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第八个月了,如果将我和它的关系比作谈恋爱,那么现在就是激情期、了解期过后的平淡期。不像我室友那样面向学生和家长,每天都淹没在四面八方的琐碎之中;也不似熊刚入职就要出差的实习,四处奔波。
我的工作不开会、不加班、不和客户打交道,只用和主管对接。
于是我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在压力不大的情况下,把很容易陷入复制粘贴的日子变得生动可亲。
不似刚开始总带着一股似有若无却毫无支撑的“我一定会跳到更牛叉的地方拿时薪”的雄心,现在的日复一日中,我已经默默接受现阶段自己的真实情况是“4000-5000取决于多做一点还是少做一点”,但数就是这么个大差不差的数据。
上个月开始,我给自己跳出平淡的方法是激励法:今天多做点,这个月多拿点——为了每个月是否能多1000块钱而努力,能当日常的工作非常直观。
靠着激励法,上个月比上上个月的确要做的好一些;但后期工作稿件的同质化严重,即便数量达到了,我还是觉得自己像流水线上的女工,索然无味。
这种情况下我把精神都寄托在追星上,疯狂考古《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的刘恋,事实上考古和了解的过程中,我真的无数次的感觉到与乏味日常生活的断联——追星让平淡的生活燃气狂热的火花。
但我的热度也只有三分钟,这把热情烧的太旺后,余烬让生活陷入了新的空虚,怎么办呢?——我又投身于看书。
一本《可能性的艺术》,直接开启了我思想的闸门,在臣服于详实的论据、有逻辑的分析中,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强大力量以及自己的匮乏,于是我又活了过来,想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更多东西。
更妙的是今天工作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自发的想要把工作完成的更好的心情,于是在麻木的打字中,又重新开始查证每个我不懂的词的来龙去脉——内驱向上力居然回来了。
于是我意识到,对于我这种“相对稳定、压力较小”的翻译工作来说,十分容易变得麻木。而避免麻木、一次次的找到生活和工作中的兴奋点和兴趣点十分重要——
哪怕有一段时间对生活脱敏、“我没什么感受”,都会让工作或者生活乐趣大打折扣。
无论是和朋友玩、聊天;看书,看别人的书评;刷手机里有趣的内容;运动;看剧;观察地铁上的人;写文章……
做任何事都可以,只是不要让自己麻木,不要对生活和工作内容脱敏。
现代社会的精细分工,是把人往专业的螺丝钉方向培养,可以说分工创造了让人被动麻木的环境;
但我已数次品尝过热情、陪伴、获得新知、克服难题、好奇心带来的快乐、激情和幸福,这些让我觉得我在活着。
那就继续追寻这些东西,用什么具体方式没那么重要(合法范围内),重要的事,一定不能让自己麻木,一定要让生活有涟漪,一定要主动做些什么、想些办法,让每一天都有色彩。
———————————————————
作者简介:
阿婉,98年生人,地铁生态观察家,菜鸟翻译。
第N次减肥中,轻度努力人格。
Focus on the one most important thing.
——————————————————-
网友评论