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倪海厦《黄帝内经》笔记(五七)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

倪海厦《黄帝内经》笔记(五七)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

作者: 火帝养生 | 来源:发表于2024-02-05 21:04 被阅读0次

    【原文】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原文解释】中央应长夏,长夏生湿,湿与土气相应,土气能产生甘味,甘味能滋养脾气,脾气能滋养肌肉,肌肉丰满,则又能养肺,脾气关联于口。它的变化在天为湿气,在地为土气,在人体为肌肉,在五脏为脾,在五色为黄,在五音为宫,在五声为歌,在病变的表现为哕,在窍为口,在五味为甘,在情志的变动为思。思虑伤脾,以怒气抑制思虑;湿气能伤肌肉,以风气抑制湿气,甘味能伤肌肉,酸味能抑制甘味。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土居中央,土生的甘甜的味道,甘甜的味道能够滋养脾胃,脾胃好了,我们肌肉就会很强健。但是,这里有一句叫“肉生肺”,这个肉怎么就能生出肺来呢,其实,这里讲的是五行关系,肉属土,肺属金,这叫土生金,这样解释就能解释得通了,所以,脾气能够滋养肺气,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口中的津液都是脾脏在管。

    “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这些好象都没什么好解释的,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就可以了,这里有一句“在变动为哕”的“哕”就是打嗝的意思。会产生打嗝的原因就是胃和脾本身就陈寒在里面,当吃进去新食物的时候,由于有陈寒在里面,没有办法消化,就会产生打嗝的现象。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如果说后天之本丧失以后,脾胃的气没有的时候就会产生打嗝

    “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这些都与前面的肝系统,心系统都差不多,看一下,把它记下来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都有很好的帮助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倪海厦《黄帝内经》笔记(五七)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hj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