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构建一张阅读地图?——以《好好学习》为例

如何构建一张阅读地图?——以《好好学习》为例

作者: 紫微 | 来源:发表于2017-08-06 17:28 被阅读75次
图片来自于网络

在这盛夏之际,不知你的朋友圈是否和我一样,被各种晒旅游的照片占领了呢?

由于我的朋友、同事中教师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我的朋友圈里满满的都是旅行的故事,看得我羡慕不已。要不是肚子里的娃马上要卸货了,我肯定也要出门去放飞一下自我。

不过,我身体虽不能上路,心灵却一直在书籍的海洋里畅游。七月份我主要阅读了电影编剧界的经典《故事》、讲学习方法的《学习之道》《刻意学习》、讲早期教育的《童年的秘密》《无条件养育》,还有一些当做娱乐随手翻的书,如《书读完了》《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等。

为了掌握阅读的方法,我还参加了六子老师的《五维阅读课》,他在课程中一针见血地提出了阻碍阅读的三座大山:盲目焦虑、概念不清和不断回读。

阻碍阅读的三座大山

好巧的是,这三个问题在我阅读《好好学习》的时候都遇到了。

盲目焦虑:《好好学习》这本书还在预售的时候我就一口气在当当、京东和亚马逊三个平台各买了一本。在这新一轮的知识学习大潮中,我参加了许多社群,大家都在狂热推荐此书,所以我也盲目跟风了一回。

概念不清:买回来后如饥似渴的通读了一遍,读完后合上书,脑子里只记住了“黄金思维圈”这一个概念。最关键的概念“临界知识”并没有搞清楚,就更别提书中那么多高价值的内容了。

不断回读:后来写文章和思考问题时,发现用“黄金思维圈”这个模型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不断地翻书查找有关内容,书中“黄金思维圈”那几页都快被我翻烂了,直到我把它可视化。

黄金思维圈

那么这三座拦路大山要怎么翻越呢?六子老师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法——地图阅读法。这是一种在保证理解内容提前下,有效提升阅读速度的办法。它包含了三个因素:

地点:建立目标;

路线:带着框架;

路标:破除概念。

1.地点——建立目标;

我们出门旅游前要先想清楚去哪里玩,是去东北、西北还是西藏云南?这个选定的地点就是我们此行旅游的目的地了。

同样,在开始阅读之旅前,我们也要想清楚我们此行的目的是什么?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把阅读目的分为三种:增进理解力、获取知识与休闲娱乐。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目标,分配不同的资源。

(1)增进理解力——目标是提升认知水平。

中国古代经典

能够提升我们现有认知水平的书,都是读起来很难懂的经典类书籍,比如我国古代的《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还有现代西方的《国富论》《快思慢想》等。但这些书是其他绝大部分书的基础,我们能通过读懂一本书做到读通百本书。这类书籍需要我们集中时间进行系统式的阅读,最好是在无人干扰的早晨或深夜。

(2)获取知识——目标是知道某领域的相关知识。

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阅读专业书籍、行业论坛、行业调查报告,或者收听《得到》APP专栏。由于已经对该领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往其中填充知识时,会相对轻松一些,特别适合碎片化学习,可以在上下班路上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检索式阅读。读的时候快速判断对我们是否有用,有用的知识更新到知识体系中,无用的稍微了解下跳过。

好好学习

《好好学习》就是一本个人知识管理领域的专业书籍。并且他不是入门书,而是一本精进指南,这就要求我们先对个人知识管理有所了解。没有的话,可以先看《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这本书,来搭建个人知识管理的框架体系。

(3)休闲娱乐——目标是放松心情、陶冶情操。

陶冶情操的书

既然是用来放松的阅读,在累的时候顺手翻上几页,换下脑子。像东野圭吾的小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金克木的《书读完了》杂文集,《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历史书,曹雪芹的《红楼梦》文学小说等等。

2.路线——带着框架;

