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就是“看起来很努力”
11.3日,《樊登读书》上新了《认知天性》,跟自己结合了一下,发现自己就是属于“看起来很努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直觉得自己进步慢,这本书算是《刻意练习》的升级版,通过这本书,可以明白学习误区,认清学习过程,学会打造自己的“心智模型”,这才是进步的阶梯。
书中写道:对自己的知识感到自信是一回事,把对知识的熟练掌握表现出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书中举例,你学习了飞机驾驶,你会了,正在驾驶飞机,可是飞行在11000英尺的夜空时,右引擎的油压突然下降了,请问,你能安全迫降么?看看书中的驾驶员是怎么做的,遇到了这种情况,脑中闪现了很多信息:引擎如果失灵,在关闭它之前飞机还能飞多久?飞机失去右侧的升力会不会掉下去?最后,考虑到塞斯纳飞机的损伤容限,他立刻做出了行动:关掉坏了的右引擎,把螺旋桨桨叶调至与气流平行的位置以减轻阻力,同时增加左侧的动力。在勉强飞了十英里之后,马特安全地迫降了。
你可能觉得,飞机,我们又不会开,没关系,汽车总会开吧?可是,你有想过如果在行驶过程中,遇到了突发情况,你学习过怎么解决么?你会解决么?
想想都出汗,我开了10年车,也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可是,我还是觉得不会处理很多突发事件,他们根本就不是我的“心智模型”,不会在发生时妥善处理。如果真要想想,我估计自己是蒙的,我能够采取的有效措施,就是慢点,跟谁也不要急,不要挤,谁挤我我让谁。
所以,这其实都不算是掌握了知识,因为没有形成心智模式。
再说到学习,我天天都在听各种讲座,生怕自己落后了,可是,效果不好,进步不大。书中给了几个问题:下课后,你有没有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遍今天所学的概念与定义,以此来回顾知识?看完一本书后,有没有试过把书合上,自己来复述一遍书的内容?在接触新知识时,你有没有试着把他们和已知联系起来,或者找找书本外的例子?
我没有,我只是听,只是看,所以我的学习就是往细链上串珠,却任由它们从链条的另一端掉落。没错,我从不自己思考,不肯费劲多问问,多想想,打一个结去留住那些珍珠。
书中给出了方法,不管多么复杂的知识或技能,都应该有以下三个步骤:
1)编码。大脑会把你感知到的东西转化成化学与生物电形式的信息,形成一种心理表征,这个过程就叫作编码。而大脑中的这些心理表征,书中称其为记忆痕迹,它们就好像是我们记在笔记本上的几句话,只是短期记忆。
2)巩固。把心理表征强化为长期记忆的过程就叫作巩固。简单说来,就是重复练习,因为新学到的知识并不稳固。需要不断地练习,得到纠正,然后再练习。这个过程都是在短期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脑力。上文中提到的“看起来很努力”的学习行为,其实都止步于巩固,而没有继续到第三个步骤——检索。
3)检索。学习、记忆、以及遗忘会以有趣的方式共同作用,若想让学习成果更牢靠,我们在把短期记忆巩固成长期记忆的时候,就必须把练习做扎实。同时,不断地自我检测,会“逼迫”我们把所有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检索线”,这样在日后我们回忆起这些知识时才会游刃有余,直至最终形成心智模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