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天听本书69——英国工人阶级

每天听本书69——英国工人阶级

作者: 27a5b41a0120 | 来源:发表于2018-04-24 09:57 被阅读0次

       阶级意识的觉醒是阶级形成的标志,如果能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有共同的利益,又和其他人的利益不同甚至对立,也就是能把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敌人明确说出来,产生情感共鸣,那阶级也就形成了。而就是在1780~1832年间,多数英国工人便开始意识到这种情形,产生了共同的觉悟,于是英国的工人阶级最终形成。而作者作为开创文化马克思主义学派的著名历史学家,便认为当时英国工人的反抗不仅是想改善生活条件,还有很多非经济的原因:首先,想恢复劳动的成就感。因为在工业革命前手工业者比较自由,有更多的自主性,也有行业的尊严。但随着机器的到来,他们沦为机器的奴隶,原来的自主和尊严也就丧失了。其次,想恢复家庭的支配权,也就是对生活自主权的争取,追求家庭幸福。因为手工工匠是一家人在家里一起劳动,但工厂却把家人分隔开来,还产生童工问题。此外,作者提出的道德经济学指出,分析具体经济问题时也要把当时人们的道德观念考虑进去。比如在粮食骚动问题上不光有经济原因,更多的是与民众的粮食观念有关。18世纪民众便利用传统家长制创造出一种平民文化,为自己自觉的反叛行为服务。而且道德经济学也为民众提供了思想武器,使市场“经济”价格与群众确定的传统的“道德”价格之间达到某种平衡,同时也为工人阶级意识的形成提供了文化资源,最后沉淀为一种新的传统习惯(分享自得到app)

相关文章

  • 每天听本书69——英国工人阶级

    阶级意识的觉醒是阶级形成的标志,如果能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有共同的利益,又和其他人的利益不同甚至对立,也就是能...

  • 每天听本书68——1640年英国革命

    本书以生动、翔实和有趣的笔触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展现在读者眼前。作者为此而查阅了大量原始文献,尽量体现历史的客...

  • 101/365-《英国病人》#每天听本书#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1. 《英国病人》以二战为背景,以英国病人的身份为中心,通过不同人物视角描述了...

  • 每天听本书

  • “每天听本书”

    【日更196】 罗振宇的“得到”APP又开了一场“知识发布会”。 这次只发布了一款产品,就是“每天听本书·年度会员...

  • 每天听本书

    硅谷钢铁侠 艾伦马斯克 这本书给我得收获有这样几个方面 1.童年的不信会造就一个喜欢打破秩序的人。 2,艾伦马斯克...

  • 每天听本书

    像这样的哲学家的传记,我们每天听本书里还有很多,比如《克尔凯郭尔传》《大卫·休谟传》《洛克传》《马基雅维利传》等等...

  • 每天听本书

    越来越喜欢这个栏目,目前是每天听三本书,不知不觉已经累计叫624本书。 刚开始我对这个专栏是抗拒的,书是用来读的,...

  • 每天听本书

    堂吉诃德 1.平行宇宙和重复又重演 堂吉诃德和桑丘都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唐:骑士要对打坏人,求爱公主。按照这个逻...

  • 每天听本书

    偶然间,接触到同事每天打卡发布的每天听本书,感觉很有意思。网上搜了一下,这样的公众号有很多,而书籍的选择能包罗万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天听本书69——英国工人阶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pd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