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书,书还书,自己还是自己,让讲一讲书上讲了啥,却说出不个所以然来,这是很多读书人的最大困惑。学会《阅读力:有效学习高效成长的秘密》这本书中提到的“刻意回想法”,就会让我们读书的收获大幅提升。
作者强调,一般而言,5次以上的刻意回想,就能把书中的内容变成自己的相对稳定的长期记忆,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达,1次阅读 × 5次回想 = 长期记忆,具体方法:
一是读完书后,立即刻意回想
每一次读书时,无论你读了多少页,在合上书的第一时间就要进行刻意回想,想一想刚才读到了什么内容。此时不必回忆所有的内容,只需提取关键概念,回想起核心部分即可。此时不必求多,也不必求全,关键是捕捉要点。哪怕你一次只是读了几页书,你也有必要强迫自己进行回想。
如果你发现自己刚读完就已经想不起来,那么就需要立即再回看一遍。看完后,必须再度合上书进行回想。最终,你要保证在不看书的情况下,还能回想起书中的要点。如果你只是在看到的时候才能想起来,就说明这个内容并没有真正掌握。
仅仅是看明白了,就以为自己学会了,这是学习中普遍存在的能力错觉,所以,阅读后立即刻意回想,才能确保自己学有所获。
二是读完书后1小时,再次刻意回想
1小时的时间,足以让我们忘记书中将近一半的内容,如果你超过这个时间再去进行第二次回想,难度会大幅提升,所以建议在读完书后的1个小时左右,进行刻意回想。
三是睡觉前,刻意回想
每天临睡觉之前,都可以在脑海中再次回想一遍。因为当你入睡时,你的大脑不会停止工作,而且在你睡着时,大脑会根据你临睡前所思考的内容,帮助你强化记忆。
四是再次看书前,提前刻意回想
准备再次看书之前,不要着急往下看,先回想这本书前面都讲了些什么,把你的记忆调动起来之后,再开始往下阅读,如果忘了的话,请再次快速回看一遍前面的内容,以巩固记忆。
五是碎片化时间,随时刻意回想
在碎片化的时间里,随时随地地回想书中的内容,越是好书、好内容,越要多回想。
刻意回想的过程,是让大脑主动地去回想关键概念,并非是通过重复阅读来被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读者一旦知道自己读完书后要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回想,他就必然会去尝试记住书中更多的内容,以方便自己进行回想。
作者指出,我们的记忆力就像肌肉一样,越训练就会越强大。但是,如果总不去用,记忆力也会像肌肉一样慢慢萎缩。当我们养成了读书刻意回想的习惯后,记忆力会变得越来越好。
我们常说,要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就是一开始你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知道自己现在在哪里。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至少能够保证,你迈出的每一步的方向都是正确的。其实,任何技巧都有方法论,读书也是如此。归根结底,读书只是起点,应用是终点,而练习才是转折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