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府,是广大寒门学子经过九年义务教育、鏖战三年高素质教育,才有机会去到的地方。而许多家庭也是为了达到升“名校”的目的,孩子从小便接受父母的准备安排,以致于有一句契合语境的俗语说到:“只读书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种种现象看来,高等学府似乎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是一个人们完成早年的愿望并树立更大的理想的地方。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我最初也是这样的想法,也许是感觉。在进入大学以后,它的多样性便展现在人们的视线里,似乎也是人们可以自主选择的东西。就像我眼前最明显的感觉,有一派人他们延续高中的状态,沉醉于学术研究,尽心尽力的学习各种理论知识,专业知识;还有一派人,他们也许随机选择了一个专业,进入高校后,便被周边疯狂宣传声称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就业能力,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的机构所吸引,加入组织,学习技能,沉醉于工作;还有人,他们整天忙碌于课堂学习,按时上课按时考试按时吃饭按时按时睡觉,生活十分有规律;也有者,他们准时到网吧学习电子竞技,准时在课堂上休息就寝。
当然,我只说明了我眼前的一些情况,并非全部,但我想,小的情况真实存在的也许是整个大学圈普遍存在的情况。
对于第一派,他们醉心学术,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从高中走过来最契合的一种状态。事实上,在学校是有很丰富的资源供给向上的学生学习使用,他们通过此学习并实践,在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充足的前提下,能够代表某些团体参加竞赛活动,长此以往,相信他们的能力也是能够逐渐加强,成为真正的学者未来可期。但是是人人都能看到吗?是没有经验的人都能够走到一条适合的路吗?
第二派人,醉心工作,这个也许就要打一个问号在前面?现阶段他们从事这些东西真的完全没有问题吗?一个人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大学校园生活也丰富,是否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做的事情,不考虑所处的时间阶段。也许许多所谓的培训机构正是抓住了一大群人在一段时间的迷茫期,撒下一大张网,便开始他们的计划。诚然有一些人收获了东西,但更多的人就像人们常说的,入了坑。但是,很多人是一群刚刚进入大学的人,他们能够逃脱别人为他们精心设计的局吗?
第三派人,他们勤勤恳恳,像中学时期一样学习,认为上课听好,课后作业写好,考试考好便万事大吉。殊不知,他们上的课可能是研究生教学,他们使用的教材,可能是某某老师的教学成果,一直在更新的教学成果,他们的考试,可能是为他们量身定做。但是,他们自己有得选择吗?
第四派人,我想对于这类人大家的看法应该比较一致。但不乏,他们会通过这找到他们的道路。但是,他们是真的思考过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