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想到成
2019第一福——心想事成
[大湿泊][派拉蒙思维]
rochina201901230164
从想到成就是:想、懂、会、能、成。
想,有两个驱动,一是情感,而是压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情感。情感有很多种,源于家庭、标杆对象、友谊、伙伴以及熟人等等。压力则源于生活、环境、工作等等。
想有两个方向,最常见的是实践认知,就是经历了什么,就是干一行离不开一行,就是做熟。做熟是中国人最基本、最典型的成功路径。另一个方向是心理认知,通过学习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通过社会阅历或调研验证了方向,于是开始整合技能,整合资源,不断努力创新,最后达成夙愿。这种方式中国人较少使用,比较鲜见,成功者寥寥。其中较常见的是大学生创业,未来看有增多趋势,成功案例也将不断增加。
想,还有两种表现,即初见与定见。见,是社会阶层分化的显著标志,也是基本诱因。社会底层人员,即是有再多的见(经历),也不一定会有见(阅历),但正常人必然有见,否则无法催动人生,只不过,大多数人或底层人士的见,多为偏见或浅见,无法升格为见识。
在想的层面上,经历很脆弱,很容易消逝,阅历很弱小,很容易夭折,能为一生所用的思维,最终必然凝结为见识,有见识方为人。有见识能育人。
但是见识是一回事,用识是另一回事,用见识做一番事情是又一回事,当你想用见识做些事情特别是事业时,我们称之为初见。
初见依然很脆弱,很容易被雨打风吹去。每个人都会有无数的想法,最终能够落实的万中无一。初见容易夭折,容易流产,但初见容易保留,在一个人静下来时,你脑子里会展现很多过去的想法,有时会陶醉,有时会遗憾……
如果你要把见识发展成事业,你就必须有定见。定见不是恒定、既定或一定,而是有见、有感、有悟、有证、有行以及有型、有格、有品,更是有道、有势、有心以及有恒毅。虽说定见不一定最终能成事,但是定见却是成事的基本之基本、核心之核心、关键之关键。
定见是沟通的擎天柱,是演讲的底层支撑。无定见,话不圆。
懂
成年人,经历了很多,如果能学会闻一知十,推而广之,那么在思维层面就可以跨界融通。
当我们需要跨界时,很容易被懂,即别人认为你懂,但其实未必。
什么是懂?
所谓懂即了解事物的某一部分,或者是结构上的,或者是数理上的,或者是局部,或者是细节,或者是感受……
懂,首先是知识,这些知识一般源于经验总结或者学习掌握;最能体现懂的一个词是“感受”,所以,感同身受,谓之懂。
当一个人真懂的时候,甚至无需表达,别人就可以感知或识别到。不懂,说再多也无用。所以,不懂的人,越说,听的人越迷,越说,越难以自圆其说,此谓不懂装懂。
社会上常见,大知无言,不知妄言者,不知而妄言,是谓无知,无知而不自知,是谓愚蠢。
知者常言无知,是真知;不知者广宣有知,是谓无知,欺人以自欺也。
会想,不一定懂,但懂一定会想。
会:即精通事物的某一局部,并能亲自操作或具有局部技能的,称之为会。
懂,不一定会,会,一定懂。会和懂都不一定是全部的懂或会,但必然掌握了局部,即事物的关键部分。比如营销之于企业,比如爱情之于人生……
会,也必然表现为局部之全部或者绝大部分,这里的部分,是“会者”水平高低判定的标准或依据。比如营销4P,比如营销SOS,SOS要远远高于4P。
高手的局部必然扩展,即思维体系的跨界融合,所以艺无止境,很大一部分即是如此。
低手,就是还没有掌握局部的全部,仅会局部之局部,低手,常被人谓之“不懂”,此言谬之,技能不全而已。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但会不一定能做!
能:有两个分支,一曰技能,又曰使能。比如一个人会骑自行车,你说那你骑吧,他说我干嘛要骑自行车,我坐公交车(或开车)。
又或者一个人会做空调,人说,那你办个空调厂吧,他说:不行。不是不行,是条件不具备。
我们这里说的“能”,即能做。所以会做不一定能做。
我们这里说的“能”,又是指更为全面的技能。比如你会做空调,但真要办厂,你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
能做与条件和选择有关系,条件容易感知,选择却不易。选择时会权衡利弊得失,但总是有很多信息是我们不知道的,所以选择也就意味着雾里看花而择花。
所以选择是有风险的。所以人们真的不喜欢选择,甚至讨厌选择。
所以,强者善择!
能做,不一定能成。所谓“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即为此理。天,即规则,即规则之规则,即势,大势与小势。
事情的成功虽然依赖于思、知、会、能,但最终的成功必然受制于“天”,比如人们越来越理性,越来越不好“骗”,此为一势;网络时代,数字化时代,信息越来越透明,消费者成长速度甚至远远大于企业服务能力,此为一势。两势皆滔天,于是权健败于此,鸿茅也败于此。
此两势,如双剑熠熠,隐而不动,动则滔天之怒,何人能敌!
中国中小企业绝大部分都会死于此剑下!中国绝大部分企业如死,则绝大部分是死于此剑下!
所谓“做事如做人”,真理也。
做人难!至理也。
十战九败!但必须战!
2019!战斗吧!奋斗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