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97318/4b83bbfdc3c31266.jpg)
董宇辉老师离开东方甄选后,创造了与辉同行,直播间的粉丝量刷刷往 上涨,那火爆不仅仅是“名人效应”,更多的是他个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带来的“向心力”。
古诗有云:“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是怀才不遇的书生写的吧。如果换做李白,他肯定会说: “天生我材必有用”。
言为心声,不管处境好坏,心若向阳,无畏忧伤。董老师说自己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他站在了俞老师的肩膀上。但俞老师说他有一部分也是站在了董老师的肩上。看看两个金光闪闪的人,带给我们的大心多有力量。
《弹性生长》里说:“如果你的信心建立在“我们终将解决一切问题”上,因为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而不是“除了我们,其他人都是垃圾”,那么相信我,你的世界观会越来越豁然开朗。”
俞老师并没有因为董老师离开东方甄选而心生罅隙,还能同台主播,谈笑风生,让人如沐春风。一个人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偏见和傲慢是限制我们弹性生长的两大因素,如果我们见过大智大儒的大胸怀,就不会在限制圈儿里做无用功。
但很多人不撞南墙不回头,只有南墙才能真正的教会人做对的事儿。一个智者告诉一条鱼不要乱折腾,就待在当下的此时此地里,周围都是水,怎么着也不会渴死。但是那条鱼儿心中有执念,偏偏要跃上岸,去找深井里的水喝。在上岸的过程中遭遇了种种危险,它不记性,还一心一意地惦念自己心中的深井。它终于到达井口的时候,就掉下去了,再也没有会见到大海。
我们不妨把它当做一个寓言故事,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时候?我们的生命里到底有没有智者存在?他出现的时候,让你走很多弯路,你有没有加倍珍惜?好比董老师珍惜俞老师给他的创造的平台,然后通过自己的才华去链接万千大众的心,用走心的模式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这个时代的好书很多,好直播间也有很多,能用心链接到的贵人也有很多,把远古时期的怀才不遇降低了很多很多。但——“医不扣门,师不顺路”,我们必须发自内心的去寻找他们,他们才会像礼物一样现在我们的世界。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才能让与善知识结缘,学习他们身上的精神和智慧。
解悟老师有一次在直播间里说 :“一个善知识要通过兜售商品存活下去,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每每听这个老师的正知正见,我都会竖起耳朵来听,生怕错一个字。他解析经典的大思维和穿透力是很多人望尘莫及的,他不仅有着非凡的人生体验,还带着宿世的智慧,抽丝剥茧地让人在迷茫世界里找到心的明白。
在苦苦寻觅的过程中,我的资源比较匮乏,只能把书当做善知识,并按照善知识教导的一点一滴去实践,尽管达不到米勒日巴对玛尔巴大师的净信,但我确确实实是从中受益了,首先是遇到周老师再在遇到红英姐,然后是明空老师,还有雪漠老师,他们带给我的能量远远超越了我读二十年书的能量。
书是有局限性的,我们能够从书中走出来,去热爱具体的人和事,就可以慢慢舍舟过大江了。生命的大江大河,怎么会没有旋风巨浪呢?人都会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有一个诺亚方舟能保护自己。这诺亚方舟不用我们从外去寻找,只要我们至诚至纯的向内寻找,一颗如如不动的心就可以让我们达成所愿。
与其说我们在寻找善知识,不如说我们都在寻找自己的真心。我看到了俞老师的真心,也看到了董老师的真心,也看到了一些大善知识们的真心,它们用大爱将我们凝聚在一起,形成越来越有爱的共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