时代的英雄也不能免除这罪恶的根性;这是英雄的实质;英雄的于连对爱报以死的奉献;更使他的英雄性格趋向幸福而不是灾难;英雄观也成了一种大爱;即使爱情泯灭了英雄气概;收获的爱情也是人生价值中不可衡量的财富; 英雄本是罪恶的;可斯汤达在第一章明确表达了英雄存在的意义;置万千生灵于一处;把坏的挑出来;那笼子里还能热闹否;回答了人们的质问;他也在爱中让英雄观得到了净化;虽然这没有宗教的圣洁;可在人生命不能于神相比的欠然缺陷中得到了些微的庇护;红与黑的象征也更像对英雄的力的赞叹与谴责;而特丽萨和托马斯的存在并不能在社会中大行其道时;我们只能对英雄的引导充满期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