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rime day,朋友的日本站爆了几千单,截图扔到群,没人信,都说是P的。
我也懒得去解释,这个世界那么大,你做不到的,不等于别人也不做不到嘛,对不?
就是觉得单价低了点,换做是我的话,还真的不太愿意做。
他们的产品是雨伞,均价是十几美金左右,就是这样的产品,五六个小时就爆发了几千单。
还有别的朋友卖不到十美金的产品,节日用的礼品性产品,人家一年也能挣个两三百万。其实我看到他们的店铺的时候也不太愿意相信,售价确实是低了点。但是真和他们接触了之后,才发现人家说的每年挣个两百万只是个保守的数字而已,看他们每天发货量就知道。
当然,肯定也有人是这样羡慕我们这个团队的。
但是羡慕归羡慕,别人的成功,不是模仿去学习人家就能成功得了的。
2
华南城某个跨境电商大品牌,开了个新店,开店第一个月就做了26万刀,产品是美容类的。我把案例分享了出去了之后,好多人也蠢蠢欲动,想去学习人家做那类产品。跑来问我意见,我都是统一回复:找死。
人家的那款产品,其实也就是一款洗脸仪,市场上同类的产品大把,并不是只有他们公司在做,但是为什么就只有人家第一个月单品就做到了26万刀?
有没去深度分析过人家的整个营销行为?
据我所知,他们公司在各种社交媒体上的粉丝数量加起来超过了500万,除去僵死粉,折一半好了,也有两三百万的用户群,与一座中小型的城市规模相当了。
他们在营销上的策略是,上listing之前,推广、客服先给之前产生过购买行为的客户发送活动通知,告诉客户前多少名会是免单的,会通过PayPal直接返还货款。
这样就刺激了一批客户在静候他们的listing上架,用销售的话术,这就是蓄客。
其实这一个是最重要的哪一步了,因为这项工作做好了之后,listing上架的当天就可以秒出几千上万件。
但是我们普通卖家没那么多的社交粉丝资源,也没有时间和能力去做内容营销方面的工作,更加没有那么多钱去送几千上万件的产品,怎么办?
没钱做豪华游轮,可以自己做个小船的嘛,反正最终的目的都是到达彼岸。
3
上一篇文章《意外》提了一下做了个促销活动,当天就出了几百单,其实后面还可以继续,只是因为我们备货不足,就放弃了,因为在尝试那个促销之前,我们也知道那个促销活动到底有没有效果。
经过这段时间我们尝试出来的有效的方法,基本是遵循这样的套路:推广,每天去给之前的客户去发索赔信,基本上没发出100封,可以有0.68个人愿意给我们写一个VP,一个推广一天发个1000封邮件还是可以的,一天收到7-10个VP,不算太差了。
第二,站外,站外的促销活动能报就报。DN,SD都是可以的,其中DN是没有feedback限制的,新上的listing都可以报。
第三,一定要确保新上的listing在上架的第一个礼拜,有2-5个VP。
第四,参加完了促销活动之后,给客户发邮件,目的不是索评,因为现在很多买家上不了评论了,但是可以请他们在社交媒体转发,可以适当的给他们一个小礼品,尤其是支持和鼓励他们晒单。
晒单这个动作,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比较能吸引到自己社交媒体上的人。我们花那么多钱去找网红进行推广的目的也不过是如此。
一个新上的listing第一个月就做26万刀的那个,我在Google上查了下有关那个listing的外链,居然有一万多,其中大部分都是视频和试用后的评论。
而且他们的Google SEO也做的相当的出色,也做了Google AD,无论是视频测评还是文章测评,主要搜产品的主关键词,都能够排在首页。链接里面还有个内链是直接指向Amazon店铺的,那个小品牌连官网都还没有。
看到了他们设置的内链,我想起了去年百雀羚那一波既成功又失败的朋友圈文案,所有的工作都做了,内容也很出色,文案的效果也很好,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结果大家看完故事想购买的时候,居然找不到购买的入口。
不过,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去做这样的工作的,推广的工作本身就是很无聊,被拒绝是常态,偶尔成功一次,足以让自己开心一整天。
但是这个只是前期的苦逼,当你把这些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比如几万,十几万这样的用户群体,那个时候就可以很愉快的享受成果了。
要做到这一步的快与慢,那要看你老板愿意在这一块投入多少了。
你看我写这个公众号,从去年到现在,整整写了一年,也不过是千来个粉丝,但是我为什么还要坚持去做,真的只是爱好?无非就是为了十万粉丝这个终极目标而已。
推广这个工作,其实也就是站外运营,对于跨境电商而已,真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岗位。
只是要做好推广的这份工作,真的是没什么技巧和秘诀,真要有的话,那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