选定旅游目的地之后,我们还要考虑去其中的哪几个地点游玩,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把感兴趣的地点玩遍,这就需要我们做路线规划。

南京旅游路线图

比如上图中,就将自己感兴趣的旅游景点在空间上串联起来,在一天之内不走回头路。对路线了然于心之后,就可以做到“地图在手,天下我有”。

我们在阅读时,也要先构建一张阅读路线图。那么要怎么构建阅读路线图呢?这跟规划旅游路线有异曲同工之处:

第一步:翻目录,看看具体有哪些主要内容?就跟旅游前看看有哪些旅游景点可以去一样。

《好好学习》这本书一共有四个章节:

第一章 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

第二章 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

第三章 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

第四章 案例:核心临界知识及其应用

第二步:找关联,这些内容之间有何逻辑联系?旅游时,我们一般是以空间上的联系把景点串起来,但是在阅读中,我们需要调动思维模型来找出各章节之间的联系。

《好好学习》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符合本书提到的“黄金思维圈”模型和“道术器用”:

第一章 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引子

第二章 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why(道)

第三章 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how(术器)

第四章 案例:核心临界知识及其应用——what(用)

第三步:找重点,挑出自己最感兴趣和对自己最有用的部分。 

画完路线图,你会发现:想去的地方很多,但是时间不够!即使暴走一整天全部逛完,你也只能得到走马观花的印象和疲惫不堪的身子。为了获得更好的旅行体验,我们必须对旅游景点进行筛选和取舍。如果你喜欢人文旅游,注重吃喝玩乐和参观文化古迹,那么就可以放弃掉自然旅游的景点,比如爬山看海等等。

同样,在有了全书的路线之后,我们应该按图索骥,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或对自己最有价值的部分仔细读,其他不重要的部分跳读或者是快速翻看。

对《好好学习》进行第二次阅读,我准备先看最重要的“why——理念,目的”这部分,即第二章。

3.路标——明确概念

出门玩之前,如果不先看清楚路标,不知道具体要怎么走,最终我们会迷失在陌生的城市里。阅读也是一样的,一本书反复出现的核心概念就是我们的路标,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书中的核心概念,才能愉快地进行阅读之旅。

在快速翻阅《好好学习》第二章之后,我发现反复出现的核心概念有:临界知识、绿灯思维、以慢为快、反思、以教为学、刻意练习、心理表征(元认知)。

我在书中找到了这些概念的明确定义——

临界知识:在生活中各个领域起基本而重要作用的规律,即思维模型。

绿灯思维: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不同意见时,第一反应是这个东西对我的认知和能力提升有何帮助吗?而不是采取习惯性的防卫,将新观念一律拦在门外。

以慢为快:把时间花在重要的基本概念、有启发的观点和自己没有想明白的问题上,即“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

反思:是学习的本质,是改变我们假设的过程,我们所有的决策都是在自己的假设下做出的。反复思考自己的前提假设是否正确?如何改进?可以使我们在未来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与行为。

以教为学:把教别人的过程当做帮助自己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自身知识上存在的问题,可以强化记忆,面对疑惑进行解答可以增强认知。

刻意练习: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可以靠逐渐练习获得,但是关键在于受训者通过训练掌握更高级的心理表征,才能真正地勇猛精进。

心理表征:我们的大脑在思考问题时对应的心理结构,即元认知,是对我们思考过程的思考。元认知的水平决定了我们的行为结果,而刻意练习就是提升元认知能力的过程。

有了路标之后,我们再找出这些关键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就能得到《好好学习》第二章的阅读地图了。

《好好学习》第二章 阅读地图

接着,我们拿着这份地图,深入阅读其中对我们有用的部分,并且将其与我们的旧知识进行融合与实践,就能把这一章节的内容搞透搞懂了。

我有一篇文章就运用了这一章的几个重要概念,具体可点击链接跳转查看《关于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构建一张阅读地图?——以《好好学习》为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og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