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跟大家见面,免不了俗套啰嗦的自我介绍。可在急急燥燥的生活里兴许不会有人注意到我的存在,不大不小的世界不刻意是真的会遇不到的,不过这都没关系吖,姑且省掉自我介绍的环节,有缘终会相识,不论相见恨晚或是一见如故。
老是觉得自己是一个奇奇怪怪的人,不明所以。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记录零零碎碎的青春记忆,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大胆一点的生活。可能很多人在小时候都会有听过一种叫“小儿结核”的病,大抵是因为这病的存在,小时候很瘦很瘦,就跟“皮包骨头”的形容不尽相同。头发很长,每次去读书之前就会拿着梳子在房子周围四处观望奔走,目的是寻找妈妈给我扎高马尾,说起来还真是高马尾(一根有两个彩色塑料球的略显时髦的扎头绳)走在路上蹦蹦跳跳的只看见左右摇摆的发尾和顶在头顶上的两个彩色小球。这无疑就是我小时候普遍而朴实的形象哈!纯正的黄皮肤,瘦小的身躯,高马尾,大书包……那会儿的穿着打扮大抵是不能用俗气来形容。
由于患病的原因,经常还在学校上着课就会被家长接走带去医院做检查,但从小又有一个晕车的毛病,以至于十分的抵触坐车出行这件事,还记得有一次到县上做检查,一般到稍微大一点的医院就会做很多似乎更全面的检查,那会却又是很多都属于正在建设中,在门诊检查之后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拍片子,走路费时费力坐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我却一直不顾劝阻的沿着路边走着,最终我还是被忽悠上了车,那车底座挺矮的,驾驶位有挡风玻璃,头顶有遮阳棚,姑且叫三周来凤的框架结构,车座也分两个方向,一边顺着驾驶位另一边却是相反的方位,时至今日已经没有看到过这种车了,不经感叹十来年的光阴竟这般快。那会儿的我是固执的,自以为是的。
在岁月中“煎熬”着因果的药,一大把西药,一碗中药,亦或是中西结合,到后来甚至开始了土方子,去田间抓一种生活在土里的虫子,把生鸡蛋轻轻的剥开一条小缝,将活着的虫子放进鸡蛋里再将它煮熟,然后悄悄的把虫子抠出来再把鸡蛋拿给我吃掉,就这样持续了很长时间,再次去检查时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也不知道是什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会儿的我是毛躁的,怯生生的。
小时候总是幻想着长大的,兴许只是一直待在家里想去外面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可能只是实诚的想像外出打工回家的人一样买一堆好吃的好看的新鲜玩意儿,跑到邻居家时定是边吃边跑边炫耀……
现如今的我已然觉得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来加以修饰自己这幅模样了,或许没法夸赞又可能只是没办法比目前的状态更差了。可又总是要试图安慰自己,存在即合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